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飛
摘要:53ft集裝箱的載運給承運人、船舶載運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筆者根據(jù)多次裝運53fc集裝箱的經(jīng)驗,提出了安全運輸方面的注意要點。
關(guān)鍵詞:積載;系固操作;風險防范
0引言
集裝箱運輸是當今海運貨物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傳統(tǒng)的集裝箱主要是20ft、40ft示準的海運箱。隨著運輸?shù)陌l(fā)展,客戶對于集裝箱運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箱體標準也逐漸多樣化,航運市場的激烈競爭迫使承運人適應(yīng)貨主的不斷變化的要求,盡可能地提升經(jīng)濟效益。
繼20ft、40ft標準的海運箱后,冷藏,凍箱、開敞框架箱、液體罐箱、LNG罐箱、45ft箱等各式集裝箱陸續(xù)出現(xiàn)在集裝箱海運中,并占據(jù)相當?shù)氖袌龇蓊~。近期,在中國一美西航線上,53ft集裝箱運輸量逐漸攀升。該箱型的出現(xiàn),給承運人、船舶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153ft集裝箱
53ft集裝箱是美國鐵路運輸專用箱,并不是標準的海運箱。當前的貿(mào)易狀態(tài)主要是出口53ft空箱,也就是說該集裝箱箱體本身就是貨物。根據(jù)貨主的要求,部分箱子同時會裝載貨物,也就是在貿(mào)易中,同時出口貨物和集裝箱箱體。
該箱型尺寸是16154mmx 2600mmx 2908mm,其與標準海運集裝箱有著完全不同的尺度與積載和系固要求,由于其超長超寬超高,集裝箱運輸采用APC轉(zhuǎn)換框架作為運輸基本條件。同時要調(diào)整傳統(tǒng)的海運箱綁扎、系固方法,以適應(yīng)53fc集裝箱的結(jié)構(gòu)特性,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綁扎。
2積載、系固操作
本人在服務(wù)美西航線中,多次大量運輸53ft集裝箱,其積載的專利選用APC轉(zhuǎn)換框架放置艙蓋上,并在APC轉(zhuǎn)換框架上面對應(yīng)于單個40ft集裝箱(2-3層標準集裝箱)的上方面積載53ft集裝箱。
積載基本做法是:①在甲板底層鋪設(shè)APC轉(zhuǎn)換框架;②按照船舶綁扎橋的布置,在轉(zhuǎn)換框架上面裝2-3層普通40ft集裝箱(為迎合53ft集裝箱的超寬特點,普通40fc集裝箱之間大約有40cm的空隙);③在40ft普通集裝箱上面再裝4層53ft集裝箱(通常1層或1-2層裝載重箱,2層或3層以上裝載空箱)。
系固的基本做法是:①最外檔的一個均為常規(guī)的40fc箱,按正常綁扎,即常用的double cross;②由于53ft集裝箱超長的特性,其長度已經(jīng)超過一個bay,其本身是不能加綁扎,所以只能綁下面三層高的40ft箱,故而只能singlecross;③同時,53ft箱超寬,所以轉(zhuǎn)換框架上的40ft箱之間大約有40cm的空隙,導(dǎo)致可綁扎的40ft箱與綁扎橋上的固定D令錯位,所以需使用加長綁扎桿進行“大交叉”綁扎。
裝載53ft箱貝位(如圖1所示)和40ft箱貝位(如圖2所示)積載、系固圖示對比。
3運輸風險
3.1氣象因素
53ft箱貿(mào)易基本上是國內(nèi)出口到美國,理所當然,該箱的運輸就分布在了大型班輪集中的遠東一美西航線。該航線跨太平洋,影響到航行安全的主要有兩大天氣系統(tǒng),一是夏季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臺風;二是冬季盤踞北太平洋的低壓,這兩個天氣系統(tǒng),均會帶來狂風惡浪,從而引起船舶的劇烈搖擺、顛簸。各大班輪公司在該航線配備的主要是5000TEU-11000TEU大型集裝箱船,但面對自然界的挑戰(zhàn),依舊顯得十分弱小,尤其在班期緊張開快車時,面對惡劣天氣,船舶搖晃、顛簸更為劇烈,甲板裝有多層箱的綁扎系固面臨很大的考驗。
3.2積載、系固缺陷
由于裝載的53ft箱并非設(shè)計用于海運的集裝箱,在裝運該特種箱時,必然面對很多問題。
第一,由于53ft箱超長,一個BAY的位置裝不下,只能通過用3個40ft箱墊高,然后在40ft箱上面裝53ft箱,讓53ft箱裝在綁扎橋的上方。這種裝載方法,由上面的綁扎圖示可以看出,只能對第三層的40ft箱進行綁扎,位于第四層的53ft箱不能綁扎,因而傳統(tǒng)的double cross變成了single cross,綁扎強度在這里就減掉一半。另外,由于箱體超長,即便是重箱,最低也只能放在第四層高,所以在裝載時,很可能下面的40ft箱比上面的53ft箱重量要輕,遇到惡劣天氣,船舶搖擺顛簸時,上面承載53ft重箱的重量受到船舶搖擺所產(chǎn)生的慣量遠遠大于下面較輕的40R箱,“頭重腳輕”的重力分布,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
