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摘 要:成果導向思維作為在教育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的一種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制定計劃并且為目標成果而努力,將這一思維方式與音樂學教育相結合,能夠幫助藝術院校制定適宜的課程,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本文闡述了有關成果導向思維在音樂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方法。
關鍵詞:成果導向;思維方式;音樂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J6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207-02
我國的音樂學專業(y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那么如何培養(yǎng)適合我國國情的音樂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就成為各大藝術高校需要關注的內(nèi)容。成果導向思維作為目前教育領域中比較成熟、科學的教學思維,如果能夠將其運用在音樂教學中,那么也能夠增強藝術院校培養(yǎng)實力人才的能力,因此本文就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做出了簡介,并闡述了將這一教育理念運用在音樂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實際中的方法。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1.成果導向教育簡介
成果導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又稱為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是一種十分先進的教育理念,從1981年被提出之后很快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2013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協(xié)議》成為該協(xié)議簽約成員,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也逐漸在我國開始被應用。
成果導向教育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即學生可以在教育過程的最終所獲得的學習結果。它主要強調(diào)了四個問題:(1)學生需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2)為什么學生需要達到這樣的學習效果?(3)我們怎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達到這些學習效果?(4)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學生已經(jīng)達到了這些學習效果?這四個問題是將結果導向教育理念運用到教學中的關鍵。只有抓住這四點的關鍵,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結果導向教育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作用。
2.成果導向特色教育
成果導向教育指的是學生最終達到的成果,是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能夠達到的學習成果,它有以下四個特點:(1)這里所指的成果并不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累積結果或平均的結果,而是在學生完成所有的過程最終結果;(2)學習結果不是表面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成果,不僅指學生知識、理解或記憶,也不是一段時間的臨時表現(xiàn),而是學生成果內(nèi)化的知識或能力,通過學習過程屬于他們。(3)成果不僅是學生了解和知道的特定知識,而且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能力和可能涉及的值。(4)這個學習成果更加真實、可靠,更有可能會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得到長久的使用。
3.成果導向教育實施要點
第一,確定最終的學習成果。這一成果必須是以一個可量化可測評的方式體現(xiàn)的,在確定成果的時候需要盡可能讓教師和學生充分理解此特定需求來達到這一結果,便于教師根據(jù)這一需求對學生進行指導,也便于學生明確要求后朝著這一成果目標努力。在確定最終學習成果的階段,不僅要確定學習成果的目標,還要確定如何評價學習結果的目標是否達到。因此,科學合理地學習結果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評價,即獲取績效指標,這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確定學習成果的時候,要進行充分的考慮后再確定,不能做出理想化的目標,這樣不但很難實現(xiàn)最后的成果,而且在過程中還有可能給學生帶來過多的挫折,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確定學習成果時,需要考慮到政府對教育的要求、學校教育的特點、家長的要求、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標準等,只有進行綜合考慮之后才能夠確定最終學習成果。
第二,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課程體系完善、合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夠循序漸進,用最高效的方式來學習。學習成果代表著學生通過這段學習所獲得的能力結構,而能力結構與課程的體系之間又有著聯(lián)系,體系中的每一門課程都要為最后的成果所服務,即每一門課程都要有其相應的改善結構的能力。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訓練其能力。
第三,確定教學策略。在成果導向的教育理念中,重要的是學生學到了什么,而并非是教師教給學生什么。成果導向的教育特別強調(diào)的是研究型的教學模式,同時也重視個性化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有所了解,這在我們國家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教師還是能夠盡可能地采取辦法增強教學方式和成果目標的適用性,在大的教學大綱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對不同能力的同學調(diào)整成果制定。
第四,自我參照評價。成果導向教學將評價的關注點集中在學習成果上,而并不太關注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時間或者學習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只要能夠達到這一學習成果,學生可以使用自己認為更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不必所有人都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對于學習成果的評定也呈現(xiàn)梯次化的特點,學生之間的比較并不是它的評價重點,而更重要的是個體在學習過程前后的比較,這確實是一個更加合理的方式,每個學生的起點都是不同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速度也不同,采用自我參照評價的方法學生就能夠指導自己的學習狀況,并且根據(jù)自己的狀態(tài)再進行調(diào)整。這樣的方式實際上能更加準確地測試教師的教學效果,畢竟教師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步,因此學生進步的多少才是衡量教學成果的標準,而不是學生所能達到的高度。
