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文化教育當以識字為先。但是,漢字特殊的造字法決定了它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給低年級小學生學習造成很多困擾。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和需求,了解其學習困境,據(jù)此改進、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和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并讓學生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低年級;教學效率
低年級小學生處于知識啟蒙階段,其接受能力較低,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所以其學習動力基本靠興趣來維持。在這種情況下,識字教學不僅要簡單化,更要趣味化、多元化,要讓學生認識到祖國文字的獨特魅力,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探索、創(chuàng)新、想象和游戲的樂趣,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效掌握漢字的讀寫和應用,從而為學生日后的語文以及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
1.動畫演示,促進形象記憶
漢代將漢字的造字法歸納為六種形式,稱為“六書”,其中“象形”是六書之首。象形字來源于圖畫文字,隨著漢字的演變和發(fā)展,其圖畫性質(zhì)減弱,象征性質(zhì)增強,我們很難再通過漢字的字形猜測其讀音和含義。另外,象形法局限性較強,畢竟很多實物是無法抽象的,所以指事、會意、形聲等也是十分重要的造字法,這體現(xiàn)了漢字抽象性較強的特點。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妨加強動畫演示,比如以動畫的形式從實物中抽象出漢字,或者借動畫說明漢字的含義等等,以提升課堂活力,促進學生對漢字的形象化記憶。
例如:在學習“田”字時,我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一片金燦燦的農(nóng)田,接著以動畫的形式描繪出農(nóng)田的輪廓,正好形成一個個金色的田字格,之后再變化出黑體漢字“田”。這時,學生便可以借助生活經(jīng)驗認讀“田”字,同時能迅速記住“田”字的字形和含義。而“飛”雖然是象形文字,但是從甲骨文演變到簡體字,它的字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已經(jīng)很難辨認出它的本義。所以在“飛”字的教學中,我給學生播放一則動畫,動畫呈現(xiàn)的是一只飛翔的小鳥,接著小鳥扇動翅膀的動作放慢,最后畫面定格,小鳥的頭、身、尾以及兩只翅膀,正好抽象出一個簡體的“飛”字。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jié)h字更加形象、生動,從而加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
2.發(fā)揮聯(lián)想,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
低年級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尚未被開發(fā)完全,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籠統(tǒng)的,不能形成準確、形象以及系統(tǒng)的記憶。但在語文學習中,他們會接觸到很多字形復雜或字形、讀音十分相近的文字,這時他們的記憶便會混淆。而故事對小學生有著無窮的吸引力,對于故事中的形象和情節(jié),學生也更容易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針對一些字形復雜、容易混淆的漢字,教師不妨引導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從而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深刻掌握。
例如:在辨析“住”和“往”字時,我向?qū)W生強調(diào):“‘住’是單人旁,而‘往’是雙人旁?!比缓笪颐枋鋈缦鹿适虑榫常骸靶⊥鹾托±罴s好一起去爬山,第一天晚上小王獨自一人住在酒店,第二天等小李到達,兩個人一同去往泰山……”在講的過程中,我把“獨自一人住”以及“兩個人一同去往”加重語氣,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故事記住“住”和“往”字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寫法。而在辨析“鳥”和“烏”時,學生則自己編造故事:“小鳥和烏鴉生活在森林中,有一天它們兩個見了面,小鳥驚訝地說道:‘咦,你怎么沒有眼睛?’烏鴉十分生氣:‘沒有眼睛我怎么飛、怎么覓食?’小鳥仔細一看,原來烏鴉全身都是黑色的,所以很難發(fā)現(xiàn)它的眼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jié)h字辨析充滿趣味性,并使學生對相近的文字形成系統(tǒng)性記憶。
3.結(jié)合游戲,提升學習效果
低年級小學生學習觀念不強,識字對他們來說是一項枯燥復雜的苦差事,他們很容易感到厭倦。并且,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在課堂上只能傳授給學生最簡單、最核心的部分,更多有趣、有用的漢字需要學生自己去發(fā)掘,這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而考慮到小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鐘,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展開游戲。一來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游戲中加深對漢字的印象,二來讓學生在游戲的驅(qū)動下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豐富學生的識字量。
例如:為了鞏固學生對某部分漢字的記憶,我組織學生玩“找朋友”的游戲,其形式如下:我事先準備一些卡片,在卡片背面寫上被拆分后的漢字或偏旁,比如:艸、一、木、日、古、口等等。然后,我請十名學生上前,每人隨即抽取一張卡片,記住上面的內(nèi)容后高舉示人,接著開始找朋友,同時我開始計數(shù),要求學生在10秒內(nèi)完成任務。之后,我讓找到朋友的學生把自己和朋友卡片上組成的漢字寫在黑板上,并正確認讀。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偶然間組合成一些尚未學過的字,比如:杳、廿、咕等等,對于能正確認讀這些漢字的學生,我予以特別的嘉獎。通過以上方式,可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升其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極力構(gòu)建內(nèi)容豐富、形式活潑的高效課堂,爭取讓學生在掌握漢字讀寫的同時,形成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習慣。
參考文獻:
[1]蓋白楊.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研究[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3):75-76.
[2]尹純鳳.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8(S1):104-105.
李恒?遼寧省盤錦市遼東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