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賀然
摘 要:在龐大的中華文化體系中,書法獨占一席,風格尤為獨特,譜寫了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面貌,極具文化內涵,如《邸元明碑》的書法藝術毫不保留地展現(xiàn)了中華美學精神。當今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fā)展,素質教育應運而生,這也對古代書法的傳承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因此,文章通過介紹書法作品《邸元明碑》,進一步賞析《邸元明碑》的藝術特色,最后探討書法教育的當代價值,以便促進我國廣大青年熱愛、發(fā)揚書法。
關鍵詞:《邸元明碑》;書法;藝術特色;書法教育;當代價值
縱觀我國古代書法作品,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書法風格,均能體現(xiàn)一定的審美風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邸元明碑》,其突出地表現(xiàn)出了一種生命精神與自然精神,值得后人借鑒。本文從《邸元明碑》的藝術特色看書法教育的當代價值,彰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注入新的血液。
一、書法作品《邸元明碑》的概述
《邸元明碑》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碑刻書法作品,現(xiàn)存于河北省曲陽北岳廟,完好無缺,創(chuàng)作于北魏平城時代,立于文成帝和平三年六月十四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20世紀80年代,《邸元明碑》被發(fā)現(xiàn),其沒有記載于地方志,也沒有各金石著錄。原石高度大約為1.25米,寬度大約為0.78米,厚度大約為0.18米,碑額一共兩行,為“邸府君之碑”。碑的背陰面沒有刻字,也沒有留下撰書人的姓名。經(jīng)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邸元明碑》的石質為粗糙的灰白色砂礫巖,個別字的土銹還沒有剔除,但是碑石表面的風化程度非常嚴重。正因為如此,《邸元明碑》的碑石未經(jīng)剜洗,整個字畫圓渾、結體綿密,令人贊嘆不已?!钝≡鞅诽幱谄h地方,保存得相當完好,存字較多,對研究北魏孝文帝遷都之前平城時代魏碑書法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邸元明碑》的書法藝術特色賞析
書法作品《邸元明碑》具有質樸、放曠的整體特點,其字體呈現(xiàn)出奇崛高古、橫平豎直、起筆方圓皆有、收筆放鋒出毫、爽利勁健的獨有風格。與北魏早期碑刻《皇帝東巡之碑》幾乎如出一轍,在雄健粗獷之中滲入了率意稚雅的靈韻,同時又遠接東漢碑版之氣脈,近得北魏隸楷之新尚。
(一)行列統(tǒng)一,章法規(guī)整
《邸元明碑》的碑行距與字距十分規(guī)整,而且行距基本相等,每個字所占有的空間大小趨于一致,這表明書法家書寫時特意畫有方格界限(圖1)。從整體章法上觀察,其與《皇帝東巡之碑》《大代華岳廟碑》《皇帝南巡之頌碑》基本一致,只有《皇帝南巡之頌碑》的筆畫橫畫稍微向右上方傾斜,與眾不同?!钝≡鞅凡捎玫男辛姓路ǜ袷剑彩菍|漢以來成熟碑刻文字章法形式的延續(xù),一脈相承。
(二)結字奇崛,疏密自然
《邸元明碑》的結字有大,也有小,有縱,也有扁,有疏,也有密,長畫恣肆飛宕,短畫斂收勢蓄,寫法極其自然(圖1)。不過,從總體上看,《邸元明碑》的結字外廓仍然偏向于橫寬、橫劃、捺畫,而且突出偏長的特點,而在方整規(guī)矩程度上又比早期魏碑有所演進,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體現(xiàn)了一定的時代特色。
(三)筆畫稚拙,雄勁剛健
在《邸元明碑》的筆記方面,不管是橫筆,還是豎筆,二者的起筆多以方整為主,筆勢橫平且豎直,比如“本”“方”“哀”“百”“其”等字,橫畫沒有十分突出的蠶頭燕尾,但是仍然帶有大量的收筆鋒隸書的遺存。另外,撇、捺多舒宕開張,具有明顯的波動現(xiàn)象,而且其方折連筆比較自然,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氣,方折處還能看見書法家提筆的痕跡,起筆的楷化也漸露端倪,基本上都以平彎為主。相對于早期魏碑,《邸元明碑》的橫畫與捺畫末尾的上挑筆勢明顯減少,不斷走向規(guī)整化?!钝≡鞅酚霉P總體體現(xiàn)了稚拙沉厚而又剛健雄勁的筆勢特征。
(四)篆隸雜糅,古樸意新
一般來說,早期魏碑主要由漢隸銘石書直接楷化而來的,以至于《邸元明碑》也保存了許多篆書的筆法、筆意,比如“綬”“絕”“紛”等,見圖1,同時在左偏旁的中鋒之轉,以及“有”“少”“府”“君”等橫、點的波動感的隸書筆法,見圖2,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xiàn)了篆隸雜糅的筆法。
不過,這些絕不同于簡單的篆隸遺存物,而是與方整楷書筆法進行雜糅兼容的結果,體現(xiàn)出了豐富的筆畫體式形態(tài)和文化意蘊,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種質樸高古、富有新意的創(chuàng)造變化。
三、書法教育的當代價值探討
(一)塑造學生成功的人格
