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此次研究主要是應用語言學理論,深入分析和研究語用歧義的產(chǎn)生條件和類型功能。歧義屬于自然語言的鮮明特點,無法完全避免。歧義具備消極影響作用和積極影響作用。所以不能徹底消除語言中的歧義,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語用歧義問題。
關鍵詞:大學英語; 語用歧義; 語境應用
言語交際必須在說話者和聽說者兩者之間進行。語言是對有限手段的無線應用,屬于創(chuàng)造性活動。在交際過程中極易發(fā)生語用歧義問題,屬于語言應用期間所常見的現(xiàn)象。語用歧義所產(chǎn)生的條件主要包括說話者使用不確定語言或者間接性語言,使聽話人員產(chǎn)生歧義。說話人員意義明確,然而由于聽話人帶有某種目的,從而影響語境,而出現(xiàn)歧義問題。
1.語用歧義的類型分析
1.1指示語型語用歧義
在語言學研究當中,指示屬于重要研究內(nèi)容,帶有普遍性的語言現(xiàn)象,存在于任何語言當中。不同語言中用作指示的語法范疇和詞項比較相同。在英語語言體系中,語法和詞項范疇主要包括冠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以及副詞,以上此項被統(tǒng)稱為指示性詞項,所指的意義離開特定的交際環(huán)境時,就無法確定具體的含義,從而出現(xiàn)歧義問題。
1.2言外行為型語用歧義
言外行為主要是通過說話動作所開展的行為方式,言語行為理論認為文化人屬于行為并包括言內(nèi)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后行為。對于言論行為來說,其主要是具備確定意義的原理,對于言外行為來說,其主要是通過說話進行陳述和請求的行為。對于言后行為來說,其主要是在一定語境下產(chǎn)生的行為效果。所以基于言語行為理論能夠看出其不僅能夠?qū)π畔⑦M行傳輸,還能夠作為行為傳輸。
例如,Can you operate the machine?在該句當中不僅能夠代表詢問,問對方是否具備完成事務的能力。也可以表達為請求,說話人員所使用的間接語言。再比如,My husband will be back soon。在該語境當中不僅表示字面意思。在具體語境當中,還可以針對朋友或者熟人傳遞請求等言外行為。還可以對陌生人傳遞威脅和警告的言外行為。
1.3雙重語境型語用歧義
語言交際也比較依賴于特定語境方交際,雙方具備相同的語境意識時,才能夠順利完成交際活動。然而對于同一語言形式來說,交際雙方可以按照各自語境賦予新的語義含義。這樣就會使同一語言出現(xiàn)雙重語境,產(chǎn)生語句表達的歧義問題。比如Why are lawyers are uneasy sleepers?Because they lie first on the side,and they on the other,and remain wide awake all the time。在該段語句當中,lie,目前可以翻譯為躺,也可以翻譯為撒謊。一重語境解釋律師為什么老在床上翻來覆去?另一種語境在于律師打官司時,需要兩邊撒謊,并且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謊言被拆穿。
2.語用歧義的語境應用
語用歧義會影響語言交際效果,使雙方產(chǎn)生誤解。多數(shù)語言研究學者認為歧義屬于消極性語言,在交際當中應當盡量減少使用頻率。美國學者在合作理論中提到,人際交往過程中應當減少歧義語句的應用。然而由于語言歧義屬于語言的內(nèi)在表現(xiàn)形式,在地方交往場合當中會自動消除。但是通過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合理應用語用歧義,不僅會避免誤解問題產(chǎn)生,還能夠達到特定的修辭效果。
2.1一語雙關,創(chuàng)造幽默氛圍
比如在Try our sweet call,you will smile from car to ear,語句當中,基礎翻譯為嘗一嘗我們的甜玉米,你將笑得合不攏嘴。在該語句中ear不僅表示穗,也可以表示耳朵。通過語用歧義,不僅能夠推銷玉米,還能夠獲得廣告宣傳效果。
2.2有意識地應用歧義模糊語言
通過應用歧義模糊語言,會導致聽話者對于語言的理解力不同,這樣能夠達到不同的語言應用目的。比如notice in the Junior come on room,queens college,cambridge,this newspaper of for all your students。About the previously film who arrived first.在該語句當中,notice通過禮貌含蓄的方式表達。不同人員在聽到該語句時會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對于一般人來說,該語句的意思在于學生具備閱讀報紙的權利。但是對于想要將報紙占為己有的人來說,該段話語能夠起到警示和警告作用。通過含蓄委婉的表達,能夠提升語句的表達效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明確話語的實際意圖,聽話人應當對可以反映人類語言復雜性的結構特征進行分析研究。在語言交際過程中,語句含義的解釋處于重要地位。然而在具體交際過程中,不能將解譯句子含義和處理結構特征作為交流目的。而是需要聽話人員的交際能力比較強,并且可以聯(lián)系具體的語境對說話人員所傳遞的意圖進行推斷,這樣才能夠提升交際活動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曉琳,姜英,張萍,等.詞類型、翻譯優(yōu)勢及具體性效應在翻譯歧義詞加工中的交互[J]當代外語研究,2019,23(02):57-69
[2]鄭紅.情感過濾理論與應用型高校英語聽力教學—— 一項基于歧義容忍度的實證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5(11):174-175+192
[3]馬娟,陸莉.英語專業(yè)學生聽力學習歧義容忍度研究現(xiàn)狀對教學的啟示[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9):102-103
[4]王瑜,隋銘才.多重語義啟動實驗范式下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歧義詞語義加工研究[J]外語學刊,2018,22(03):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