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琴
摘 要:幼兒教育并沒有明確課程內容,這也意味著,幼兒教育發(fā)展空間極大。如何結合幼兒園環(huán)境,開展科學、合理音樂游戲,是當前幼兒音樂游戲教學工作重點內容。只有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音樂游戲,才能激發(fā)幼兒音樂游戲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養(yǎng),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關鍵詞:音樂游戲 幼兒教育 應用方式
遵循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優(yōu)化,幼兒教育亦在不斷優(yōu)化過程中。幼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幼兒階段,借助正確教育方式,不僅提升幼兒表達能力、活躍幼兒思維,更能培養(yǎng)幼兒健康性格,提升幼兒綜合素能。但是,對當前的幼兒教育工作加以分析,音樂游戲難以在幼兒教育中落實,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幼兒園定位不準確、家長過度“關心”,再加上多種因素限制,都導致音樂游戲難以開展。所以,在具體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應選擇幼兒喜歡的音樂游戲,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音樂、學習興趣,為幼兒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一、音樂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幼兒的心理、生理尚不成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絕大部分幼兒難以集中注意力,經常出現(xiàn)開小差、說話、打鬧等不同行為,幼兒無法集中注意力,勢必會導致幼師準備課程難以順利開展。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與分析,多數(shù)幼兒對戶外活動、游戲感興趣程度極高。所以,只有找到幼兒感興趣模式,才能在有限時間內集中幼兒注意力,確保幼兒能夠學習到相關知識內容。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進行音樂游戲,不僅能激發(fā)幼兒學習主動性,更能在良好音樂氛圍內陶冶幼兒情操,使幼兒具有賞析美的能力。幼兒對于游戲完全沒有抵抗力,很難見到對游戲不感興趣的幼兒。所以,將音樂游戲幼兒教育中,不僅能鍛煉幼兒身體素質,更能轉變嚴肅課堂氛圍,使幼兒在輕松愉悅氛圍內學習,此種方式,更容易被幼兒所接受。
二、音樂游戲在幼兒園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不重視音樂游戲活動
多數(shù)的幼兒園為私立,私立幼兒園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更偏向室內講述或是室內游戲模式。在走訪中進行觀察,幼兒只能在室內或是桌子上擺積木,并在擺積木過程中,幼師甚至要求幼兒不要發(fā)出聲音,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幼師初衷并無錯處,但是,此種方式,并不適合幼兒成長。隨著現(xiàn)代教育工作變革,很多幼師意識到傳統(tǒng)模式存在的問題。但是,處于多種因素考量,幼兒園難以迅速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導致音樂游戲難以在幼兒教育中落實。
2.音樂游戲教學資源匱乏
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游戲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園,難以尋找適合音樂游戲方式,再加上幼兒園,基于幼兒學習與安全考量,導致音樂游戲開展受阻。所以,在開展音樂游戲前,要想確保音樂游戲順利開展,要不斷尋找多樣化音樂游戲優(yōu)質教學資源,在保障幼兒安全同時,合理應用音樂教學游戲,只有這樣,音樂游戲教育模式才能合理應用。
三、音樂游戲在幼兒園中的合理運用方式
1.轉變傳統(tǒng)理念營造音樂游戲情境
應當以幼兒為中心,創(chuàng)建幼兒感興趣的音樂游戲模式。以簡單的售貨為例,為幼兒構建良好教學情景[1]。例如,幼師對不同幼兒進行分組,并將幼兒分別設定為“買方”與“賣方”,并為買方設定不同任務模式,也就是明確要買的物品。同時,在交易活動開展過程中,為幼兒播放相應音樂,構建音樂場景,并引導幼兒借助音樂、節(jié)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開展“無聲購物模式”。最后,在音樂游戲結束后,買到東西最多的小組勝利。此種全新音樂游戲模式,能夠激發(fā)幼兒感興趣程度,并提升幼兒對物品的認知力,對幼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2.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進行音樂游戲
部分家長對于幼兒園音樂游戲模式并不認可,要想轉變家長的觀念,僅為家長講解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幼兒對音樂游戲有一定了解后,幼兒園可以邀請家長來參觀,并設計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的音樂游戲,從而轉變家長認知,只有獲得家長認可,音樂游戲才能得到深度貫徹落實。例如,以《敲敲樂》[2]為主題,在游戲前為幼兒與家長講解游戲規(guī)則,同時,在游戲前播放相應音樂,確保幼兒與家長能夠進行合作。簡單來說,就是在播放音樂過程中,引導幼兒規(guī)定敲擊部位,而家長則在幼兒下達指令后,輕輕敲擊相應身體部位。此項音樂游戲,主要考驗家長與幼兒之間的配合,確保幼兒感受不同音樂旋律,并鍛煉幼兒合作、反應等多種能力,使幼兒與家長共同感受游戲樂趣。只有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更加快樂,才能提升家長對音樂游戲的認可,從而獲得家長支持,借助音樂游戲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能。
3.多樣化音樂游戲教學方式
音樂游戲教學模式相對單一,要想進一步提升幼兒園音樂游戲教學有效性,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應不斷探尋多樣化音樂游戲教學優(yōu)質資源。例如:應用《郊游》樂曲伴奏,并復習上節(jié)課《在農場里》,引申出《小蝌蚪》本節(jié)課音樂游戲。幼師為小朋友進行范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小朋友注意聽,小青蛙唱了什么?!蓖瑫r,根據《小蝌蚪》歌詞內容幼師與幼兒共同編輯音樂游戲動作。此時幼師帶領幼兒,根據兒歌節(jié)奏變化為兒歌配詞,在交互式白板幫助下,引導幼兒與教師邊唱歌曲邊做動作。在音樂游戲模式下部分小朋友不能理解小蝌蚪的動作,為了提升幼兒理解能力,應在音樂游戲開展前,將帶來的小蝌蚪放到班級內的魚缸中。為幼兒講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與游泳姿態(tài),促使小朋友在音樂游戲教學中掌握更多知識,為幼兒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結語
幼兒大腦活躍程度極高,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此階段,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不僅能提升幼兒綜合素能,更能陶冶幼兒情操,確保幼兒健康成長。所以,為了更好運用音樂游戲教學模式,在具體的工作中,幼兒園要結合教育變革,對幼兒園教學理念加以更新,并在這一過程中,為幼師提供音樂游戲教學培訓機會,使園內教師了解音樂游戲教學模式重要作用,并在音樂游戲運用過程中,獲得家長的支持與認可,只有這樣,音樂游戲才能順利開展,為幼兒成長與學習構建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柯秋西.幼兒園音樂集體教學活動設計的內容分析及實踐反思[D].四川師范大學,2019(06):17-18.
[2]陰曉璐.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