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左淑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要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積極的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讓學生在體驗過程當中獲得針織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并且強化自己的理論知識。在做中學、學中做,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自我實踐合作探究體驗當中獲得新知識,并且提高自身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生活當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
前言: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占據(jù)著核心的位置?!耙缘轮稳恕?、“以德育人”是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開展德育與法治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與法治意識,提升學生的道德法制觀念,讓學生在體驗活動當中獲得真知,并且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一、小學中高年級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
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在這個階段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結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和實際內(nèi)容,以學生的健康生活為主線,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生活中,去解決的有關道德和法治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道德與法治的角度出發(fā),真正做到明事理。在做中、實踐中獲得真知,并且不斷的將知識內(nèi)化,使學生獲得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準則。
二、體驗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道德與法制課中實施的途徑
(一)融合多種教學方式,突出體驗的過程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教材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將體驗式教學法與其他科學的教學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體驗活動當中流露真情實感,充分體驗和感知知識點的形成,增強學生的道德法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豐富多彩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活動當中獲得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到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計算機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視頻、圖片、音樂等素材,創(chuàng)設出豐富課堂體驗情境,讓學生在充滿探究氛圍的活動當中去探索奧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不斷的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
(二)圍繞實踐活動主題,開展體驗式探究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跟隨時代的步伐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實踐性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進行知識的體驗和主題的探究。此外,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還應當積極的進行角色的轉變,將課堂的主體位置還給學生,教師以指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1]。
例如,環(huán)保意識是當今社會每個人必須具備的意識行為,為了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現(xiàn)象為學生組織實踐探究活動——“保護環(huán)境,凈化空氣”。在實際開展實踐活動前,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明確該活動的主題。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去觀察和體會自己周圍環(huán)境是否受到了污染,污染情況是否嚴重。然后讓學生去總結為什么空氣會受到污染,生活當中哪些不文明的行為會污染空氣,舉例說明并提出合理的優(yōu)化建議。之后教師在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進行探究,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實踐活動充滿興趣,并積極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在進行實踐活動時,學生也能夠從道德與法治的角度進行問題的分析,受益匪淺。
(三)通過開展自主與合作探究活動,增強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很多教師已經(jīng)充分的認識到了自主探究活動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能夠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或是合作探究活動,促進課堂的生成[2]。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的教師只注重活動的創(chuàng)設,而忽略了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教授,此外還需要重點去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主動的去構建龐大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作用。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式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當中不斷的進行體驗,幫助學生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主動的進行學習,快樂的進行學習。
總結:
總之,體驗式的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認知水平以及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在親自體驗親自實踐過程當中獲得相關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刻骨銘心,還能夠增加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余龍生. 試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體驗式教學的基本框架及其誤區(qū)[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2]趙蘭珍. 以身“體”之,用心“驗”之——談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體驗式教學[J]. 科普童話,2019,000(013):P.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