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千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10-019-01
摘 ?要 ?本文簡要概述了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并說明了其融合的意義,然后從提高教師教學素質(zhì)、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制定合理評價機制以及保障學生主體權(quán)益這四個方面探究其融合路徑。
關(guān)鍵詞 ?高校 ?體育課程 ?思政教育 ?融合路徑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的希望。因此其不止要擁有強健的身體,更要有正確的思想覺悟。高校應當對大學生的道德思想加大引導力度,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求大學生重視身體鍛煉,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保證大學生的思想能夠持續(xù)輸出。
一、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概述
為響應“課程思政”的號召,各大高校積極進行了許多高校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嘗試。體育課程作為高校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政教育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探尋兩者之間融合發(fā)展的路徑是新時代下素質(zhì)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迫切需要。為了讓思政教育順利走進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勢在必行。思政教育寄托于體育課程之中,可以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提高自身思想素質(zhì)。
二、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意義
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是對全國思政工作會議精神的落實。高校作為重要的教育基地,是新時代新人才的搖籃。高校應該重視體育課程的開展,健康的身體是學生綜合素質(zhì)中必不可少的,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前提[1]。同時,體育課程中包含許多思政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其中的理念有助于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僅僅從理論方面教導學生,教學浮于表面,體現(xiàn)不出其教育成果。而其與體育課程融合之后,則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會思政精神,這不僅能促進他們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還能領會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更能將思政精神在體育活動中獲得實踐。
三、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徑
(一)提高教師教學素質(zhì)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其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或大或小的影響。一位有著積極向上思想的教師往往更容易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思想素質(zhì)。由此可見,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是非常必要的。一個合格的體育老師應該做到兼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促進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為了深入思政教育,體育老師需要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涵蓋思政教育的體育活動,如踢足球、打籃球等。在此類團隊競技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除了要關(guān)注提升學生的身體健康,還需要注意其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要適時宣揚合作精神,批評孤狼主義,加強學生的關(guān)心關(guān)愛,展現(xiàn)寬懷的胸襟。在天氣不好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室內(nèi)觀看體育賽事,提高其愛國熱情,增強團隊凝聚力。要知道,教學工作并不僅僅是在課堂時間中進行,在課后體育教師需要及時回收學生的評價,對課堂進行總結(jié)反思,并在下一次課程中加以改善,將自身的教學水平逐漸提高。
(二)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法
目前,大多數(shù)高等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都是分項教學,該教學方法基本能夠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師故步自封,沿用陳舊教學手段,讓學生喪失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與熱情的情況[2]。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體育項目的特點,豐富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如在進行“三步上籃”的籃球教學時,不應整節(jié)課堂都讓學生練習同一個動作。如此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懈怠和厭煩心理,而是應該在教會基本的動作之后,讓學生多人組隊進行比賽,教師要提示學生在比賽中不僅要注重命中率,還要對動作的標準進行打分,并將分數(shù)計入體育課程的平時分之中。這樣學生就能互相監(jiān)督,勝負欲也被激發(fā)出來,此時更能讓學生領悟到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借此完成思政教育任務。
(三)制定合理評價機制
任何教學活動沒有合理的評價機制都會走向混亂,對于體育課程來說尤為如此。在過往,一些學校對體育課程的評價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教師不重視體育教育,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也十分敷衍。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僅僅注重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zhì)的評價,忽視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綜合測評,導致體育評價較為片面,評價中缺乏思政指標的設立,思政教育在體育課程中的作用被忽略了。為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體育課程,需要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以及修改評價標準。學校需要合理評價體育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教師也要客觀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只有做到各司其職,才能將體育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發(fā)揮出來。
四、結(jié)語
高校不僅要注重度學生書本知識的傳授,還要學生能走出書本,關(guān)注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以及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zhì)。高校需要在適當?shù)捏w育課程中結(jié)合思政教育,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得到思想的升華,進而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黨婷婷.課程思政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的融合策略探究[J].青少年體育,2021(01):77-78.
[2]何慧.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