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智琪
【摘要】目的:對低分子肝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胰腺炎患者80例,采取科學隨機數(shù)字抽選法分組,組別名稱:實驗組、對照組,均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給予低分子肝素。結果:實驗組腹痛時間、腸鳴音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02%、80.00%,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17.50%,P<0.05。結論: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該方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研究
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生會致使患者出現(xiàn)機體脫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等情況,其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較為常見,具有病情兇險、急驟的特點[1]。重癥胰腺炎的發(fā)生原因較為復雜,且死亡率高。目前,有許多相關研究表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重癥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對低分子肝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胰腺炎患者80例,采取科學隨機數(shù)字抽選法分組,組別名稱:實驗組、對照組,均各40例,實驗組男、女分別為25、15例,年齡40-78歲,平均(47.56±2.12)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1、19例,年齡42-76歲,平均(46.67±2.20)歲,兩組在年齡等資料方面不具有對比意義,P>0.05。①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癥胰腺炎的診斷標準,給予CT檢查均得到證實;②患者均對此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排除消化道、腦梗死其他出血性疾病;②精神病,合并其他心臟、腎臟類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具體為: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告知患者禁食禁水,必要情況下對患者胃腸進行減壓,同時采取生長抑素和質子泵制劑實施治療,對患者的水、電解質等紊亂情況進行糾正,對患者病情情況進行觀察,對于感染的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對于腹痛的患者給予鎮(zhèn)痛治療,根據情況對患者進行腸外營養(yǎng)支持。實驗組:除了給予常規(guī)治療外,同時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具體為:低分子肝素5000U進行皮下注射,每日治療2次,注射間隔時間12小時,1個周期為14天。
1.3 評價標準
①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情況進行對比,如腹痛時間、體溫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為了避免統(tǒng)計出現(xiàn)誤差,均由同一名醫(yī)護人員進行記錄和分析。②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對血尿淀粉酶進行檢查,已經恢復到正常指標內;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其血尿淀粉酶指標降低,給予彩超實施檢查,結果表示依然存在胰腺囊腫;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或者病情嚴重。③對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數(shù)據采用(x±s)表示,組間比采取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對比采用卡方檢驗χ2,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臨床指標恢復情況對比
通過此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在治療后其臨床指標,如腹痛時間、腸鳴音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結果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02%、80.00%,P<0.05,兩組間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詳細數(shù)據情況見表2。
2.3 兩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實驗組:休克1例、心功能障礙2例、消化道出血1例;對照組:休克2例、心功能障礙3例、假性胰腺囊腫2例;實驗組和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17.50%,P<0.05。
3 討論
在急腹癥重,重癥胰腺炎十分常見,該疾病是因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繼續(xù)發(fā)展而導致的,臨床上具有病情急驟、兇險的特點,十分同意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且患者病死的幾率較高,目前對于該疾病發(fā)生的機制不明,根據相關研究表示,其發(fā)生主要與胰酶自身消化、過度炎性反應等具有關系[2]。而低分子肝素屬于一種新型的抗凝藥物,該藥物能夠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進行保護,主要反應在兩處:其一,能夠確保血管內皮細胞釋放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對于血管內皮的細胞具有維持其完整的效果,而利于外周微循環(huán)能夠更為穩(wěn)定,從而發(fā)揮出抗血栓的效果,且具有纖溶的作用,能夠對血素的活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二,低分子肝素能夠確保凝血因子Xa得到抑制,同時對于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凝血酶的活性均具有抑制的效果,有利于降低或避免胰腺發(fā)生壞死或缺血等情況,確?;颊哳A后得到改善[3]。同時,該方法為皮下注射,能夠有利于藥物更好的被吸收,同時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且不良反應小,對于抗血栓的效果確切。另外,其不但對于抗凝具有較佳的效果,同時對于抗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對脂代謝進行調節(jié)。通過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腹痛時間、腸鳴音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7.02%、80.00%,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17.50%,P<0.05。說明了,臨床上對于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效果確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該方法值得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陳升強.低分子肝素和胰島素降脂治療對高脂血癥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預后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9,40(10):2213-2215.
[2] 吳曉英,湯金海,朱虹, 等.低分子肝素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江蘇醫(yī)藥,2018,44(1):82-85.
[3] 劉明霜,艾華,羅婷.對接受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連續(xù)血液透析治療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10):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