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懿
摘 要:當今的習作教學存在著種種不良現(xiàn)狀,為給學生建造一條快樂的習作之路,通過興趣激發(fā)、命題誘發(fā)、思路拓寬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并運用多方式鍛煉學生捕獲能力、表現(xiàn)能力、評價能力等習作能力,繼而通過自我賞識、小組賞識、批改賞識、發(fā)表賞識等賞識心理的巧用,逐漸為學生打造出“引筆行墨、快意累累”的快樂習作道路,使學生輕輕松松寫作文,快快樂樂表達自我。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鍛煉能力;巧用賞識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薄皩懽髂芰κ钦Z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盵1]可見,習作在語文教學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它也一直是許多教育專家、語文教師共同關注而倍感棘手的問題。老師怕教、難教習作,學生怕寫、厭寫習作的現(xiàn)象依然普遍存在,面對現(xiàn)狀,令人擔憂。如何使學生能夠把習作看成是一種“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為學生打造出“引筆行墨、快意累累”的快樂習作之路,本文就此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培養(yǎng)習作興趣,誘發(fā)自我需求
《新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書面表達”,“能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如此諸多的表述無不在強調學生習作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排除學生習作心理障礙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誘發(fā)自我需求。
(一)興趣激發(fā),情感誘導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先生認為,“在習作訓練中,能不能給你一個啟示,激發(fā)你的習作情緒,產(chǎn)生強烈的習作沖動,調動你的信息貯存,喚起你的有效記憶?這個啟示就成為開啟你思維的大門,打開思路的鑰匙了?!盵2]我們的教學內容就要具有這種功能的觸發(fā),使學生敏感地發(fā)現(xiàn)有東西可寫,有必要寫出來,而且有感而發(fā),不吐不快,有情可抒,不抒不暢。
1.玩中覓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為此,教師可經(jīng)常性開展一些適合學生年級特點及興趣愛好的游戲及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感受,教師適時引導他們記住各自的表現(xiàn)和當時的心理活動等。然后因勢利導,讓其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項活動或片斷記下來,根據(jù)個人能力盡情發(fā)揮。這樣,學生習作時不僅不感到?jīng)]有素材,而且思路暢達,更能感觸到那躍然紙上的童趣。
2.畫中尋趣
低段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低年級學生手中擁有不少的畫報、繪本、兒童讀物等,我們可組織開展拼音剪貼寫話活動,針對學生不同情況,寫出表示圖意的一個詞、幾個詞、一句話。慢慢地,學生會挖空心思去寫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從一個詞,到一句話,甚至發(fā)展到一段話。然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寫繪畫日記,這種圖文并茂的習作形式,能消除學生詞匯不足、用詞困難的為難情緒。
3.激勵促趣
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是需要激發(fā)和呵護的,老師一個善意的表揚,一句隨意的夸獎,都會使學生習作興趣大增,習作快感油然而生,并能逐步培養(yǎng)寫作熱情。如我班每位學生手頭有一本“心情日記”,我要求他們在遇到自己有話想說、不寫不快的時候“我手寫我心”。一開始,只有個別學生奮筆疾書,我偶爾將他們習作拿來,視若珍寶地翻閱,并大加贊賞,再涂鴉幾筆,有時還將優(yōu)美之處激情誦讀。慢慢地,其他學生紛紛受到感染,為贏得鼓勵贊賞,習作逐漸成為他們的自我需求。
(二)命題誘發(fā),盡其所及
從心理學角度說,好的作文題目應成為一種“誘因”,能幫助兒童打開記憶庫房的大門,激起作文的欲望。命題要緊貼兒童生活,才能撥動兒童的心弦,觸發(fā)記憶,引起傾吐的需要,就能讓兒童把內心的意思和情感借助命題,加以集中整理、傾吐表達。
1.自擬題目,釋放靈性
讓小學生把寫作看成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自擬題目是一種極好的訓練形式。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對周圍事物都有所觀察、積累,只是未被挖掘。教師提示取材范圍,就會激起學生對觀察積累的回憶,靈感也會乍現(xiàn)。還可引導學生觀察后自擬題目作文?!皺M看成峰側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尋找切入點,或選擇自己想表達的中心,然后自擬命題,撰寫成文也不再難了。
2.命題菜單,我選我的
為了使習作命題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熱情,可根據(jù)本班學生特點,開出一份“命題菜單”。將命題的決定權歸于學生,使他們解除束縛,按己所好自由選擇命題進行習作。在我班,由學生自己精心打造出來的“命題菜單”備受恩寵,學生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款。它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在寫作天地里自由雀躍,很多孩子因此逐漸愛上了習作。逐漸地,借助這個命題菜單的功效,學生的一些優(yōu)秀習作紛紛出爐,好文章好立意層出不窮。
(三)思路拓寬,表達自由
