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軼
【摘要】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如今,無論是社交與商務,還是學習與交流,英語作為一門通用語言,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育領域,英語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需要不斷提升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在這幾種基本能力中,學生最為欠缺的“說”。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的教育體系逐漸趨于完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越來越受到廣大的教師、家長的重視。面對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口語教學,教師應迎難而上,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與剖析。為了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筆者查詢大量資料,并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進行分析,找到了影響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的具體的方法,以期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教學方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師認識到英語口語訓練的重要性,而且英語教師也加大了對口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有的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側重于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對學生的口語訓練,或者僅讓學生背誦一些簡單的句子,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拓展教學思路,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進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逐步提高。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口語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英語教育的歷史并不長,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經(jīng)濟的進步,大眾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從我國當前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從小學做起、從娃娃抓起的英語教學十分必要。口語教學對英語有極大的幫助,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我國英語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口語教學”,學生只有多學多練,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2)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英語教育的難點之一,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及時對分散的難點進行總結,學習起來就會比較輕松;(3)學生通過口語訓練可以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4)學生在英語口語的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讀音弄清英語單詞的拼讀與發(fā)音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比較快捷地掌握英語單詞的拼讀、拼寫方法;(5)在進行口語訓練時,學生應當加強對自身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發(fā)散。
二、我國小學英語教育中口語教學所遇到的問題
1.學生基礎知識較為薄弱
有的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較差,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用英語授課,學生可能會因為詞匯量偏少、英語聽讀能力較差,而無法很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長期如此,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欲望,甚至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進而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下降。
2.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方式欠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的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以“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缺乏對學生的引導,也忽視了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因此,部分學生由于害怕說錯后受批評或被同學嘲笑,而不愿意開口。如果學生的這種學習態(tài)度不能得到教師及時的指導,他們就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焦慮的情緒,而這些情緒的逐步放大,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更大的消極影響。
三、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的策略
1.營造良好的口語練習氛圍
對于我國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很多學生是在上小學后才開始接觸英語。由于缺乏英語學習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如果學生的這些學習困難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很容易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進而影響他們對英語口語練習的積極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并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將學習與玩耍結合起來,寓教于樂,讓學生從玩樂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這樣,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使他們主動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因為課堂教學活動缺少吸引力,學生很難全身心投入其中,而情境化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更具趣味性,也會讓學生學會隨機應變地組織語言。但是,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其接觸到的大多是日常用語,所以教師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口語訓練的“用具”,以此來激發(fā)學生開口的欲望,進而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的第四部分時,教師可以確定三個方面目標。(1)知識目標:①能聽懂并理解句子:Now. Help. Open the door. Good morning. Good night. What's this? Wow!②復習關于顏色的單詞: Red, orange, green, blue, purple, pink, black, while等。(2)能力目標:理解并能表演故事內容。(3)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
在授課時,教師可以用幾支彩色粉筆來組織與學生的對話,具體如下。
T: What color is it?(教師舉起一支綠色粉筆)
S: Green.
T: What color is it?(教師舉起一支紅色粉筆)
S: Red.
…
(之后,教師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一幅畫,并詢問學生)
T: I use these chalks to draw a picture. Look! What's this?
S: A house.
T: What's in the house?
S: There are some colorful bottles.
T: What color are these bottles?
S: Red/Orange/Green/Blue/Purple/Pink/Black/While...
教師以學生熟悉的物品來引入對話練習,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對話活動中。這樣,學生不僅復習和鞏固了所學內容,也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2.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交流
在日常教學中,有的英語教師很難掌握理論內容與實踐活動的教學比例。如果重實踐而輕理論,很多英語教師會擔心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如果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啞巴英語”的情況。因此,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情況與學生的能力,合理分配時間,多鼓勵學生“聽”與“說”。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敢于說話、樂于說話,才能為他們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小學四年級下冊Unit 3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時,教師就可以設計“我感興趣的科目”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用所學的英語知識發(fā)言,以此來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關注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開展良好的交際活動。在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找到每個學生存在的具體口語問題,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和引導。比如,有的學生性格內向,在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時有較大的心理障礙,教師就可以先讓這些學生用漢語進行演講,鍛煉他們當眾開口的勇氣,之后再讓他們用英語與同學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口語發(fā)音不標準,教師可以在課下單獨與他們交流,幫助他們糾正錯誤或者不標準的發(fā)音,這樣做既能夠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在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與訓練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我們教師不能操之過急,要按照學生的英語學習規(guī)律一步一步、由易到難地教授,不可好高騖遠,否則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意愿下降、學習能力缺失。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多創(chuàng)設和諧的、活躍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開口、多互動、多交流,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王振霞.優(yōu)化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途徑探究[J]. 校園英語,2016(33):119.
馮穎妍.小學英語口語有效教學設計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楊欣,黃琳.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03):321.
王智麗.天津市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
胡曉亮.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不足與應對策略[J].校園英語,2014(11):16.
周燕.淺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小學),2009(04):117-118.
朱麗俊.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不足及完善策略[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6):5.
謝文春.對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思考[J].職業(yè)時空,2008(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