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開晨
摘 要:時代在向前發(fā)展,教學的方式也在隨之進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在如今教學方式多元化的潮流下,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具體闡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多元化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教學途徑 多元教學
引言
本文基于多元化教學理論展開論述,具體闡釋了如何展開“以自主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問題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團隊合作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這三種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推行,不僅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終生學習目標的養(yǎng)成。因而,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要從多元化出發(f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發(fā)展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更為輕松地進行語文教學。
一、以自主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學習技能。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前自主預習課文、課后進行學習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
例如,教師在教授《將相和》一課前,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課文。一方面縮短課堂上教師講解課文內容的時間;另一方面,自主預習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對與之相關的故事產生興趣。那么,學生便會自主查閱與課文相關的其他內容或課外知識,從而拓寬知識層面,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充分發(fā)揮了自主學習的目的性。
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書寫讀后感的習慣,使學生升華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寫作水平、增強心靈感悟能力。在學習課文《白楊》時,教師可提示學生主動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自主積累素材,并寫下讀后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寫作能力、閱讀能力都會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教師引導學生以自主為導向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的終生學習開啟了良好的開端。
二、以問題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現(xiàn)代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屢見不鮮。在課堂上最常見教學方式是教師將板書完美地抄在黑板,學生謄抄后加以背誦,即完成這一課的教學任務。此種教學方式未必會使學生學到豐富的知識,反而會影響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導致思維僵化。因此,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學生既可以提出對課文內容不同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對某些句子的不同理解。以課文《少年閏土》為例進行進一步闡述:教師在教授課文《少年閏土》時,首先可以給學生講解段落大意與中心內容。接著,教師可要求學生主動舉手,對課文中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再針對性地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同樣可以帶學生梳理《少年閏土》文中的問題,如:少年閏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新奇的事物?你覺得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使學生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思考并得到答案。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方法,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重難點內容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把握得更加準確。
以問題為導向的語文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做題時,養(yǎng)成帶著問題去閱讀思考的習慣。避免傳統(tǒng)的固化思維,導致學生做題時仍覺混亂,毫無頭緒。
三、以協(xié)作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隊協(xié)作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促使小組內部成員互相幫助、答疑解惑,從而使學生在協(xié)作中共同成長。
學習小組一方面促進小組成員疑難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是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發(fā)揮著重要影響。
教師在講授課文《詹天佑》時,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例如,先給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學習任務,然后進行成果展示,相互探討學習收獲。學習小組之間討論的功能顯著,如在講解課文結構時,可先組織學習小組自由討論,總結結論,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指正。學生在教與學之間真正學到知識,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再如教師評講試卷前,也可先行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成員相互講解,可解決一部分簡單問題,教師則可著重講解重點難點,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以協(xié)作為導向,能夠使教師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進而保障教學效果。
結語
時代在向前發(fā)展,教學方式也必將緊跟時代的步伐。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促使其樹立終生學習的目標。以問題為導向教授語文知識則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以團隊協(xié)作為導向,不僅可以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更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作為教師應多嘗試,積極找尋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多元化的課堂體驗中有所收獲,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袁紅娥.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
[2]崔紀偉.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文科愛好者,2011(09).
[3]李美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的探討[J].教學信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