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桃
摘要: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有效策略,教師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接收新知識。但具體該如何提問才能夠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那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提問的形式進行優(yōu)化設計。他們需要從提問的難度、提問的內容、提問的呈現(xiàn)方式和如何促進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四個方面展開深入研究,本文就是筆者的研究結果,旨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得他們收獲知識和能力。
關鍵詞:提問;語文教學;小學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只是被動地進行接收,然后死記硬背。這樣所導致的弊端是很明顯的,學生對知識無法理解,也無法對其進行靈活的應用。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活動就顯得毫無意義。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將師生互動作為自己教學的主要手段。為此教師就需要對提問的教學形式進行深入研究,進而讓其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一、結合學生情況,設計提問難度
在進行提問優(yōu)化設計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重視的就是提問的難度。因為處于二年級的小學生智力發(fā)展并不完全,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難度如果并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那么學生根本無法思索出有效的結果,進而導致時間的白白浪費。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等情況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進行提問難度的設計。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展開有效的思考。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這一篇文章的課堂教學之前,筆者就讓學生展開了預習活動,并且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了檢測。在此基礎上,筆者就會將學生分為優(yōu)秀、中等、及格三個層次。對于及格層次的學生,筆者為他們所設計的問題是類似于“這件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分別是什么”的基礎性問題;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筆者為他們所設計的問題就是類似于“你能夠從這件事情中得到哪些啟示”的提高性問題;對于優(yōu)秀層次的學生,筆者為他們所設計的問題就是類似于“你們覺得學習這篇文章有哪些用處”的拓展性問題。這樣的話,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回答并且答對問題的機會,他們也因此能夠從中獲得喜悅感和滿足感。
二、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確定提問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將課本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隔離開來。這樣的話,學生即使學到了語文知識,他們也不懂得如何應用。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他們的提問內容必須要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語文知識和生活的聯(lián)系,并且將前者應用到后者中去。例如:在進行《一封信》這篇文章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需要讓學生懂得在困苦中尋找樂趣的積極態(tài)度。為此筆者就對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如果你是露西的爸爸,你面對第一封信時會怎么想呢?面對第二封信時又會怎么想呢?為了幫助學生轉換心態(tài),筆者還讓學生進行了父親角色的扮演。此時的學生就會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中父親的模樣,并因此更好地代入到父親的角色,對筆者所提出的問題也能夠有著更深刻的感悟。不僅如此,當學生明白了在困苦中尋找樂趣的道理之后,筆者就會向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解析。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將在該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提問情境
當設計了提問的難度,確定了提問的內容之后,小學語文教師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選擇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這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二年級的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如果教師呈現(xiàn)問題的方式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就不會產(chǎn)生探究和回答的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提問情境的創(chuàng)設。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被形聲色俱全的情境所吸引,進而對其中涉及到的問題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進行《坐井觀天》這一篇課文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首先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藍色的圓形,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們覺得這個圖形會是什么呢?”此時學生就會充滿探究的欲望,他們的回答千奇百怪。此時為了讓學生訊速地進入到主題,筆者就讓他們沿著文章題目進行思考。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自己得出答案,它是青蛙在井里所看到的天的形狀。接下來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真正的藍天圖片。這樣的話,學生的認知就會產(chǎn)生沖突,他們也因此積極地去進行思考,進而明白“認識事物不能夠片面”的道理,并且將這一道理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這樣一來,筆者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
四、舉辦提問競賽,促進學生思考
二年級的小學生對教師有著崇拜的心理,因而他們在面對教師所提問的問題時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他們害怕出錯。這樣的話,教師的課堂教學氛圍就會變得十分僵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采取措施來鼓勵學生回答問題,進而活躍課堂氛圍。提問競賽的舉辦就是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勝心。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進行獎勵的設置,進而促進他們的思考。例如:筆者在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為學生設計了一條升級之路,從凡人到地仙到天仙再到金仙。剛開始學生都處于凡人的階段,他們的升級之路就靠回答問題。在課堂教學快要結束的時候,筆者就會統(tǒng)計學生所處的階級,并且對階級最高的學生進行獎勵;對沒有任何變化的學生則進行懲罰。因而在課堂教學的時候,筆者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回答問題的機會,不僅自己向學生進行提問,還會讓學生之間相互提問。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在筆者的教學課堂中有著十分積極的表現(xiàn),他們也因此對所學的知識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有著很強實踐性和廣泛應用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小學生在這一學習的初始階段奠定堅實的語文基礎。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將自己的教學課堂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他們此時就需要研究各種各樣的教學措施,如提問的優(yōu)化設計就是教師要注重注意的,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產(chǎn)生自己的思考,進而對所學的知識有著自己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魏麗芳.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問設計探討[J].納稅,2018(14):256.
[2]陳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內蒙古教育,2018(10):102-103.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