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新,向冬枚,劉姍姍,熊同學,曾瑩瑩
(廣東省清遠市中醫(yī)院康復科,廣東 清遠 5115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IDH)多為腰部髓核對脊髓神經根的機械壓迫產生的無菌性反應炎癥,是以腰部疼痛、僵硬、走路困難等為主要臨床癥狀的骨科常見疾?。?]。長蛇灸能溫補腎陽、通絡止痛。龍氏正骨推拿手法是由我國著名脊柱病專家龍層花教授聯(lián)合魏征教授首創(chuàng)。本研究用隔姜長蛇灸聯(lián)合龍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療LIDH寒濕型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20例,均為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32~59歲,平均(46.27±5.64)歲;病程5天~24個月,平均(10.2±2.6)個月。觀察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34~57歲,平均(46.33±5.58)歲;病程6 天~24個月,平均(10.5±2.7)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診斷標準:參照《實用骨科學》[2]和《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寒濕型LIDH標準。
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LIDH,單側突出的LIDH,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等。
排除標準:妊娠或哺乳期婦女,LIDH合并腰椎骨折、腰椎腫瘤,有皮膚病易引起感染。
對照組給予盆骨牽引治療,牽引重量為患者體重的1/3。1次0.5h,1日2次,7天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天,連續(xù)治療12周。
觀察組給予隔姜長蛇灸及龍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療。①隔姜長蛇灸:患者取俯臥位,充分暴露腰部,常規(guī)消毒脊柱及兩側皮膚,取醫(yī)用紗布平鋪于腰部,將鮮生姜絞碎成泥,于L1~S3段平鋪寬4cm、厚1cm的生姜泥,同時在生姜泥上平鋪寬3.5cm、厚1.5cm艾絨并點燃,連灸3壯,待患有灼熱感時將姜渣下面一層紗布連同姜渣、艾絨輕輕提起,左右稍加移動以防起泡,1周3次。②龍氏正骨推拿手法:患者取俯臥位,醫(yī)師用揉法沿脊柱兩側從上至下反復揉按5~6次,放松腰背部肌肉;采用搖腿揉腰法放松8~10min,初步糾正排列偏歪的腰椎。采用側臥斜扳法,使腰椎后關節(jié)復位。腰弓反張或單椎體后凸并側擺式錯位者用牽抖沖壓法,用拿捏、彈撥等放松手法松解患椎旁仍存在的軟組織硬結。最后在疼痛麻木的局部選取較為敏感的阿是穴進行點按,1日1次,連續(xù)治療12周。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腰部疼痛,以10分為最高分,0分為最低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采用日本骨外科學會腰痛療效評價標準(JOA)[5]評估腰椎功能恢復情況,以29分為最高分,0分為最低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
檢測全血低切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漿黏度。
治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活動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活動或勞累時稍有不適。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仍遺留輕度疼痛。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及JOA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及JOA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及JOA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VAS評分 JOA評分治療前 觀察組 60 7.53±1.45 9.62±1.79對照組 60 7.56±1.49 9.70±1.66治療后 觀察組 60 1.02±0.53*△ 24.33±1.25*△對照組 60 2.74±1.44* 19.75±2.31*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全血低切黏度(mPa·s)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漿黏度(mPa·s)治療前觀察組 60 18.52±1.11 6.76±0.53 5.79±1.09 1.73±0.55對照組 60 18.32±1.06 6.92±0.55 5.65±1.02 1.75±0.60治療后觀察組 60 13.86±1.14*△ 4.39±0.62*△ 3.43±0.26*△ 1.21±0.29*△對照組 60 16.12±1.04* 5.07±0.43* 4.72±0.80* 1.45±0.34*
LIDH屬中醫(yī)“痹證”、“腰痛”等范疇。多因外感風寒濕邪,阻塞經絡,血氣運氣不通所致。寒濕型治療應以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為主要原則。
《素問·舉痛論》記載:“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备艚L蛇灸用生姜溫經通絡、解表散寒,與艾灸相結合有利于艾火的逐步滲透,激發(fā)經絡傳感,調整陰陽真氣,內達臟腑,外通肢節(jié),恢復失調、紊亂的生理功能,緩解癥狀。
龍氏正骨推拿手法可將腰椎位置調整為正常的生理曲度,擴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椎間盤壓力減小。通過手法還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松解軟組織粘連,調整受壓迫神經根與相鄰神經根位置,從而緩解疼痛[6]。研究報道[7],龍氏正骨推拿手法可疏通經絡,恢復腰椎位置,明顯改善腰部血液流變學,加上艾灸的溫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通則不痛。
隔姜長蛇灸聯(lián)合龍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療LIDH寒濕型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