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芬
【摘要】現(xiàn)階段,大部分教師在單詞、詞組、句型和課文的處理上非常到位,使得學生的“輸入”方面做得卓有成效,但是對于寫作方面有些輕描淡寫,沒有落到實處。基于此,本文從“Task”板塊的教學引發(fā)思考,從Task板塊的地位著手,分析了目前的教學狀況,進而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旨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Task板塊;寫作;現(xiàn)狀;成效
近期,筆者在聽了一堂Task的交流課后,對初中英語“Task”板塊的教學展開了思考。Task這個板塊的教學是不是跟Reading板塊一樣處理?Task板塊既然放在每一單元的最后,它的意義何在?如何有效地展開Task板塊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Task板塊的教學地位
初中牛津英語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每單元開篇的Comic strip以風趣的漫畫、簡潔的對白開始,接下來的Welcome to the unit能夠激活學生關于單元話題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Reading是一單元的重點,Grammar則主要是梳理本單元出現(xiàn)的重點語言現(xiàn)象,幫助學生掌握語法規(guī)則,Integrated skills中的聽、說、讀、寫訓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Study skills介紹多種學習技能,而Task則是引導學生整理思路、組織語言,再落筆成文。因此,將Task放在單元結(jié)束之際,在聽說讀之后,是單元教學的壓軸戲,寫也成了單元教學的中心任務,并且每單元的寫作話題與單元話題是完全相同或相似的。
二、Task板塊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導入時間過長
有些教師在本課的導入時,大量復習本單元的重點單詞、詞組、句型和語言點,將本課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復習上,雖然表面上是在為后面的寫作做鋪墊,但實際上由于“頭重腳輕”,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寫作上進行思考,對學生的寫作沒有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二)過度處理范文
有些教師在處理Task的范文時,對文章的處理花了很多心思,既有對文章細節(jié)的處理,又有對知識點的拓展,同時還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范文,由于前面在處理文章上花的時間過多,導致后面的寫作活動并沒有充分展開,最后留給學生寫作的時間也很短,匆匆忙忙中結(jié)束本課的教學,沒有達到教學目標。
(三)課后指導不及時
有些教師按照Task的一般教學流程來教學,先瀏覽范文,簡單處理一下范文,然后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之后要求學生按照范文寫作,寫完后,在課堂上展示幾個學生的作文,指出其中的一些錯誤,這樣一堂寫作課就算完成了,雖然基本的教學目標達到了,但課后批改和反饋不及時,導致大部分同學的作文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評價,學生很難從寫過的文章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無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Task板塊的教學策略
(一)明確目標,打好基礎
牛津初中英語教材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前后的內(nèi)容都是有聯(lián)系的,因此,教師在教授其他板塊的內(nèi)容時,可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有效地為學生“輸入”與本單元相關的詞組、句型,以獲得寫作素材,為寫作做好鋪墊,打好基礎,只有這樣,到了Task板塊時,學生有話可說,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性。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明確各課時的教學目標,尤其是Task的教學目標。
以牛津英語9上Unit4 Growing up為例:
該單元主要講了“growing up”,從“Comic strip”部分Eddie的一句“Growing up is hard!”引出了成長這個話題,其中,在“Comic strip”這頁的下方有一個小小的task: Write an article about the person who has influences you most.這個特殊的板塊,為本單元的中心任務指明了方向,但很多教師往往對之視而不見,順著教材的順序講教材,直到講到本單元的task板塊,才恍然大悟該單元的寫作目標,而忽視了本單元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事實上,本單元“Reading”部分的Spud Webb最終能夠取得的成功就是“never give up”,因此,在對“Reading”部分進行處理時,教師可以拋磚引玉地提問:“Has Spud Webb influenced you most? Why?”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回答,為Task部分的寫作設下伏筆。
(二)分析范文,做好指導
Task部分一般都有一篇范文供學生學習,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利用這篇范文,并認真分析范文,做好指導,對學生的寫作也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仍以9上Unit4“Growing up Task”部分的范圍為例,該范文寫的是“My Father”,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寫作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先理解文章,然后讓學生對照課本第61頁B部分的五個問題再次閱讀,并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文章共有4段,每段的main idea分別為Para1: Who?(點題)Para2: What does he look like?(外貌和個性)Pare3: What has he done?(舉例說明做過什么)Para4: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作者的觀點)教師應告訴學生寫作前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組織信息。那么,接下來寫作時,教師可以通過B部分的五個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Who do you think has influenced you most in your life?”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構(gòu)思開始寫作。
(三)當堂訓練,及時點評
很多教師能夠做到當堂訓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并不能做到當堂點評,課后教師又沒有及時批改和反饋,便使寫作教學失去了時效性。其實,教師如果能在課上及時點評和反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在點評作文前,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評分標準,然后根據(jù)中考評分標準,教師拿出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點評,除了關注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外,還要關注學生的段落結(jié)構(gòu)、書寫、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以及一些好詞好句的運用,最后讓學生來打分。在范文展示后,可以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兩人一組,交換閱讀和批改,讓學生能夠當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四)總結(jié)經(jīng)驗,提高能力
寫作課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鞏固和延伸,這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除了要求學生將在課堂上寫的作文根據(jù)同學的批改意見和教師課堂上點評的意見,謄寫到作文本上,同時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修改的部分劃出來,知道自己在哪里犯了語法錯誤,哪里修改了句子的結(jié)構(gòu),增加了什么好詞好句,刪掉了什么內(nèi)容等。此外,也可以給學生布置制作英語海報、仿寫、辯論等實踐性作業(yè)。開展活動過后力求做到有反饋,教師可將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出來供大家交流學習,進而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要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師的科學引導是前提,學生的有效參與是關鍵。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思考、多反思、多研究,才能將我們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朱艷.妙用牛津初中英語Task板塊深化英語寫作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4(3)
[2]董玉紅.Reading與Task結(jié)合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12)
[3]欒婷婷.初中英語Task板塊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8(42)
(蘇州新草橋中學,江蘇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