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玉
小學生是心智都比較幼稚和單純的幼齡兒童,這部分群體的共同特點是:認知能力模糊,自控能力稍弱,好動等等,但是小學生之所以要受教育,正是因為我們開始重視有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應該從小學就培養(yǎng)起。教師,特別是擔任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平時注意觀察,平易近人,和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如何應付學生突發(fā)情況和偶然狀況,以上都涉及到了關于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的方法,所以本篇文章由此展開討論,希望同仁們能有所收獲。
一、班主任要學會了解和研究學生群體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之前的最大準備工作,就是針對學生群體的情況進行了解和研究。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正確而有效地組織班級工作的必要條件,是班主任進行精準定位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礎。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談話法、調查訪問、問卷法、文獻資料研究等等,而最好的了解途徑就是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班級活動,同時,教師也不要一直盯著學校這一畝三分地,還有家庭和學生其他的活動場所也需要我們探索,比如家訪,和家長一起討論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比如和學生談話,和目標學生的好朋友談話進行對目標學生的最近情況的把握。之所以要這么廣泛地去了解學生,是因為小學生更易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包括家庭的影響、同學之間人際關系的影響、學生本人對授課教師或者科目的喜惡偏好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學生心理發(fā)展期的障礙,這就要求班主任不僅要善于了解學生,還要經常性地,長期性地保持溝通和對學生的了解。
二、班主任可以以身作則,或者在班上塑造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學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小學階段的學生本來就有著超強的模仿力和從眾性。身為班主任,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眼皮底下,一句脫口而出的話,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都可能吸引學生模仿,所以教師除了要在衣著穿戴、言行舉止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外,還應該加強自身素質修養(yǎng)的提升。比如班主任的親和力和權威性,親和力便于我們和學生保持談話了解情況,權威性便于我們進行班級活動的組織和班級紀律的執(zhí)行。班主任的權威性還應該表現(xiàn)于學生事件的裁斷上,全面了解事件,不妄下評判和結論,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老師才是學生想要的好老師。除了教師自身,班主任還可以在班上找到先鋒模范,并號召其他學生模仿他學習優(yōu)秀好的方面。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也是班級設立班干部和小組長的緣故。小學生的模仿力和從眾性不僅作用在師長身上,來自同齡人的模范帶頭作用會讓他們更加強烈地追求優(yōu)秀。
三、教師可以善于利用民主管理與自我管理的力量
要做好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無異于是在完成一項浩大的育人工程,僅憑班主任的一己之力是難以力挽狂瀾的。只有把班上學生的積極性都充分調動起來,才能形成班級的凝聚力,共同構建起學生民主與自我管理機制。教師在觀察到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強和勇于表現(xiàn)后,可以考慮在班上設定多個不同崗位,讓學生都有上崗執(zhí)法的機會,讓他們表現(xiàn)、鍛煉自己,提高他們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班主任對于班委會的工作應該大事關注,小事丟手,讓班干部自己組織開會討論,班上學生民主投票,在民主管理的過程當中學習班級事務的處理能力。比如黑板報,主題班會,比賽活動等等,班主任也可以從這些教學活動和班級活動中感受到班上學生的凝聚力,和班干部的宏觀調控與微觀的細節(jié)把握的能力。在管理民主化的進程得以推動實施后,班主任可以考慮自我管理雙管齊下。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只有在最初制定整理班級班規(guī)的時候,班主任比較辛苦以外,其他時候班主任都十分輕松。班級班規(guī)的制定,就算繁瑣和反復,也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非常上心這部分的工作。自我管理在這個階段就已經在起作用了,比如,讓學生在主題班會中討論班級班規(guī)的新增或者刪減,或者讓學生提前思考班級班規(guī)的制定,每個人擁有平等的發(fā)言權和投票權;主題班會的討論時間和持續(xù)時間都由班干部掌握進度,班主任可以提醒和總結新的班規(guī)班紀。在制定除了規(guī)則之后,對于班級的管理,班主任可以采取責任分工制,也就是把工作和責任都細化到個人身上,這樣就不用擔心有推諉現(xiàn)象了。比如,班級清潔衛(wèi)生的門窗部分,就被分配到了個人身上,個人向小組匯報情況,小組長向清潔委員說明,清潔委員向班長或者直接跟班主任溝通不足或者缺漏之處。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責任分明,不僅利于班主任進行責任追究和工作褒獎,還有助于學生和班干部遇事處理能力的鍛煉。
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教學中,班主任除了要分攤大部分的學生管理工作以外,還要負責自己專業(yè)能力部分的教學工作,有些時候甚至還需要其他授課教師的搭把手才能勉強應付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這種過時、落后的管理模式不僅耗費了教師和班主任大量的時間、精力、心神,還收效甚微,這是非常沒有效率的。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于是產生了很多的班主任班級管理辦法,也迸發(fā)了關于方法的本身、使用、注意事項等一系列的熱烈探討,毫無疑問這是大家樂于見到的現(xiàn)象,也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而我們現(xiàn)在已經走到了分析問題這一步,有可能也靠近解決問題了。而且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班主任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幫助我們觀察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分析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曲折線分布圖、建立記錄學生成長的檔案袋。
四、結束語
如何才能有效管理好一個班級,是大多數(shù)班主任都感到十分棘手的一個問題。教師除了一方面要對管理辦法進行探討以外,還要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力量,另一方面,教師要和學生家長形成緊密聯(lián)系,這樣就利于我們實現(xiàn)家校配合,共同教育的目標。教師應該善于運用民主管理與自我管理,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自主的高效的管理機制。小學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辦法的探討,改變了原來的傳統(tǒng)管理模式,將班級管理變得更加輕松和有趣了。這僅僅只是筆者我一個人的看法,希望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