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慧
摘要: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要求,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語文具有“育人功能”,且在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是對青少年渴望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等實際需要的回應。因此,將語文教學課堂作為審美教育的主要陣地,“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是教師在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過程中的重點之一。本文從營造審美氛圍;激發(fā)審美情感;誘發(fā)審美體驗三個方面結合教學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美育;教學實踐
“學而優(yōu)者仕”、“利益至上”等落后的傳統(tǒng)思想,引導人們忽視了教育中育人的功能,忽視了受教育者的成長。落后的傳統(tǒng)思想對語文教學產生種種不利影響,在素質教育理念備受推崇的當下,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發(fā)展備受重視。教師不應像過去一樣,去過度的去追求客觀性、準確性、標準化的語文教學,而要引導學生摒棄傳統(tǒng)的為學習而學習的思想和方式,轉而對學生實行語文學科的審美教育,促進學生的語言審美、閱讀審美等能力得到發(fā)展。
一、營造審美氛圍
如同學生學習固定知識的課堂氛圍對學生學習效率影響的重要性一樣,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時,課堂氛圍的調節(jié)也是十分重要的。課堂環(huán)境包括課堂物理環(huán)境,比如溫度、空間大小、座位編排方式等,以及其他物理因素,比如光照、噪音等;同時,也包括課堂軟環(huán)境,即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參考的資料,以及資料的展示形式等。教師要注重對課堂環(huán)境的設計,為學生營造可以激發(fā)學生審美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以實現對學生的文學審美教育。
例如,教師在教學《沁園春·雪》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好的環(huán)境,對本詩文中作者展現的情懷進行更好的體會,為學生從多方面進行了課堂的快速設置。首先,教師讓學生關閉窗簾,這是為了讓學生在暗黑環(huán)境中更好地欣賞將要由多媒體展示的視圖資料。在資料展示過程中,學生欣賞了《沁園春·雪》的詩歌朗誦音頻,同時欣賞了與此文章主題相同的短視頻資料。學生在聽覺、視覺接收到高質量信息的情況下,感知、理解了作品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從而實現提升審美能力的目的。這表明,營造審美氛圍,利于學生進行語言審美能力的發(fā)展,促進了教師在教學中實施美育。
二、激發(fā)審美情感
對學生實行審美教育,僅僅依靠教師一個人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中央位置,因此,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與教師互動程序、學生與學生互動程度更決定了教師的美育效果。因此,教師要進行審美教育,作為主體的學生不能無動于衷。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讓學生的課堂的知識學習與審美情趣、審美技巧等知識的獲得沒有阻礙,從而更高效率地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助力教師的美育質效更上一層樓。
例如,教師在教學《故鄉(xiāng)》一課時,就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對作者對面臨故鄉(xiāng)的不同感受進行了仔細的品味。如教師在與學生分享作者對“記憶中的故鄉(xiāng)”與“現實中的故鄉(xiāng)”的不同感受時,就通過品讀作者的“回憶”與“所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投入的情感,繼而受到感染,對作者對回憶中的“故鄉(xiāng)”的情懷以及對現實中“故鄉(xiāng)”的無奈進行了感受。學生由文字欣賞而產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教師的美育質量和效果也因為對學生的高效引導,而獲得了本質的提升。
三、誘發(fā)審美體驗
語文審美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產生審美體驗,我們的教學中常常對教材分析過于詳細,過于固化。學生對模式單一的知識的學習容易感到乏味,影響學生得語言審美能力發(fā)展。因此,教師不應讓學生被動的倉促的去接受知識和文化信息等,而要給予學生時間和機會去思索,讓學生去仔細的品味文章,產生審美的體驗;讓學生在間接地學習體驗中,展開聯(lián)想,體驗、感受文章中的美。
例如,教師在教學《登樓》一文時,就注重了誘發(fā)學生的審美體驗,來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思維和審美能力獲得了提升。如教師在同學生一起學習了詩文含義后,針對具體字詞進行了“現實”的結合,并通過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的運用,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品味,去思索。如“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教師由此分享道:“先寫見花傷心的反?,F象,再說是由于萬方多難的緣故,更顯詩人流離他鄉(xiāng)而愁思滿腹?!比缓?,教師將作者眼前的“景色”與“萬方多難”的配圖結合展示,并給學生仔細品味的時間。通過教師為學生營造利于審美體驗的課堂,學生的審美體驗的獲得提升,教師的美育效果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尤其是即將畢業(yè)的九年級學生的語文審美素養(yǎng)亟需發(fā)展,并得到質的提升,這需要教師的科學、有效的指導教學。首先,教師要認識到發(fā)展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實踐的教學中,將踐行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課堂成為審美教育的主要陣地,讓學生在教師營造審美氛圍的環(huán)境中進行資料的觀賞與學習;讓學生在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審美情感得到激發(fā),審美體驗得到提升,實現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實行美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訾莉.芻議美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然呈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39.
[2]洪蕾.關于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