第二,由于53ft箱超寬,為了上層的53ft箱,在艙蓋板上鋪放APC轉(zhuǎn)換框架,下層的40ft箱之間的間距被人為放寬,致使40ft箱的拉桿孔與綁扎D令的相對位置被錯亂,導(dǎo)致下層的40ft箱的綁扎變得“不正?!?。綁扎桿角度(CROSS ANGLE)由斜拉變得有點兒平躺,致使拉桿的橫向拉力分力增大,而垂直拉力減小。由于角度偏離了應(yīng)有的設(shè)置,船舶劇烈搖晃、顛簸時,使得綁扎桿極易脫落,綁扎完全失效。在橫搖的過程中,綁扎桿的角度過于橫向,造成橫向拉力過度,反而加劇了箱子的橫傾,起了反作用。
第三,由于APC轉(zhuǎn)換框架的鋪設(shè),最外檔的兩列集裝箱與中間的集裝箱明顯脫離,間距可達到30cm,并且底下三層40ft箱之間的間距也被放大。普通的全部裝載40ft箱的BAY,相鄰列箱子之間縫隙較小。裝運53n箱時,間隙被人為放大,這樣就會出現(xiàn)類似于散貨船“自由液面”對穩(wěn)性影響,船舶搖擺時,高層的箱子,由于搖晃頻率節(jié)奏不一致,會相互撞擊,從而挑戰(zhàn)綁扎強度,嚴重時引發(fā)倒箱、墜箱事故。
第四,由于長度的不同,為了成功將53ft箱裝載在40ft箱上面,在53ft箱上安裝了LIFTING ADAPTER(WTP)(見圖3),使用全自動鈕鎖進行連接。WTP配合全自動鎖的使用,帶來兩個問題。首先,在裝船時只能靠橋吊司機看箱頂“平不平”,船員檢查綁扎時看這一列箱子垂向“直不直”來大致的判斷箱腳是否牢固的鎖緊,如果判斷失誤,在運輸過程中,鎖頭沒有正確的鎖閉,風險可想而知;其次,對于53ft重箱,超長又超寬,僅WPT4個角要承受箱、貨全部重量,同時WPT使上下兩層箱間距拉大。箱內(nèi)貨物分布不均,長距離運輸過程中,箱體極易發(fā)生中拱、中垂等變形現(xiàn)象,從而使箱腳發(fā)生變形,惡劣天氣時,箱腳可能出現(xiàn)錯位、滑開、脫落等情況,從而造成箱體移位。
3.3事故簡析
某輪船長335m,寬48.6m,載重噸121193.6mt,最大載箱量10036TEU。冬季某航次從寧波開往美國洛杉磯,甲板裝載8層集裝箱,其中4個貝位裝載53英尺特種箱,航經(jīng)白令海遭遇9~10級大風,7~8m涌浪,船舶劇烈橫搖,導(dǎo)致—個貝位的53R集裝箱坍塌,部分53ft集裝箱墜海,部分集裝箱箱體受損,箱腳變形,綁扎鎖具大量脫落、斷裂,綁扎橋部分損壞。
對于該事故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受北太平洋強低壓影響,遭遇9-10級大風,7-8m涌浪,船舶劇烈橫搖,單邊幅度最大至25°。
(2)甲板集裝箱積載上重下輕(53ft重箱在上,40ft較輕的箱在下),綁扎設(shè)備承受不住由于船舶劇烈橫搖顛簸而產(chǎn)生的巨大作用力而損壞。
(3)甲板墜箱貝位個別列的綁扎強度超標,在大風浪中綁扎件損壞,箱體移動沖擊相鄰集裝箱墜海或損壞。
(4)最外檔一列和中間的箱子間隔,以及53ft箱下部的40ft箱之間間隔均較大,船舶大幅搖晃時,箱子所受的橫向、縱向力都會大于正常裝載。
(5)部分集裝箱陳舊,不排除因箱體結(jié)構(gòu)強度和抗壓力等減弱,在惡劣天氣時使箱子變形、受損,影響整個貝位貨柜的受力狀況。
(6)由于箱體結(jié)構(gòu)原因,53ft箱之間使用全自動鈕鎖連接,在大風浪中搖晃顛簸時容易產(chǎn)生使箱子跳出鈕鎖等問題,產(chǎn)生箱體移動。
4安全保障
事故的發(fā)生,總是令人惋惜的。在事故中吸取教訓(xùn),總結(jié)經(jīng)驗,確保后續(xù)貨物的安全運輸是我們應(yīng)該重視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安全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研究。
根據(jù)氣象條件,優(yōu)化航線,避開惡劣海況,盡量使船不搖、少搖,這是關(guān)鍵因素。引起上述事故最直接的原因還是惡劣天氣,因此,船上要仔細分析氣象情況,充分利用氣導(dǎo),及時調(diào)整航向、航速,避開高風險浪區(qū)。
配積載時,加強運輸53ft集裝箱的配載管理,合理安排貨載和避免綁扎強度超過限制,優(yōu)化53ft箱貝位的箱型搭配。充分考慮船舶受載實際情況,通過艙內(nèi)重箱的合理倒裝和壓載水的有效控制,保持合理的GM值,提高綁扎安全系數(shù)。同時要考慮積載位置,確保盲區(qū)不能超過規(guī)定,以免影響進出港安全。
裝船過程中,船方與碼頭應(yīng)密切配合,加強對53ft箱的現(xiàn)場監(jiān)控,確保自動鎖有效鎖閉,正確有效地進行綁扎。
航行途中,要加強綁扎系固檢查,及時加固綁扎,避免因船舶搖晃顛簸,造成綁扎松動脫落。
5結(jié)語
當前集裝箱運輸市場競爭殘酷,攬到新的貨源,提升航線效益,是令人振奮的。53ft箱在集裝箱運輸市場嶄露頭角,如何安全、高效的運輸,需要進一步提升設(shè)備性能,增加技術(shù)保障。只有安全的運輸,才是效益增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