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夏木·卡哈爾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在優(yōu)化教育體制、轉(zhuǎn)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過程中產(chǎn)生出的新型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本研究將探索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5-0179-01
Absrtact:group?cooperative?learning?model?is?a?new?teaching?method?in?the?process?of?optimizing?the?educational?system?and?changing?the?teaching?idea?and?teaching?mode.?The?application?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plays?an?important?role?in?promoting?students'?learning?efficiency?and?arousing?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This?study?will?explore?the?strategy?of?applying?group?cooperative?learning?model?in?primary?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
Keywords:Primary?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Group?Cooperative?Learning;Applied?Strategies
1?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的基本要素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新型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jīng)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也支持,然而在開展小組合作模式教學的過程中,仍然有多重因素導致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價值沒有被充分凸現(xiàn),這主要是因為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和看法,沒有充分明確小組合作的內(nèi)涵及組成要素。因此有必要針對小組合作的基本要素進行分析:
1.1積極的相互依賴。在應用小組合作開展教學時,既要求學生能夠肩負自己在小組中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還要引導小組成員與其他成員進行有效的配合與分擔。在小組合作模式應用的過程中,小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位小組成員成功的基礎之上,因此要求各小組成員必須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因此在開展小組合作時各小組成員是相互捆綁在一起的,并不是單獨的個體,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依賴和促進,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此外積極的相互依賴還在于學習目標和學習材料方面,同一小組的成員具有相同的學習目標,需對相應的學習材料進行共享,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小組成員各自的力量,使得小組學習獲得成功。
1.2面對面相互促進作用。在運用小組合作開展教學時,學生之間通過彼此溝通與交流,通過互相促進與共同學習,從而使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進步。因此小組成員之間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具有面對面的相互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是小組成員學習與進步的推動力,同時也是構(gòu)建小組成員互相合作與配合的凝聚力,是實現(xiàn)所有學生在現(xiàn)有基礎之上得到得到共同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措施。
1.3明確的個體責任。在開展小組合作時,小組成員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并不代表個人的榮辱觀,個人價值與小組的具體價值密切相關。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就需要每個小組成員充分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責任和義務,只要充分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才能為小組合作作出貢獻,才能真正的融入到小組合作團體中,從而發(fā)揮光和熱,是小組合作獲得成功。同時,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將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進行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同時不斷學習小組其他成員的優(yōu)勢和長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
2?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策略
2.1準確把握小組合作的應用時機。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小組合作開展教學,應能充分結(jié)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現(xiàn)狀,使小組合作發(fā)揮應有的價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均適合小組合作,只要充分找準小組合作的應用時機,才能夠使課堂教學發(fā)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應用小組合作時應避免填鴨式教學或者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因此所教學的內(nèi)容能夠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探索與研究,因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索研究空間,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討論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發(fā)揮出小組合作的應用價值。例如在教小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相關內(nèi)容時,該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旨在引導學生針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公式進行推導,從而掌握相應面積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該部分內(nèi)容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對班級學生按4人一組進行分組,然后每組分別發(fā)放若干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還有5厘米×3厘米的長方形硬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多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逐步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能夠科學的運用所發(fā)放的教具,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探索研究能力,群策群力,完成課堂的學習目標。在該部分內(nèi)容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探索與推導,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相應知識點的掌握深度,同時也使學生充分理解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與應用,從而可以使相應的知識點教學質(zhì)量得到顯著的提升。小組合作的運用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與研究潛力,使學生能夠更科學的運用教具開展教學,因此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2.2在小組合作中準確定位教師角色。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研究能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教學模式。而在這一新型理念和新型教學方法下,教師更應該準確定位自身的角色,只有科學的擺正自身角色才能夠使小組合作發(fā)揮良好的教育效果和作用。教師的角色應從傳統(tǒng)的主導者向組織者和引導者身份角色轉(zhuǎn)變,為學生的小組合作進行科學有效的組織,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開展相關數(shù)學知識與問題的探討與研究。同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小組合作,從而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以團隊榮譽和合作精神作為學生的目標追求,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得到激發(fā)與培養(yǎng),既符合素質(zhì)教育教學改革的初衷,同時也使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價值達到了最大化,使科學應用小組合作模式開戰(zhàn)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林世涌.?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教學實踐的思考[J].?學周刊,2019(09):73-74.
[2]黑艷菊,司慧霞.?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20(17):33-34.
[3]孟柱禮.?淺談小組合作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20(0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