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
【摘要】在教育改革以后,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成為了語文學習的一個主要發(fā)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廣大教職工和學生家長以及學生本人應該把這件事情落實下來,為提高語文的高段閱讀質(zhì)量做出不懈努力。小學作為一個關鍵轉(zhuǎn)折點,我們應該格外關注在此期間學生閱讀能力增長的狀況。
【關鍵詞】教學質(zhì)量 ?小學語文 ?高段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7-0095-01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主要工具之一。學習一篇文章之前,我們首先接觸的便是作者的生平簡介,這也為我們更好的閱讀理解文章埋下伏筆。要學習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我們應該從其文字著手,我手寫我心便是如此。只有準確地了解了作者著文時的心理活動,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并繼承這種思想傳承。而高段閱讀便會很好的達到這種教育效果。
1.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1教學效率較低
大多數(shù)語文課堂中,學生是被動學習知識的,這就使得傳統(tǒng)的語文授課中,老師能講完滿滿的一堂課,而學生們思考的時間卻很少。都是老師講,學生只是聽一遍而已,這樣很難掌握表面含義,更別提理解更深層次的意蘊。
1.2教學內(nèi)容單一
把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教給學生往往比單個多次效率更高,因為相較于后者前者更具連貫性。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時候,老師應該深思熟慮,爭取把有聯(lián)系的部分合并在一起授課,這樣更方便學生理解。在語文閱讀課的講述中,可以穿插一些作者生平軼事以及同時期發(fā)生的事情,這樣學生便會更好理解文章。
1.3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時間
學生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課堂階段,在平時的課余時間,學生很少會向老師提出問題,這也使得學生掌握知識的時間嚴重縮水。特別是像閱讀這種需要平靜心情,環(huán)境安靜的學習更難進行。
2.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2.1培養(yǎng)閱讀興趣,強化閱讀能力
興趣在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對一件事情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認識興趣,那么在平常的生活中你便會努力想把它做到最好。在閱讀的學習中,老師應該從各個方面著手,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做出努力。我們爭取做到一分耕耘,三份收獲。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以己之行,影響他人,以己之力,改變學生對閱讀的看法。具體實施方法多種多樣,而在課堂上最適合的便是分小組討論,各抒己見,老師開個頭,引導學生們自主思考,針對學生們的答案做出總結(jié),最后學生收獲的肯定不止老師總結(jié)的那么多,這樣便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2.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創(chuàng)建良好的閱讀氛圍
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學習中也是如此,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賈島的推敲便是最好的說明。老師在教導學生閱讀文章的時候也要告誡學生,切不可囫圇吞棗、斷章取義,我們要一字一句的品味。唯有如此,才能求得真學問。在閱讀中摘抄和批注都是很重要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在學習文章的時候,遇到寫的很有深意的句子,記錄在小冊子上面,隨身攜帶,有空之時便拿出來看上幾眼,品味一番,久而久之,自己的文采自然了得,這時你再找到之前那篇文章誦讀一遍,理解肯定與原來大不相同。貫徹這樣的閱讀方法想不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拓展自己的詞匯量都難。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分一些閱讀小組,以一學期為期限,看看在這個階段哪個小組的閱讀量最大、哪個小組閱讀的范圍更廣等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調(diào)動積極性,一學期下來每個小組在不同的方面都能有所專長,也達到了我們教育的目的。
2.3提高教師的自主教學意識
教師要進行自我改變,要明白自己的立場、定位。在日常教學中,萬萬不可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清主次,擺正位置。在該指引的時候給予學生幫助,但是屬于學生自主學習,考慮問題的時間老師不應該占用。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發(fā)揮其最大的效力。我們是教書育人,并不是培養(yǎng)植物需要大同小異,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明白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向都是不同的,我們不應該橫加干涉,更不可否認他們的思考,有歪離常態(tài)的思維存在很正常,我們應該耐心的引導,切不可一語否絕。我們應該讓他們在思考的時候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信,在他們需要幫忙的時候幫助他們回到正確的思路上來。
2.4情境引趣
在語文的學習中,敘事類文章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再加上故事對大家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所以閱讀起來不算太難。但對于一些說明文和一些抒情散文的講解則是讓老師們費盡腦汁。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貼切文體的引用來把學生們帶入到那個情境之中。比如在《桂林山水》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先給學生們放一段游客們游玩時拍的視頻,在學生們感覺身臨其境的同時再帶他們學習文章,那么便會很好的讓學生們走進文章。研究表明圖片比文字更容易讓人記憶,流動的圖畫視頻肯定會把這個功效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家長、教師、學校、學生等各方面力量的一致努力,只有大的方向控制好,再加上社會上各種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學生的閱讀水平肯定能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提升。而改變原來的閱讀狀況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減負,輕裝上陣,學生們肯定會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劉過兵.培養(yǎng)學生學會閱讀的有效方法[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3).
[2]劉文新.知讀而讀當讀則讀[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