龐玉婷
摘 ?要:積極心理學主要是探究人的積極品格,其目的在于盡可能的增強每個人的幸福指數(shù)。而班級管理最為核心的目的在于幫助孩子們能夠幸福的快樂的成長。這二者的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如果將積極心理學放到班級管理中去,其效果定是非常顯著的。本文主要通過對心理學的概要、實際應用的價值以及其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實際操作三個方面來闡釋。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31-02
1.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上個世紀末在西方國家興起的一股全新的研究學潮。其一直都在著重研究處于健康狀態(tài)下的人類。它也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使人類獲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美好的品德,讓人類在多個方面都能夠保持最健康的狀態(tài),從而增強人類的幸福指數(shù),賦予生活以全新的意義。
2.班級管理中加入積極心理學的重要性
在以前的教學管理中,班主任每天都會需要完成很多的事情,比如,備課相關事宜、發(fā)現(xiàn)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想辦法處理這些問題,每天都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維持班級良好秩序上面,而缺少了很多和孩子一起交流溝通的機會,以致于他根本不知道孩子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只是每天疲于處理各種繁瑣的小事,因此,工作效率一直都比較低下。古人曾說過,人之初,性本善。人從出生便是積極的,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教師可以認可他、信任他。而積極的心理學首先就要求教師可以多放一些目光在這些孩子身上,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去為孩子們打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后花園",盡最大的努力放大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使班級管理轉(zhuǎn)變?yōu)樾滦问降淖晕夜芾恚屆恳粋€孩子在這里都可以幸??鞓返某砷L。因此,如果班主任可以比較合理的把積極心理學放到班級管理中,那么肯定會取得不俗的成就。
3.積極心理學取向的班級管理實踐
(1)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品質(zhì)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發(fā)育完全,他們還都處于正在發(fā)育期,因此,可塑性比較強。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到了比較重要的時期,比如,自我意識、人際交往以及人格品質(zhì)都會在這個階段里定型。因此,在這個重要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的能量,引導孩子們學會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潛力,對自己充滿認可和肯定,培養(yǎng)他們健康向上的品質(zhì)。
第一,積極的語言表達。
言語溝通是孩子們每天與別人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最微不足道的。班主任可能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班級管理工作,但是他們往往會忽視言語交流。他們可能不會去想怎么樣才能通過語言的方式去向孩子們傳遞一種積極陽光的情緒或者是幫助孩子們走出陰影。班主任可能有的時候會因為孩子功課完成的不好,而批評他們,給他們傳遞出了一種比較負面的情緒。在這件事過后,可能班主任早就已經(jīng)把這件事給忘得干干凈凈了,但是卻為孩子留下了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痕,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孩子的每個方面。因此,班主任在平時與孩子們溝通交流的時候,一定要起到榜樣的作用。讓孩子們學會使用積極語言的表達方式。
第二,積極的榜樣示范。
孩子們學習知識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具有比較強的模仿能力。我們完全可以把握住這個先天優(yōu)勢。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優(yōu)秀的榜樣讓他們?nèi)ツ7拢谀7碌倪^程中尋找自己的優(yōu)勢,這是一種特別好的辦法。
如果覺得生活中的榜樣不夠典型,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們通過看電影的方法,讓他們?nèi)ル娪爸邪l(fā)現(xiàn)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榜樣,這種方式比較直觀具體,能讓孩子們更加輕松的進行操作。在平時可以讓語文教師發(fā)揮自己學科的優(yōu)勢,引導孩子們把書本中的知識帶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上課朗讀課文就是一種特別好的辦法,讓他們親切的感受到這些故事當中的感人品質(zhì)與強大的力量。在一篇課文結束以后,教師可以在課后為孩子們布置一些作業(yè),比如,從這篇文章中,你覺得哪個人物最為感人?為什么?
其實效果最好的模仿,還是平時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不自覺的學習別人的行為。在學校的時候,與孩子們呆在一起,時間最長的就是教師與同學了。因此,這些也是特別重要的榜樣,特別是教師。在每個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一直都是特別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們會不自覺的去模仿教師的動作和語言。因此,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在孩子們面前的形象,盡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孩子們。同時,孩子們也會觀察別人是怎樣處理情緒問題的,遇到比較好的方法時,他們會自覺的吸收這些積極營養(yǎng)。教師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積極的去引導學生,使他們盡快的走出自己為自己設定的"圈",為別的同學提供更多可以參考的方法。
(2)為學生創(chuàng)建和打造一個積極的班級文化
第一,積極的班級公約。
只有一個班級整體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和生活準則,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根據(jù)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得知,如果班上的班級公約是在所有學生的商量和討論中制定的,那么這個公約一定程度上就是大家做的一個公開承諾,從情感上學生們也會更信任和認同這個承諾,并且會嚴格遵守其中的相關規(guī)定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以此可以讓學生將原本簡單遵守變?yōu)橹鲃泳S護這個公約。此外,教師一定要注重班級公約中使用的語言表達,要盡量使用一些積極向上,能給學生帶來正能量的詞語表達,盡量將其中的“不要”換成“要”。通過使用這種正面積極的描述,可以讓孩子能從中感受到一種正能量,從而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他們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之后的學習生活。
第二,積極的班會。
從積極心理學中可知,環(huán)境對人的情緒和積極力量有很大的影響。對于學生而言,班級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創(chuàng)建和打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其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
物質(zhì)與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兩個部分。每當學生升了一個學年就會換教室,這時候教師帶領他們搬桌椅、裝扮教室、布置圖書角等等,最后布置出來的溫馨美麗的教師就是一種物質(zhì)文化,可以讓孩子們對這個教室產(chǎn)生一種歸屬感。同樣,教師也可以利用積極心理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積極文化氣息的學習環(huán)境。
想要更好地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的班級文化,要求教師還應該定期組織學生開設主題班會,多給孩子傳遞一些積極的情緒以及積極品質(zhì)等等。開設的班會可以有各種各樣豐富的形式,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分享型的班會,讓學生分享自己感興趣的事,并從中找出一些可以啟發(fā)孩子的道理;同樣也可以舉辦問題解決型班會,幫助學生解決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是課程講授型班會,這種類型主要是由教師通過課堂這種集體講解的方式給學生傳播一些正能量。開設班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并且和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和真誠的互動,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班級凝聚力。
低年級的班主任在開設班會的過程中,要優(yōu)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符合他們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內(nèi)容,筆者在給學生開班會的時候會經(jīng)常給他們分享一些繪本小故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班會中,還能讓他們對教師講解的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他們還可以和教師一起討論其中的內(nèi)容。筆者還會通過提問的方式給學生閱讀這些繪本故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并且能從中找到和學習到其中積極的品質(zhì),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4.總結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以一種比較新穎的視角為小學班級管理方案增添了很多相較于以往更為廣闊的思考空間,并且把其在管理中的應用當成了一種全新的嘗試,為以往被傳統(tǒng)模式禁錮已久的思維,從而采取新的方式幫助管理效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周瑤.積極心理學在班集體建設中應用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17(33)
[2]馮磊,黃偉.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小學班級管理優(yōu)化[J].教學與管理,2017(26)
[3]李唯.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生命自覺"班級建設初探[J].中小學德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