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強
摘 ?要:對于高中生來說,生物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將生物學好,卻是學生積極追求,想要熟練掌握的。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給了學生直面生物的機會。讓學生在探索生物原理的時候,掌握了生物學習的方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找到了生物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為學生提供生活、問題、實踐的場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guān)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參與度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思考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方法,是想要將學生推至學習的臺前,讓學生在參與中找到生物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接受生物,養(yǎng)成學習生物知識的好習慣,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讓學生在生活中提升參與度,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的材料,使學生借助材料來觀察生物現(xiàn)象,感受生物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使用生物來解決生活難題的意識;教師讓學生在問題中提升參與生物的程度,給學生找到了生物思考的機會,促使學生開動腦筋對生物知識進行了揣摩,了解了生物現(xiàn)象發(fā)生的來龍去脈,使得學生不再視生物為洪水猛獸,而是勇敢地面對;教師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生物,給學生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推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一、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生活的案例,增強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的觀察,讓學生找到生物學習的積極意義。在學習“人類遺傳病”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人類遺傳病,知道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熟悉預(yù)防人類遺傳病的主要措施,在教學中為學生列舉了佝僂病、軟骨發(fā)育不全等遺傳病案例,讓學生對人類遺傳病進行觀察,了解它們的發(fā)病特點和遺傳方式。學生觀察哮喘、佝僂病、軟骨發(fā)育不全等遺傳病案例,對人類遺傳病有了深刻的理解,分析了它們的發(fā)病特點和遺傳方式,知道了單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等的體現(xiàn)。學生還對如何監(jiān)測和預(yù)防人類遺傳病展開了討論,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認為要提高人們對遺傳病的認識,做好檢測。這樣,筆者通過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深化了學生的印象。
二、在問題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教學問題,增強學生對問題中的生物現(xiàn)象的思考,幫助學生形成動腦的習慣。在學習“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概念,知道其在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懂得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等的異同點,在教學中為學生設(shè)置了問題:誘變育種的概念是什么?原理呢?方法有哪些?有什么優(yōu)點?……學生帶著問題對誘變育種進行了學習,知道了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發(fā)現(xiàn)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太空育種等都可以誘變育種,與雜交育種相比,誘變育種更能夠大幅度地改良種子的性狀,加速育種進程。這樣,筆者通過在問題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發(fā)展了學生的生物思維。
三、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應(yīng)用,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鍛煉,掌握相應(yīng)技巧。在學習“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睍r,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明物質(zhì)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特點等,能夠說出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方式的異同點,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合作,對物質(zhì)跨膜運輸進行復述,增強學生的記憶。學生采取表格的形式,列舉了物質(zhì)跨膜運輸方式的類型、特點等,知道了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等的概念。接著,學生還重點分析了被動運輸與主動運輸方式的異同點,理解了物質(zhì)跨膜運輸。這樣,筆者通過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突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
總之,本文通過在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問題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使學生在生物學習方面加大了時間的投資,促進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應(yīng)用。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改觀,使得學生在生物課堂上表現(xiàn)更佳,課堂氛圍更加溫馨。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知識進行探索,抓住了生物在生活中的小尾巴,知道了生物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guān)系,看到了生物對生活的影響,重拾了生物學習的樂趣。學生對問題中的生物知識進行思考,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學習中遺留的漏洞,知道了怎樣在思考中彌補學習的不足,增強自身對知識的掌控,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物探索之路。學生在實踐中對生物知識進行感悟,參與了生物學習技能的展示,體會到了生活的價值,對生物進行了定位,確立了生物實踐的方法,熟悉了生物運用的技巧。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是希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盡快適應(yīng)生物學習生活。同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思考和認知,改善了自己的教學環(huán)境,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萬磊. 淺談高中生物的教與學[C]. 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29-130.
[2]王靚.優(yōu)化高中生物教學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