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芙蓉
(重慶市萬州區(qū)中醫(yī)院針灸科,重慶 404000)
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風后常見的并發(fā)癥,臨床表現(xiàn)為患側上肢出現(xiàn)疼痛、皮溫及皮色異常、營養(yǎng)障礙及上肢活動功能受限等。本研究用通絡方熏洗結合無痛精針刀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18年2月至2019年月我院就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6例。研究組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齡(59.1±11.7)歲。對照組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齡(60.8±13.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1994年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1];②處于恢復期;③年齡50~80歲。
排除標準:①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或認知障礙;②不能配合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組用通絡方(自擬)熏洗配合無痛精針刀治療。①中藥熏洗:通絡方藥用當歸10g,川芎15g,桃仁10g,赤芍20g,牡丹皮10g,黃芪20g,三棱15g,柴胡10g,紅花10g,桔梗10g,桑枝10g,丹參10g,伸筋草10g,威靈仙12g,獨活10g,羌活10g,淫羊藿10g。水煎,用專用理療床,患者仰臥,肩部盡量靠床沿,取適量藥水放于肩部下方,讓藥水蒸汽熏蒸肩部,待溫度降至45℃左右,將肩部及上肢部分泡于水中,不能入水部分用紗布塊沾藥水后濕敷于患處,持續(xù)20min左右,期間將藥水加熱后反復使用,每天1次。②無痛精針刀療法:患者取仰臥位,四肢伸直,全身放松。充分暴露患側上肢,定于肩關節(jié)周圍壓痛點,上肢內(nèi)側肱肌,肱二頭肌長頭、肱二頭肌短頭、橈側腕伸肌、指伸肌等肌肉激痛點數(shù)個。用0.5%鎮(zhèn)痛液(鹽酸利多卡因5mL、0.9%氯化鈉注射液5mL、維生素B12注射液1.0mg、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對肩部壓痛點進行局部阻滯。5min后用3號針刀對定位點進行局部松解。余肌肉激痛點用精針刀手法,以納米寸勁迅速進針,并囑患者配合深呼吸,吐氣同時快速進針出針,針下松解至筋膜層即止,松解完畢后迅速出針,按壓針孔,并用創(chuàng)口貼貼敷針孔。囑術后24h內(nèi)勿清洗創(chuàng)口,避免感染,注意休息及患部保暖。每周2次。
對照組用針刺治療?;颊呷⊙雠P位,四肢伸直,全身放松。取太淵、足三里、曲池、手三里、肩髃、懸鐘、申脈。皮膚先經(jīng)常規(guī)消毒,單手持針直刺,以小幅度平補平瀉捻轉手法,得氣后留針0.5h,刺穴頻率以患者耐受為佳,每日1次,兩周為一療程,1個療程中間休息1天。
疼痛評分標準[2]。采用五點口述分級記分法評定疼痛程度,見表1。
表1 五點口述記分法評分標準
水腫評分標準[3]。采用目測類比評分法評價水腫程度。在0~10的游動標尺上,患者按照病情選擇對應的水腫程度?!?”為無,“1~3”為輕度,“4~7”為中度,>“8”為重度。分別記0分、2分、4分、6分,0分表示無水腫。
Fugl-Meyer記分法評分標準[4]。采用Fugl-Meyer記分法評價患者上肢運動功能。具體包括反射活動、屈肌協(xié)同運動、伸肌協(xié)同運動、伴協(xié)同運動的活動、脫離協(xié)同運動的活動以及反射亢進等10個方面的運動能力,按照嚴重程度分為0分、1分、2分,最終統(tǒng)計總分??偡衷礁弑硎具\動功能越完善。
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愈:肩手綜合征典型癥狀基本消失,手部小肌肉無萎縮現(xiàn)象,關節(jié)活動正常。顯效:疼痛、浮腫等癥狀明顯改善,關節(jié)活動略受限。有效:浮腫、疼痛有一定程度改善,關節(jié)活動仍受限,肌肉萎縮現(xiàn)象無明顯改善。無效: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水腫、上肢運動能力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水腫、上肢運動能力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疼痛、水腫、上肢運動能力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疼痛評分 上肢Fugl-Meyer記分 水腫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6 3.37±0.74 0.83±0.63*△ 23.52±14.26 36.47±15.37*△ 2.54±1.48 1.05±0.94*對照組 46 3.55±0.61 1.87±0.58* 22.16±13.88 28.84±16.48* 2.75±1.62 1.17±0.87*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中風后往往血脈虧虛、痰瘀阻滯,上擾清竅,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從而引發(fā)肩手綜合征[6]。治當補血益氣,祛風通絡,除濕養(yǎng)陰。通絡方中當歸、赤芍補血活血,桃仁、川芎、丹皮、三棱、威靈仙、紅花活血通絡、行氣除濕,黃芪、獨活、羌活、淫羊藿補氣、補肝腎,祛風濕止痛,桑枝、伸筋草引諸藥上行肢體。無痛精針刀可松解緊張的肌群,尤其是上肢內(nèi)收、內(nèi)翻肌群,緩解肌張力,解除肌痙攣。無痛精針刀配合針刺,呼氣進針,吸氣出針,采用納米寸勁,逐層遞進,直達病所,見效迅速,療效持續(xù)時間長,療程短[7]。中藥熏洗結合無痛精針刀療法能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加快臨床癥狀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