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香
摘要:真正的學習是在快樂狀態(tài)下的學習,快樂地學習使人振奮,主體積極性高,大腦處于激活狀態(tài),因此,知識信息易于被接收、儲存、聯(lián)系并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必須精心設(shè)計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課堂活動,TPR、故事引入法、表演法等方法是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寓教于樂 ?小學英語 ?課堂活動 ?教學方法
歐美教育學者經(jīng)多年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從學習的生理心理過程看,人在學習新的知識時,信息通過感覺通道進入大腦邊緣系統(tǒng),對信息的意義和價值初步評價,進而進入大腦皮層加以深刻判斷。判斷為有意義的知識信息,就會使大腦產(chǎn)生一種活性物質(zhì),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網(wǎng)絡易于接受和儲存。孩子們?nèi)绻械接幸饬x,認為重要,學得快樂,大腦被激活,能輕松愉快地學,效率高。反之,若孩子們認為知識信息不重要、沒有意義,就不愿學。大腦就不釋放物質(zhì),神經(jīng)網(wǎng)絡就不被激活,知識信息就進不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儲存不牢,記不住。學得苦,學得累,效果差。
所以說,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它不僅是指學有所獲及學會某事的成就感,而且還指學習過程本身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因此,教師應當努力讓學生確立學習是快樂的信念。只有孩子們帶著喜悅的期盼開始學習,才會在學習結(jié)束時感到意猶未盡,戀戀不舍,整個學習過程都會變得津津有味,充滿樂趣。
反之,當快樂的心情不存在時,學習的樂趣已無,或產(chǎn)生厭倦心情,孩子們在學習中的主動積極性已不存在,主體的大腦活性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處于消極狀態(tài),知識信息難于輸入、儲存和提取。傳統(tǒng)教育忽視發(fā)揮學習的主體性精神,教學方法單調(diào),一味的灌輸、拼時間,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學無樂趣,效果非常之差。
基于這樣的出發(fā)點,我國現(xiàn)行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它通過聽聽說說、認認讀讀、唱唱玩玩演演等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覺得英語有趣、易學,從而產(chǎn)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龔亞夫等,2002)。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做到:挖掘與重視教材中的快樂因素,用歌聲、節(jié)奏律動、TPR等教學技能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寓學習于快樂之中,提高教學效果。
1.在歌聲中學習。課本中編排了大量的英文歌曲,聆聽與學習這些歌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消除疲勞,使學習熱情持久不衰。小學兒童適合一些簡單的歡快的反復循壞的歌曲,比如 I can sing my ABC ;Happy Birthday to You;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等,學生通過多聽和吟唱,很快就能記住知識;此外,對于一些難記的單詞與句子,教師可以把它們配到某些學生熟悉的樂譜上。實踐證明,把英語知識結(jié)合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能使學生身心愉快,得到美的享受,促進其理解與記憶。
2.在chants中感受快樂。小學生多愛玩拍手游戲,課本中的Lets chant 正體現(xiàn)了節(jié)奏之美,節(jié)奏是chants 的骨髓,它賦予chants活力。如深圳牛津5B第63頁Listen and enjoy。Doctor,doctor,I have a toothache...。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播放音頻,一邊領(lǐng)著學生擊掌,整齊嘹亮的讀書聲,節(jié)奏一致的擊掌聲,優(yōu)美的壓韻,朗朗上口,好學易記,體現(xiàn)出chant 中歡快活潑的情感,并從統(tǒng)一有序的節(jié)奏中得到美的體驗。
3.邊動邊學,以動促學。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全身反應法(TPR)(SLATTERYM&WILLIS, 2001)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不同內(nèi)容進行TPR訓練。它的訓練方式多樣,有Listen and draw、listen and act、Listen and point......。在教學Our classroom 時,教師可以采用listen and point 讓學生學習與熟悉教材文本的一些單詞。例如:Teacher: Point to the floor/window/light/fan/board/door…TPR這種教法靈活、省時。每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或他們疲倦時,都可以采用此法來讓學生調(diào)節(jié)放松;又由于這種訓練只要求學生能聽懂指令會做動作,不太要求他們會讀會說,這減少了一定的難度,從而使學生獲得“我能行”的自信心,保證了學習的持久興趣,真正做到以動促學。
4.在故事中學。故事,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故事法是發(fā)展聽說能力、提高課堂效率的好辦法。比如,在教學4AM1U2 Can you swim?What can…do?單元時,可以創(chuàng)設(shè)前置情景1:動物學校要開運動會,主持人光頭強正在給報名的可愛小動物(cat,fish,rabbit,mouse,bird,elephant, monkey,turtle,做登記,面對每一個來報名的動物,他都要問一句,What can you do?Can you…?并把各個動物的項目都記錄在報名冊上。開運動會那天,由于天氣下雨,報名冊的字跡模糊了,于是,分工弄錯了,把不會爬樹的烏龜分到了松鼠組,把不會游泳的bird分到水上運動組了,由此引發(fā)了一場陰差陽錯的大笑話……故事就象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迫不及待地學習,不學完不放手。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story,這些故事圖文并茂,風趣幽默,是培養(yǎng)學生看圖能力、聽說能力、想象能力的好素材。 同時鼓勵學生自覺收集故事,分享故事,為故事寫續(xù)篇,知識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去。
5.在表演中學。表演法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起著很大的作用,可把學生的聽、說、讀、寫、演等能力的培養(yǎng)融為一體。教材的內(nèi)容來自生活,每一段對話,都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因此,表演對話其實就是走進生活,再現(xiàn)情境。如深圳牛津5BM3U8,Buying clothes。老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道具 blue dress,pink dress,white trousers,brown trousers,shirt,尺子,一些現(xiàn)金等,同時利用班上的電腦設(shè)備,播放服裝店常聽到的流行音樂和耳熟能詳?shù)膹V告(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今天大甩賣,不計成本;買到就是賺到等等)。通過接近真實的情景表演,同學們對購物的有關(guān)用語(eg. Which dress do you like,the blue one or the pink one?Its your size?Let me try it on.How much are they?)運用得更自如,掌握得更扎實。從整體上感知教材,學得輕松,樂在其中。
6.游戲激趣,活潑高效。心理學的實驗證明,小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短,精力容易分散。因此,把游戲引入課堂,調(diào)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與思維積極性是種有效的手段,能使他們處于興奮抑制的不斷變換之中。(SLATTERYM&WILLIS,2001)比如,在教學apple,banana,orange,tomato,等等名詞時,可以采用guessing game。為給學生一種神秘感,可用黑色袋子把以上實物包裹好。然后問學生:Hello,children, Can you guess what is in my bag?Oh,Please touch or smell it,whats it?Yes,Its a“香蕉”。Good job.Next one,please……學生通過親自觸摸或聞味道或聽老師用言語描述,終于把答案弄到“水落石出”,一種勝利的感覺彌漫在課堂里、在學生的心靈上。
英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斯賓塞提出,兒童欲望的正當滿足能導致兒童精神上的愉快,而這種愉快反過來也能成為求知的能力和動力。求知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他們也能自學不輟。因此,教師要刻苦鉆研教材,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用好每一節(jié)課,讓快樂學習伴隨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龔亞夫,Booth,D.& Swartz,L.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英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任齊.斯賓塞的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30-31
(3)SLATTERY,M.& WILLIS,J..English for Primary Teacher: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and classroom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