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琴
摘 要:歷史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習高中歷史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歷史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更突出了人文修養(yǎng)。高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這是建立在歷史的學科邏輯基礎之上的,并且能夠培養(yǎng)高中生的歷史思維。作為高中歷史教師,要抓住重點,把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根本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引言:現(xiàn)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知識點的記憶靠死記硬背,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把時間地點人物混淆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歸根到底是因為核心素養(yǎng)的缺乏。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的同時,增加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本文從介紹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史料實證能力以及歷史解釋素養(yǎng)。
一、巧妙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歷史的學習涉及到大量的時間、地點和重要事件,在教學時經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把人物和事件匹配錯誤,這是因為沒有良好的時空觀念,時空觀念是將史實置于具體的時空條件下的觀察分析的概念。掌握時空觀念也是學習高中歷史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理清時空線索,更好的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這部分內容時,因為涉及到近百年的歷史風云,所以其中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掌握,同時這也是考試時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制作歷史的思維導圖,把每個階段的特征、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和影響分別列出來。近代中國的思想大致可以分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三大類,以資產階級為例又可以分為維新變法思想和新文化運動。維新變法出現(xiàn)在20世紀末,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變法運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不僅是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更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體現(xiàn)了維新派渴望在經濟上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新文化運動出現(xiàn)在20世紀初期,代表人物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思想陣地是《新青年》雜志,活動基地在北京大學,還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口號。通過思維導圖的建構可以將這些內容更好的區(qū)分開,使知識更加直觀形象,這樣也很好的啟發(fā)了學生的時空觀念。
二、多開展史料教學,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
歷史學科是一門實學,對歷史的探究要以實事求是為目標,以史料為基礎和依據。史料實證作為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應當?shù)玫嚼蠋熀蛯W生的重視,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能力,重視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經濟這部分內容時,我們知道在宋朝市坊制度被打破,官府對于市的控制減弱,人們購物休閑不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城市的面積和繁榮也超過之前,城市的管理范圍也在日益擴大。但是僅僅通過總結出來的知識點是很沒有說服力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自己搜集整理和分析史料,以此更好地解決歷史問題。比如下面的史料:“嶺南村墟聚落,間日集裨販(小販),謂之墟市。請降條約,令于城邑交易?!痹摻ㄗh遭到太宗的拒絕:“徒擾民爾,可仍其舊。”從這可以看出宋朝的鄉(xiāng)村市場比起隋唐時期已經很繁華了,官員上奏建議加強管理鄉(xiāng)村市場,而太宗卻拒絕這樣做,反映出政府市場對于市場監(jiān)管相對放松。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史料來了解歷史,讓學生用事實說話,培養(yǎng)了高中生的史料實證的核心素養(yǎng)。
三、舉行歷史辯論賽,提升學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
高中歷史除了要求學生能夠搜集和考證史料之外,對于史料的解讀的能力也很重要。歷史解釋素養(yǎng)是建立在史料解釋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它又超脫于史料解釋的范疇。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歷史辯論賽等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高中生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和語言的建構運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一代雄獅拿破侖這部分內容時,我們知道拿破侖對內多次鎮(zhèn)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曾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lián)盟,打贏50余場大型戰(zhàn)役。但是對于拿破侖的成功,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歷史上一直是眾說紛紜,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話題來進行一場歷史辯論賽,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認為是“時勢造英雄”可以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解釋,沒有當時風起云涌的西歐亂世,那么拿破侖根本就沒有參軍的機會,終其一生只能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有了時勢,才會有拿破侖的成就。而認為是“英雄造時勢”可以這樣思考,拿破侖本身就具有聰明才智,勇敢果斷,智勇雙全,如果他本身不具有這些能力,那么再成熟的環(huán)境也無法造就了拿破侖,沒有他,法國的軍事形勢就不可能會那樣大,那樣快的進展。教師舉辦歷史辯論會并不是為了要真正的決出一個結果,而是希望學生能在辯論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增加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結語
在高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歷史能力,還能加強學生對于歷史的理解和應用。所以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在扎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大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力度,讓學生學習歷史更加輕松高效,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郝偉:基于實踐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研究[J]讀天下,2016年第13期.
[2]張華中.基于實踐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芻議.歷史教學,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