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震
摘要:現(xiàn)階段,課程教學體系中主要的信息化資源分別為:微視頻、微課、網(wǎng)絡課程、虛擬仿真等類型。本文對其中的鐵路軌道施工技術課程展開了研究,對當前階段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展開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其在鐵路軌道施工技術方面的應用情況做出了總結。
關鍵詞:教學資源;教學應用;信息化教學
截止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在各個行業(yè)領域的應用情況已經非常普遍,并且信息化技術也已經發(fā)展并應用帶了課程教學活動中。課程教學的信息化發(fā)展屬于教學活動中的主要載體,并且不同類型的教學資源在教學活動中所展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教學側重點也會發(fā)生變化。信息化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打破教學活動在以往所受到的是空間限制,能夠和互聯(lián)網(wǎng)做出更加有效的結合,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拓展學習能力。
1信息化教學方式介紹
1.1翻轉課堂
當前階段的翻轉課堂教學是一位西方學者提出的教育模式,對這種模式進行借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觀看和本節(jié)課內容有關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對即將要進行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印象。然后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其自主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師生之間進行的有效交流能夠處理好學習活動中面對的實際問題,并且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學習效果做出可觀的評價,用以對學生起到教學輔助的作用,然后再布置適當?shù)恼n后學習任務,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被稱之為翻轉課堂教學,在經過大量的實際應用之后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教育成果[1]。
1.2微視頻
微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形式主要為課堂上的視頻教學,與此同時還會帶有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設計教學、教學反思、課件素材、學生反饋以及測試練習等形式來保證學生能夠在更加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展開學習活動。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課業(yè)進行點評也能夠有效的輔助教學成果,能夠通過一定呈現(xiàn)方式和組織形式構建出一個更加完整的教學結構,為學生打造出更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
1.3虛擬仿真實訓
這種形式的實訓內容以“鐵路軌道實踐教學課程、仿真課程、虛擬課程”為主要授課內容,能夠完成軌道構造認識、軌道軌距測量、軌道幾何形位檢測等活動。通過仿真實訓,不僅可以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還可以保證科研工作具備更高水平的對外服務性。
1.4網(wǎng)絡課程
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對某一學科的內容記性總結,將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將優(yōu)勢教學方式綜合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并且利用網(wǎng)絡開展教學活動還能夠使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式更受學生的歡迎,有效的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使課堂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與此同時,網(wǎng)絡課程教學還具有自主性、協(xié)作性、開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這些特性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更加長久的熱情,對所學內容了解的更加透徹。
2信息化教學資源在鐵路軌道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2.1翻轉課堂的應用
將本文研究的鐵路軌道施工技術教學內容中的CRTSⅡ型板縱連軌道板的預制課程作為實際案例,對微課在課程教學中能夠起到的作用進行闡述:
根據(jù)已經制定完畢的教學內容設計,在課堂教學開始前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對CRTSCRTSⅡ型板施工技術做出一個大概的了解,對縱連板結構的組成概念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在此之后再讓學生完成以下幾項學習任務:第一項,縱連板的由來;第二項,縱連板自身的尺寸;第三項,單元板和縱連板之間存在的區(qū)別;第四項,預制板場的組成結構;第五項,縱連板在預制階段的各個生產程序[2]。在上述內容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學習任務完成程度來判斷教學內容的難度,在充分了解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程度之后在教學課堂上展開討論,主要講授的內容為:(1)對縱連板的各項預制生產工序記性描述;(2)將單元板和縱連板的受力狀態(tài)、結構、尺寸展開對比分析;(3)對預制模板進行控制調節(jié);(4)講述打磨軌道板的精度控制內容。在課堂上的講授活動和學術討論需要以學生為主,教師僅起到引導作用。
2.2微視頻的應用
根據(jù)單項課程技能訓練提出的要求,在進行鐵路軌道施工技術的教學課程時需要拍攝微視頻的數(shù)量為十五個。將扣件安裝內容作為教學案例,微視頻能夠在教學活動中起到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鐵路車輛中比較常用的扣件種類;
(2)需要寫出常用扣件組成的典型零部件名稱;
(3)需要寫出常用扣件具體的安裝步驟;指導教師再根據(jù)實際任務完成情況來確定教學課堂匯總需要進行集中學習、討論的內容,細節(jié)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對典型扣件進行安裝步驟描述;第二點是對扣件安裝過程中存在的錯誤進行分析總結;第三點是對扣件安裝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討論記錄;第四點是將扣件是否能夠安裝到位的鑒別方式做出描述。
在完成學習、討論活動之后,教書在對此次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對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程度進行了解,然后在合理的布置下次課堂教學任務。
2.3虛擬仿真實訓的應用
因為鐵路軌道施工技術在進行課程實踐時具有比較顯著的特點,并且實訓場地還會受到分組情況的限制,在此過程中一部分的實訓內容又不適合轉移到校內的場地進行實訓,所以,教學課程有針對性的對扣件安裝、選用,鋼軌鋪設與焊接、軌枕的鋪設和選用、岔道的鋪設和選用四部分實訓內容進行了擬開發(fā)。開展實訓活動的基本操作思路為根據(jù)實際施工步驟,能在桌面三維現(xiàn)實技術的支持下,學生進行單機的操作,通過虛擬的作業(yè)效果來演示出實際的施工情況,并由指導教師做出對應的評價[3]。
2.4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應用
在當前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應用使得我國課堂教學改革進程再度深入。該平臺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對于教學的認知,學生能夠利用手機進行學習,并且該平臺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能夠利用的學習資源,可以實現(xiàn)學生簽到、頭腦風暴、課堂討論、作業(yè)布置、資源分享以及測試、評價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能夠更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此之外還能歐股對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jù)進行導出操作,這就能夠及時的反饋出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工作。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鐵路軌道施工技術在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應用和作用展開了總結和分析,對微視頻、微課、網(wǎng)絡課程和虛擬實訓展開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有以下幾點:第一點,信息化教學是一種能夠有效的促進課程改革進程的方式,但是在當前階段依舊在探索發(fā)展的階段;第二點,信息化教學在發(fā)展過程中需要控制好頂層設計工作,有針對性的開發(fā)微視頻、微課、電子題庫、虛擬實訓等教學資源;第三點,選擇更加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信息化組合,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學功能達成教學設計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曉芳,周莉莉.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教學資源庫建設與實踐——以《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與站場設計》為例[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000(0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