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分析本身是一種認識活動,只有通過成本分析,才利于正確認識成本的構成與高低,為正確評價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和進一步做好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工作提供有用而可靠的成本信息。本文就成本分析的方法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內容與方法,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成本分析;計劃與控制;成本指數(shù);成本綜合升降率
一、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近年來,全球企業(yè),尤其是中國企業(yè)面臨前所未有的成本管理上的壓力,原材料價格呈結構性地上漲,人力成本普遍上漲。在產品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條件下,成本的分析與控制面臨諸多問題。如何正確核算產品成本,怎樣做好新產品的成本分析是事關企業(yè)經(jīng)營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重要問題。而正確進行成本分析,對于正確制定產品的定價、開展成本管理的業(yè)績評價和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方面,無疑對實現(xiàn)企業(yè)的經(jīng)營目標是很關鍵的工作。
二、成本分析的主要內容
(一)合理制定基準成本,準確核算產品成本
成本分析大多都是做比較性分析,也就是要把實際成本與對比對象的成本進行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實際成本相對比較對象的升降或偏離程度的高低。對比對象會因成本管控的目的不同而不同。為了便于敘述,我們可把比較對象的成本統(tǒng)稱為基準成本。
大多數(shù)的成本分析都是將實際成本同計劃成本相比較,也就是把計劃成本作為實際成本比較基準,如果實際等于或低于了計劃成本,也就是達到了成本管控的要求和有利于產品利潤的實現(xiàn)。所以,合理制定成本基準是搞好成本比較分析的基本前提。
分析中的作為對比的基準成本和實際成都應該進行準確核算,以求所計算出的成本和一些分析指標能反映成本的實質。
(二)正確評價成本的升降程度
相對基準成本,要知道實際成本降低或超支多少,升降的百分比如何,就必須計算出單位成本與基準成本的差異,以及差異的程度。在進行多種產品的成本綜合分析時,由于各種產品性質、使用價值、計量單位多有不同,要計算出這些總的成本水平的升降,要注意他們的單位成本是不能簡單加總后進行對比的,必須過渡到可以加總的成本總額后才可以加總和對比,以測定出綜合成本水平的升降程度,并要分析出影響到的成本總額變動額。從而發(fā)現(xiàn)因實際成本偏離基準成本所影響到的經(jīng)濟后果。
(三)對成本升降的原因開展定量分析
無論任何行業(yè)。都在推行最優(yōu)化的生產方式,最低廉的成本優(yōu)勢,去謀求企業(yè)利潤最大化。所以追求成本最小化是企業(yè)獲利的最好辦法,而要成本最小,就要找到如何降成本、從哪里降低成本,只有去進行成本的定量分析,才能找到答案。
(四)對主要的產品成本做專門分析
主要產品成本是企業(yè)成本管理的重點對象,它對企業(yè)成本水平的影響舉足輕重,所以主要產品成本才是分析的重點。首先要做好成本開支的各項原始記錄,建立主要產品的成本臺賬,編制好成本分析的規(guī)范化表格,做到連續(xù)每個生產周期都開展成本的計算與分析,以起到成本監(jiān)控、糾偏的作用,為產品利潤計劃的實現(xiàn)提供數(shù)量化的管理依據(jù)。對主要產品得成本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成本的構成要素分析。主要從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費用三個方面分析其各自的單位成本水平,以及單位成本水平中各項目所占的比重大小。
2.成本水平高低的分析。主要是將實際單位成本與計劃單位成本作出比較,從而計算出主要產品單位成本的升降情況,以說明實際成本水平的高低。
3.成本水平變動趨勢的分析
成本水平趨勢的分析就是根據(jù)可比產品的歷史資料做出趨勢判斷。開展成本趨勢分析在于發(fā)現(xiàn)成本水平的變化趨勢,從而為未來的生產決策和成本管理做出提前打算。從長遠打算,成本趨勢分析也是應該受到重視的。要開展趨勢分析,就要根據(jù)成本歷史資料建立起成本預測模型,以做好成本預測,為企業(yè)的產品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因研究目的不同,成本分析方法有許多種,限于篇幅,這里只針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分析評價方法做出闡釋。至于動態(tài)分析,即相對上期或上年成本變動的分析,只要把歷史成本看作是計劃成本就可以了,分析方法是類同的。
(一)比較分析法
1.單項品種成本分析
單品種分析是指只對某一種產品的成本開展分析,目的是了解成本的水平變動情況以及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
單品種的分析,從計算上來看比較簡單,主要計算以下常見的成本指標:
成本計劃(或標準成本)完成程度
成本計劃完成程度=
評價方法:成本計劃完成程度等于和小于100%為完成了計劃,該指標越低越好。
單位成本的節(jié)約(或超支)額
單位成本節(jié)約(或超支)額=實際單位成本-計劃(或標準)單位成本
評價方法:該指標等于0或為負值為好,負值越大,說明單位成本實際比計劃下降得越多;該指標如得正值,說明成本超支,成本超支為不好的現(xiàn)象。
2.多品種成本分析和舉例
多品種分析是指將兩種以上的產品成本作為整體所開展綜合性的成本分析,以對企業(yè)產品成本實際水平做出總的或綜合性的評價
舉例:某企業(yè)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報告期計劃單位成本,甲產品為8元,乙產品為5元;實際產量甲產品為100件,乙產品為150件;實際單位成本甲產品為7元。乙產品為6元。則兩種產品的:
這說明,兩種產品成本水平總的來看是比計劃超支了3.26%,即沒有完成成本計劃。
這說明,兩種產品成本總的來看比計劃超支50元。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對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因素所決定的綜合經(jīng)濟指標的變動所做的受各因素影響情況的分析。
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要根據(jù)各個因素的乘積關系得出的綜合指標實際與對對象的差額做出各因素影響額的分析。成本分析的因素分析法及舉例如下:
仍以上面的舉例為例:
成本總額比計劃超支50元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甲產品,另一個是乙產品,所以要把這50元的超支原因分析出來,就需要對兩個影響因素逐一開展分析計算。分析方法和計算公式如下:
甲產品因單位成本下降的節(jié)約額=(實際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
=(7-8)×100=-100(元)
乙產品因單位成本超支的超支額=(實際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
=(6-5)×150=150(元)
即成本總額超支的50元是因為甲產品單位成本比計劃下降1元而節(jié)約了100元和乙產品單位比計劃提高1元而超支了150元合計在一起的結果。
總之,成本管理是企業(yè)管理的很重要的內容,要做好成本管理就必須開展正確的成本分析,為成本管理服務,為企業(yè)的管理目標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決策意見。
參考文獻:
[1]陳宇.企業(yè)財務成本預算管理及控制分析[J];科技風;2019年04期
[2]木青蘭.企業(yè)財務成本預算管理及控制研究[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8年17期
作者簡介:
李智嫻(1990-),女,研究生,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與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