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感知時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由此導致上課精力不能完全集中于教師的教學,加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性強,課程乏味,從而就造成課堂效率偏低的普遍現(xiàn)象。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主要指的是采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將精力大部分投入到學習中,在課堂上跟著老師走,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7-281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時代為人類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這也對處于信息時代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掌握信息化技術,快速獲取有用信息。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國家未來建設的棟梁,掌握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夠在社會發(fā)展過程做出貢獻,同時也能夠成就自己的人生夢想。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現(xiàn)狀
1.課程重視力度不夠
現(xiàn)在很多學校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重視度不夠,教師在教學時,只是簡單地講解知識,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同時學校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檢測過少。學校及教師都缺少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缺失
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學會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只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如此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大大提高。但很多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卻缺少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探究,始終采用傳統(tǒng)的老套教學方法。
二、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重要意義
1.適應快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社會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世界各地發(fā)生什么重大的事件,通過媒體的報道,短時間就可以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開來。所以,為了適應這樣一個快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社會,學生必須學會基本的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通過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上掌握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樣就能夠跟上快速發(fā)展的信息化社會的腳步。
2.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只有復合型人才,才能被這個社會所接納。在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同時,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團隊意識和動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這為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三、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簡化學習內(nèi)容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由于其內(nèi)容的機械化、復雜化,很多學生在上課時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很容易忘記。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創(chuàng)設情境。例如,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下冊的第28課設置動畫效果的教學時,因為課程內(nèi)容的復雜,學生很難熟練掌握,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動畫情境,講述動畫的制作過程,學生因為喜愛動畫,就會投入課堂,這時通過一幀的講解,動畫通過很多幀的重復就可以制作成功。這樣復雜的知識就更容易被理解。
2.組織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在教學時,要做到趣味教學,通過自身的樂觀積極精神感染學生的情緒,通過有趣的事例,調(diào)動課堂氣氛。例如,在課堂開始,放映美麗的PPT,學生被PPT吸引,這時再教學生基本的PPT制作方法,通過一個PPT演示,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進來,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上課堂,學習的興趣有了,這時PPT的制作方法學生掌握得就會更加透徹,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3.開展合作教學,增強學習效果
團隊合作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體現(xiàn)得尤為重要,每一個單位都只有在團隊的通力合作下才能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也要注意到這點。通過開展合作教學,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美化文章的教學時,課堂開始時,展示美化成功的文章,再教美化文章的基本技術,當學生基本掌握時,要求學生自我組隊,一起探討美化文章的注意事項和各自的觀點。如此,學生的想法就可以展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討論,也能明白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通過這種合作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變得活躍,學生在這種互相探討的氛圍下,學習效率自然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開展合作教學,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4.建立互幫互助小組,帶動全班共同前進
良好的班級氛圍,對于學生至關重要。小學生由于思想發(fā)育還不完善,正處于模仿的時期,極易被身邊的小伙伴影響。良好的班級氛圍,會使學生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風氣,學生們都積極努力地投入到學習中。而如果班級風氣不正,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地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越來越消極,并且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會對班級的風氣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關鍵是將班級里的“差生”帶動起來,讓他們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建立互幫互助小組,在學習方面由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形成“捆綁”機制,各個小組便會全力以赴帶動小伙伴,班級的學習氣氛也變得日益濃厚,課堂效率能夠逐步提高。例如,在學習《設置動畫效果》這一課相關內(nèi)容時,先由教師進行講授并演示操作,然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教師通過檢查來獲取學生掌握情況的信息,如果大部分學生仍舊不會操作,那么教師就需要重新進行講授,如果只是少部分人不會操作,這時就可以由互幫小組中的另一人為其講解。這樣做不僅傳承了互幫互助的優(yōu)良美德,還營造了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一舉兩得。
小學信息技術在信息化社會顯得尤為重要,而影響小學信息技術的因素有很多,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主動思考,反思存在的問題,尋找優(yōu)化的方法,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在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趣味教學、合作教學以及互幫互助等,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形成團隊意識,培養(yǎng)團隊精神,以此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盧麗欣,高秋華.如何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