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大數據”是伴隨互聯網出現的特殊產物,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大數據”成為覆蓋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信息總稱,通過對于數據額的分析與挖掘工作,能夠有效運用數據實現強化管理是“大數據”在學校教育管理方面的突出表現。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圍繞“大數據”對于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響,從智慧教育、云管理和數據思維三個方面,來分析其所提供的現代變革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學校教育管理;現代變革;數據分析
引言:
“大數據”所體現的數據內容,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科研數據、網絡數據和感知數據。其中,科研數據是指通過實驗發(fā)現或理論預測形成的數據內容,網絡數據則是日常行為在通過互聯網公司服務所形成的數據,感知數據則可以理解為流量數據,即出現在移動平臺形成的大流量數據。這三類數據的采集和應用,體現在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則呈現出了智慧教育、云管理和數據思維三個方面。
一、智慧教育
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賴于對于教學成效這一固定數據的分析,而教學成效數據則需要一段時間的教學行為運行才能夠產生,因此,在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開展中,存在一段時間的“實驗期”,而經過“實驗數據”,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反復驗證,才能夠形成穩(wěn)定、貼合的教學管理系統(tǒng)。
但是建立在“大數據”下,能夠更早一步的實現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預測,通過網絡實際,實時模擬分析,除了對于教學成果進行預測外,還能夠形成動態(tài)化的曲線,通過某一參數或要素的集合,形成對于數據變化情況的分析,進而快速感知結果[1]。
智慧教育的形成是智能化管理路線的根本,也是學校教育管理現代變革的必經之路,隨著“大數據”的進一步深入,智能化成為管理繞不開的話題,除了教育管理外,智能化還能夠進一步體現在服務功能上。如形成“智慧校園應用平臺”,使其能夠為教師及學生提供常規(guī)服務,同時,通過服務數據的收集,又能夠進一步針對性的完善平臺本身,形成良性自給的循環(huán)過程。簡單舉例來說,如學校管理平臺借助微博、QQ、微信等搭建社交平臺,來了解學生的思維動向和學生的網絡傾向,促使這些數據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回籠,并通過數據分析,促使學生這一教育管理的關注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習慣、思想變化等都能夠借助數據得以反饋,從而形成更具個性化的管理行為。
二、云管理
“大數據”的到來不僅僅是對于學校教育管理的一個挑戰(zhàn)與沖擊,對于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同樣也是一次巨大的沖擊,尤其是疫情的影響下,各地均通過線上教學來實現對于傳統(tǒng)教學行為的延續(xù)也補充,這促使線上教育以迅猛姿態(tài)出現在了不同教育階層,也使其優(yōu)勢得到有效的展現,線上教育工作的開展促使線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被進一步提出,并引起反思,如何借助“大數據”形成云管理,使其能夠作用于云課堂就成為關鍵。
從云課堂到云管理,還需要通過“元學習”模式的建立來實現,即建立在學習者的視角下,探討線上線下、課外課內的教學對于實際教學內容與質量的影響,揚長避短,優(yōu)化傳統(tǒng)教育模式,繼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云課堂,再從云課堂所反饋出的數據,來強化云管理[2]。具體到實際中,就是從學生完整的學習狀況數據分析,形成對于課堂行為的優(yōu)化,再通過這一半開發(fā)的架構,形成對于學校資源調配、校園文化宣傳、學習成果展示等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進而形成云管理工作。云管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通過學生的出勤率、在線學習行為、作業(yè)、考試等方式,對于學生的學業(yè)管理工作形成最為直觀的反饋,進而引導教師的教學行為形成變化,包括教堂、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形成聯動反應,最后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數據思維
“大數據”背景下對于學校教育管理的現代變革思路最大的影響與啟發(fā),就是數據思維的出現與運用。
具體到實際中,則分為學校教育服務社會的技術品質和社會變革對于地方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責任體現。從前者來看,“大數據”本身促使教育教學管理內容及手段都得到了優(yōu)化升級,進程和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這同時也是對于學校本身專業(yè)建設與知識創(chuàng)新成果的一次檢驗[3]。通過這一角度來看,學校本身如果缺乏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學校能夠形成的現實生產力就嚴重不足,如此一來,學校所形成的管理優(yōu)勢或基于管理優(yōu)勢進一步突出的管理成果就成為學校自身的“獨角戲”。
另一方面,學校本身的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地方教育資源的限制,“大數據”則能夠打破這一限制,促使學校獲得更多的網絡資源,幫助學校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機會,促使學生能夠基于社會數據資本來形成更進一步的管理,從而挖掘出自身的潛在市場,對于學校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及教育事業(yè)中教育產品、教育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而言,有一定的積極意義[4]。
因此,數據思維也是學校教育管理現代變革思路中的核心一環(huán)。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言,時代的變化對其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大數據”是當下時代的產物,也是推動各行各業(yè)發(fā)展,促使各行各業(yè)進步優(yōu)化的核心內容,學校作為教育戰(zhàn)略陣地,要敢于放手,敢于創(chuàng)新,通過對于數據資產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落實,為自身發(fā)展獲取更加廣袤的天地。因此,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能夠繼續(xù)深入探索,圍繞學校教育管理的現代變革,展開更為深刻的論述,提出更多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任勝洪,段麗紅.大數據背景下區(qū)域教育治理現代化的機遇、挑戰(zhàn)及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10):18-23.
[2]楊現民,郭利明,王東麗,邢蓓蓓.數據驅動教育治理現代化:實踐框架、現實挑戰(zhàn)與實施路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0(02):73-84.
[3]楊現民,王榴卉,唐斯斯.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與政策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7(09):54-61+69.
[4]胡弼成,王祖霖.“大數據”對教育的作用、挑戰(zhàn)及教育變革趨勢——大數據時代教育變革的最新研究進展綜述[J].現代大學教育,2016(04):98-104.
(銅川市景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