限制過多,指導過細,在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下,學生是不可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的。因此我們要積極尋求對策,對課內習作的選材要求盡量不過嚴,并將限度放寬,以學生為習作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表達上的自由,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毫無保留地說出來,不以“思想健康”為由去壓制他們。有了這樣的前提,學生的習作在語言表達上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有的同學表現(xiàn)出客觀敘述的傾向,有的則更多地帶有情緒化的色彩,有的不大喜歡用修飾語,有的則喜歡用詞的華麗……“萬紫千紅才是春”,思路拓寬,令學生各具個性的語言盡數(shù)表達。
二、鍛煉寫作能力,增強習作自信
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的形成要有素材搜捕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作基礎,它是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經(jīng)過長期實踐、反復練習。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地鍛煉多種習作能力,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內驅力,促使他們逐漸喜歡上習作,并逐漸提高習作能力,增強習作自信。
(一)訓練獲知能力
作文教學心理研究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知覺、觀察是兒童從生活中捕獲作文材料的最基本的途徑。葉圣陶先生也指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說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3]因此,我們的學生應該盡力做到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學會感知生活中新鮮、有趣的東西。教師在校內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多樣化的課余活動,開展當?shù)靥厣牡胤秸n程,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生活,了解學生的情感現(xiàn)狀——喜怒哀樂,適時指導他們去生活中獲得寫作的好材料,培養(yǎng)寫觀察日記的習慣,使學生在紛繁的生活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寫作材料,提升寫作素材的獲得能力。
(二)培養(yǎng)表現(xiàn)意識
作文難,難于上青天;作文苦,苦于吃黃連。作文不可能是一揮而就的,相對而言是比較枯燥困難的東西,學生總是有畏難情緒的。比如覺著沒有素材可寫,覺得語言空洞,覺得條理不清……死咬筆桿,抓耳撓腮,再也沒有寫下去的心思,有時干脆照抄。因此,老師要鼓勵他們大膽寫,發(fā)揮其想象,抒發(fā)其胸臆,培養(yǎng)其表現(xiàn)能力,打消他們的畏懼心理。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隨筆訓練,不給他們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有時甚至讓學生自由寫作,不給題目,不限文體,不定字數(shù),只是提醒學生寫一切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只要自己感覺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就都可以寫。久而久之,學生將逐漸消除對習作的畏難情緒,培養(yǎng)良好的表現(xiàn)意識。
(三)改善評價體制
作文評價因其重要性一直是教師們關注、探討的熱點,因其主觀性明顯更容易對學生的寫作產(chǎn)生導向,因此在作文評價上,教師要慎之又慎,發(fā)揮學生在作文自評、互評中的作用,應注重師生作文評價能力的共同提升。
1.以教師為主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有層次多方面展開。一方面考慮到本年級段的寫作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寫作水平。葉圣陶老先生說:“有可批才批,無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總批一應俱全。”有的學生我們要精批細改,有的學生可以少批甚至不批,做到詳批與略批相結合。小學作文批改激勵比批評有效的多,因此教師的批改以表揚為主,可以多批出學生寫的精彩部分,評語中贊美文中的閃光點,并委婉地提出幾點希望。
2.以學生為主的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绷曌鞯男薷哪芰κ菍懽鞯幕灸芰χ?。因此,在習作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提高他們修改習作的能力。學生自主評價是完全以學生的角度去批改習作,教師只起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學生應有主觀上提高作文水平的動機,應有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和尊重別人勞動的精神。要客觀評價分析自己的作文,對他人作文要遵循鼓勵多于批評的原則,盡量發(fā)現(xiàn)別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
3.師生結合的評價
教師通過與學生面對面討論該學生本次作文的修改,互相切磋琢磨;或以某一位學生的作文為例,師生一起展開討論,進行批改;或與學生一起命題作文,展示并共同修改彼此的作文。如此試著將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從“評”入手,學生互動評改習作,從心理需求、自信心、情緒情感等方面形成一種良性的外化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使學生從個體評價中激發(fā)對方法的探索,自發(fā)討論評價的標準,逐步獲得評改習作的方法。
三、巧用賞識心理,點燃習作熱情
習作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無不期待教師給予更多的賞識,這也是他們持續(xù)習作熱情的重要動力,然而有的學生在習作中顯現(xiàn)出的創(chuàng)作火花往往被教者或家長無情地扼殺,部分習作困難的學生,他們想得到老師的肯定或贊揚都成為了一種奢侈。實際上,每個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贊美學生是一種感情投入,是驅使學生奮發(fā)向上、銳意進取的動力源泉。為此,教師應用心善待每一位學生的習作,應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給予盡量多的賞識,從而點燃學生的習作熱情。