書法教育有助于學生成功人格的培養(yǎng),可以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書法是古人的偉大杰作,經(jīng)過書法訓練,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意識和廣闊情懷,并在此基礎上強化其對歷史文化的認識,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二是書法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差事,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功,只有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步向前走,并以堅強的意志力為支撐,才能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走向成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三是書法藝術可以端正學生的思想,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尤其是長久的練習可以讓學生修身養(yǎng)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多項能力
首先,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必須眼到手到,觀察細致,才能把書法寫好,端正有形,符合基本上的書法規(guī)范。從這方面來講,書法鑒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習規(guī)律。其次,通過一定的書法鑒賞,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會大大提升,這是因為書法與繪畫存在本質的區(qū)別,書法主要依靠線條進行勾勒,而線條則是人們對思想的一種寄托,是學生獲取靈感的源泉;最后,鑒賞書法的同時,學生也會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借鑒書法家的獨特書法風格,為己所用,同時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臨摹,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使其書法作品更具有個性。
(三)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
書法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形式,良好的書法反映了書寫者的個人修養(yǎng)。對于學生而言,正處于接受教育的階段,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品格,學校完全可以通過書法教育來完成這一育人任務。學生必須深入研究漢字文化和書寫技巧,且要用心去寫,善于思考問題,了解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個過程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品格,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作為一種藝術形態(tài),中國書法的教育意義極高,必須引起國人的重視。《邸元明碑》書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隸書演變成楷書的初期風格,具有較多的隸意,這也是書法家們在楷書基礎上有意識增加的隸書元素,彰顯了一定的裝飾性效果。在北朝后期,這種隸楷相間風格的書法風格屢見不鮮,大多消失殆盡,而《邸元明碑》的書法演變則存留至今,實為珍貴,其書法藝術風格別具一格,已經(jīng)成為我國書法藝術史上最光輝燦爛的一頁。
參考文獻:
[1]沈志宏.《邸元明碑》賞鑒[J].中國書法,2019(10):193-206.
[2]吳鶯鶯.中國書法藝術在當代的傳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3]章劍華.中國書法的現(xiàn)代構建[D].南京藝術學院,2010.
[4]靳靜靜.書法藝術和現(xiàn)代建筑空間形態(tài)設計的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
[5]梁達濤.李文田書法藝術研究[D].暨南大學,2014.
[6]儲楚.書·非書:現(xiàn)代書法代表人物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5.
[7]蔡夢璐.兩漢書法藝術之美學探微[D].四川師范大學,2017.
[8]周紅旗.字體設計與中國書法藝術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9]黃衛(wèi)星,張玉能.書法藝術的美學思考:書法藝術的本質[J].美育學刊,2016(1):5-15.
[10]王朋.書法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探析[J].漢字文化,2019(4):98-99.
[11]李天道,李爾康.中國書法之美學精神[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1):14-21.
[12]邵吉志.中國書法藝術的和文化內涵芻議[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