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百英
摘要:數學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可以用于處于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所以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也是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學正處于數學的基礎學習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打好數學基礎,將會對學生未來在數學方面的發(fā)展造成影響。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接下來本文將會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在所有科目里面,數學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這是因為學習數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這對別的科目的教學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現(xiàn)在很多小學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法,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不高,所以學校必須要加快教育改革,采用新式方法開展小學數學教育,提高課堂質量。
1有效性的含義
課堂有效性的含義是指在有限的時間里,老師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且可以靈活的進行運用。而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他們可以通過思考和時間來解決相關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如果能夠做到這幾點,就說明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比較堅實的數學基礎。
2當前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沒有開展高效的教學活動。有的時候,由于教師沒有做好教學準備,就會導致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一些無法立刻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老師要臨時解決,就會浪費大量的上課時間,這個時候老師就會將這個問題留到課后,然后再進行解決。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多學生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心理:老師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難度肯定是非常高的,我們肯定學不會。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想法,學生就會開始逃避問題,而不是主動去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一個不好的學習習慣,進而降低學習效率。
(2)老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在現(xiàn)在這個教育現(xiàn)狀中,大多數老師和家長都是以成績論英雄,他們認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以老師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榍疤岬?,這樣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被迫去學習。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況,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進步緩慢。
(3)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來說,小學數學老師再給學生進行授課的時候,都是圍繞著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的,但是課本上的內容是比較少的,這樣就會局限教學活動的開展,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老師要轉變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的時候要適當轉變教學方法,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主要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授課模式之下學生很容易走神,教育質量不高。針對于這個問題,老師可以都設計一些師生互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比如說老師可以設置答疑環(huán)節(jié),由老師提出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思考,提出問題答案,最后老師再對這些答案進行講解,根據其中的要點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有效性。
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還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他們進行引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知道如何去學習,在優(yōu)秀學習習慣的支持下,學生將會進步的更快。所以說幫助學生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也是老師的教學任務之一。
3.2合理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設備已經走入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合理運用這些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授課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讓他們可以完全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多媒體設備,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等等,這些元素的加入不僅可以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小學數學老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多媒體播放的內容要符合教學需求。比如說老師帶領學生認識圖形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將這些圖片都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老師畫圖的時間。帶領學生認識這幾個圖形之后,老師又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這些圖形的順序打亂,然后由學生自己進行辨認,這樣就能對學生課堂上學會的知識進行鞏固。
3.3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這是因為數學的難度要比其他的科目更大。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發(fā)生改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眼中的“開小差”。所以老師要適當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親自動手時間,這樣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且活頁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開展課堂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例如: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在上課之間讓學生準備好一定數量的小棒,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加減法的規(guī)律,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自主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小棒的作用就顯現(xiàn)出來了,學生可以通過數小棒數量的方法來輔助運算,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逐漸掌握一定范圍內的加減法規(guī)律,而且這種方法是很容易接受的,也不容易出錯,對于前期數學教學幫助很大。
結束語: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好數學可以為學生未來高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讓他們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老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育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多媒體輔助教育的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孩子們帶來更好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探析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 樸銀一. 科技資訊. 2015(03)
[2]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 劉志杰.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