(一)自我賞識,享受快樂
學會欣賞自己,是學生樹立信心、體驗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每次習作后,我們應先讓學生反復認真品讀自己的習作,反復地去思考、欣賞自己遣詞造句、表情達意中的得意之處,一詞一句地去尋找自己習作中的閃光點。再為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閃光點的平臺,讓學生挑選自己推薦好的章節(jié),上臺在班上朗讀,并說說構思的過程和好在哪里,在自我欣賞中感受快樂。在我班,我們定期開展“日記賞析廳”活動,即每周一次擇選時間,讓前陣子習作優(yōu)秀或進步的孩子上臺展讀,讓他們得到肯定和鼓勵,并授予“作文之星”。如此,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日漸高漲,興致盎然、千方百計地去修繕自己的習作,以獲得下一次的再賞識。
(二)小組賞識,多向交流
學生的習作,是習作主體——學生對生活情境的認識和體驗,是他們內心世界的自我表白,是他們創(chuàng)造勞動的作品,應該讓更多的人來共享成果。為此,我們應積極為學生搭建多向交流的空間,使他們得到更多維的評價和賞識,小組賞識不失為一種簡單而又有效的方法。在學生自我賞識的基礎上,在課堂上由教師組織同桌或合作小組進行交流和賞識,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由每位學生依次宣讀賞識的詞、句、段或新穎的開頭和結尾,引導他們互相交流切磋,在字里行間里睜大眼睛尋找優(yōu)點,讓每個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別人習作中的閃光點。學生一起交流,一起賞析,一起肯定,創(chuàng)造平等展示才華的機會,并具有濃郁的相互鼓勵、取長補短的學習氛圍,形成讀者與作者、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多維的互動交流局面。
(三)批改賞識,激勵向上
教師熱情真誠的賞識,多方式的評改手段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習作的成果,從而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不斷提高習作熱情。習作評改時,應盡量做到寬打分數(shù),對好的習作盡量打高分,對差的習作盡量不打不及格的低分。同時,可利用一些符號如紅圓圈對學生習作中的妙詞、佳句、精段進行評改,讓這些圓圈如同將一串串閃光的勛章獎給學生。還可使用一些學生間流行的小印章,如小星星、小蜜蜂、小紅旗、小紅花等來評價,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發(fā)自內心的追求新的進步。當然,對于學生的習作批語更是不可小視。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進步,例如用得好的一個詞,寫得好的一句話,就應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利用眉批和尾批進行賞識。遇到習作的妙詞、佳句、精段,除了用賞識符號外,盡量多批贊美之辭。當然對于習作中的毛病,也適當旁批進行鼓勵。如此,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在時時關注著他細微的進步,并和他一起分享這種進步所帶來的快樂。
(四)發(fā)表賞識,熱情升溫
學生的習作熱情難以曠日持久,需教師用心呵護。維持習作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從習作的過程中間產(chǎn)生成功感,感覺自己習作成功了,得到別人的賞識了。因此,我們要做個有心人,致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被賞識的機會,可利用發(fā)表賞識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避免讓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敝帚自珍”、“孤芳自賞”。在我班,我為學生在墻上開辟了習作展示專區(qū),命名如“我手寫我心”、“妙筆生花”……不間斷地將優(yōu)秀作品刊發(fā)在這個專欄中。同時,我借助學校???、教育博客、報刊雜志等平臺,及時收納、推薦優(yōu)秀習作,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投稿,以多方展示學生佳作,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設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舞臺,使學生不僅愉悅于自己的習作被周圍的老師和同學所認可,更被更多的讀者所了解和欣賞。由此,學生的習作熱情一直在被點燃,一直在持續(xù)升溫。
如果有一天,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累,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當“作文難”離我們遠去,那么,我們將置身于姿態(tài)綽約、芳香四溢的作文教學的百花園,欣喜地欣賞著學生的生花妙筆。也許,這只是美好的意愿。行走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我們可以做的只有不斷求索,用心澆灌,精心培植,和學生共同努力,打造一條風景如歌的寫話之路,使習作成為他們展現(xiàn)不同風采的舞臺。努力著,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陸繼椿.特級教師作文談話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7-108.
[3]葉圣陶.葉圣陶集[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2.
[4]戴寶云.新課程小學語文實用教學90法[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58-62.
[5]李揚.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小學語文,2009, (11):29-31.
[6]張迎春.三種作文批改方法的評價及運用[J].語文教學之友,2008,(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