第五,逐級達到頂峰。由于學生們最初的學習起點不同,并且每個同學的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他們需要經(jīng)歷不同的學習過程,然而,最終的目標是達到一開始設定的學習目標,這個過程是需要學生不斷堅持、教師不斷引導的。
二、成果導向思維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結合成果導向思維與音樂教育,那么教育的關注重點就應該放在學生的學習成果上,并且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負責,以確保教師和學生在學習中都認真對待這一過程。音樂教育,尤其是專業(yè)音樂教育,其教育的受眾面比較小,針對的也是少數(shù)人,屬于精英教育,需要培養(yǎng)出高級人才,又因為音樂教育面向的是少數(shù)人,那么將少數(shù)人中的大多數(shù)培養(yǎng)成精英人才就非常重要了,并且音樂教育的教育條件要求很高,成本也很高,因此學校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牢牢把握住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的理念,以使學生能夠達到預期的成果目標。
1.將成果導向思維方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成果導向思維方式對于整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管理都非常重要,以結果為導向是成果導向思維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因此從學生入學開始教師就應該讓學生了解到這種思維方式并且有意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適應并且習慣于用這樣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
在高校的教育中,很有必要讓學生盡早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職業(yè)規(guī)劃,雖然在剛入學的階段學生可能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將來能夠從事何種職業(yè),但引導學生了解他們以后可能接觸到的職業(yè)也是學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每位同學有不同的目標和理想,那么在制定成果目標的時候每位同學的成果目標也是不盡相同的,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迷茫無目標的情況出現(xiàn)。
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成果導向思維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也同樣是必要的。按照前文所闡述的成果導向教育的實施特點,在確定好最終學習成果之后,建立課程體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成果目標是不同的,那么課程體系必然不可能將所有的學習成果目標都包含其中,只能根據(jù)大部分人都有的需求開設一些課程,這也是大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方式,將課堂課程教學的知識同課堂中教師沒有教授的知識相結合,通過將自學和教師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提升他們的能力。學校也應該幫助學生們定期檢查他們的進度,每間隔一段時間就審視自己的學習進程是否按照之前預定的計劃進行。例如,在最初學生制定的目標是:我需要在一個月內(nèi)完成兩首曲子的制作,那么在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學生就不能僅僅將目標定位為我要完成兩首曲子,而是需要更加具體地列出我想要完成到什么程度、什么難度,我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當我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我能夠采用什么方法去解決?我能夠找哪些人幫忙?能找老師、同學或者學長學姐們幫忙嗎?這些問題雖然在開始的時候會看起來有些多余,但是提前考慮這些問題能夠幫助我們更順利地執(zhí)行計劃,而避免出現(xiàn)因為遲遲難以開始導致計劃沒有完成的情況。
2.因材施教,達成成果目標
在職業(yè)院校音樂教學中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人數(shù)相對較少,基本上每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夠被照顧到,因此在教授學生時,老師也應該了解每位學生自身的特點,由于不同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擅長的內(nèi)容不同,因此在教學時老師需要特別注意這些方面。比如,有些學生對音樂理論的掌握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卻表現(xiàn)得很出色;有些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更強,反應也比較快,可能做演員這樣的職業(yè)會非常合適,但有些學生就更喜歡學習理論,并且能夠很好地將理論進行論述和表達,這樣的學生做教師也許會更加合適;再比如有些學生的嗓音天生就有限制,導致并不是所有的音樂類型都適合他,那么就需要他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類型之后認真地學習,成為相關領域中更加專業(yè)的表演人員。在這些職業(yè)和發(fā)展類型中并不是說教師和演員有什么優(yōu)劣之分,只是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我們應該揚長避短,使自己的長處得以發(fā)揮,而短處則盡量避免,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掘我們的個人潛能,使我們在以后的學習和職業(yè)生涯中走得更加順利。
三、結語
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學生在制定好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劃之后,按照一定的學習邏輯進行能力提升,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也能夠將這樣的思維運用到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去。學校在教學體系的設計也應該按照成果導向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yè),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掘自己的潛能,也能夠更加合理地培養(yǎng)音樂學專業(yè)人才,為音樂在我國的發(fā)展與傳承貢獻更多優(yōu)秀、強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梁小成.論歌曲創(chuàng)編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5(11).
[2]江華.音樂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11).
[3]趙娣.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7,37(15).
[4]張玉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運用[J].北方音樂,2016,36(23).
[5]李雅芝.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呂梁學院學報,2017,7(4).
[6]王菁菁.試論成果導向思維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青年文學家,2012(7).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