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國
摘 要: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革,社會各界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來說,困擾很多教師的教學難點是古詩詞的教學,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無法將自身帶入到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中,由此很難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也無法有效在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感,這給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zhàn)?;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情感陶冶的重要性、有效策略及注意事項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情感陶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8-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30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在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下,當前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雖然已經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對于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健全人格塑造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發(fā)揮古詩詞教學情感陶冶的最大價值和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想要在古詩詞教學中有效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須要正確認識古詩詞教學情感陶冶的內涵,并且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在古詩詞教學中滲透情感陶冶,進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在當今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自己放在課堂教學的主導位置,學生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教師本身對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也并不是十分了解,不能對古詩詞教學中的情感陶冶進行深入的分析,對于古詩詞教學中情感陶冶的滲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文化的認同感,也就不利于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在當代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多半還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對于古詩詞的教學只注重表面的朗讀和講解,以及內在的教育價值,但是為了符合當代教育體系的要求,教師應該在此基礎上注重學生情感內涵的陶冶,幫助學生樹立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古詩詞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情感陶冶。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進行情感陶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發(fā)展歷史中產生了深厚且具有智慧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古詩詞就是教育體系中典型的傳統(tǒng)文化,對歷代學生都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陶冶,對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民族文化的情感、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陶冶,可以幫助教師優(yōu)化教學內容,給教學內容賦予新鮮的活力和堅實的文化支柱,給予學生更廣泛的知識學習,帶領學生走向更寬闊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詩詞鑒賞水平,是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師生互動,優(yōu)化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小學語文是一門對學生和教師要求都比較嚴格的學科,教師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將理論與生活相結合。也就是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學生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學生古詩詞情感陶冶的滲透,通過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情感陶冶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和道德素質。
(二)有利于傳承古詩詞文化,引領學生接受文化熏陶
古詩詞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在上千年的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和產生的珍貴的知識產物,在快速發(fā)展的21世紀,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古詩詞文化真正的內涵和價值,對于古詩詞文化沒有尊敬的情感,更別提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和培養(yǎng),要讓學生了解古詩詞文化的內涵、體會古詩詞文化的情感價值,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yǎng)接受情感熏陶,陶冶個人情操,同時培養(yǎng)自身健全的人格,正確的價值觀念,良好的思想品質,這才是教師更重要的教學任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情感陶冶的教學活動,合理地滲透情感熏陶,多方面地對古詩詞文化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感悟古詩詞文化的偉大智慧,從而將古詩詞文化不斷地傳承和發(fā)揚。這不僅是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感受古詩詞的美和內涵的關鍵策略。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加強學生情感的陶冶,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感悟古詩詞的價值,發(fā)現(xiàn)古詩詞的魅力,從而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三、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進行情感陶冶的有效策略
(一)根據(jù)古詩詞文本主題進行解讀
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促進學生情感陶冶時,一定要先讓學生通過一些方式對古詩詞的主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有繼續(xù)閱讀和學習下去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逐一了解,明白古詩詞的背景及情感內涵,對每一句詩詞都能準備充分,以便應對教學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幾點,一是教師要明確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歷史,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詩詞時的內心情感,三要從這首古詩詞的表面出發(fā),深入挖掘這首古詩詞的教育意義和價值觀念,教師只有了解這些方面之后,才能根據(jù)古詩詞內容設置教學活動和教學情境,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質量。例如:在人教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古詩歌的賞析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描寫當時創(chuàng)作背景的視頻,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有一些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指引下提高對古詩詞賞析和了解的興趣,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感,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領悟古詩詞內涵
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古詩詞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要進行嚴格的賞析,因為古詩詞不同于現(xiàn)代文章,很多古詩詞都是言簡意賅的,詩詞中的一個用詞可能代表了多重含義,不同的背景使用也有不同的情感表達。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想要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感,就要根據(jù)古詩詞的背景靈活選擇教學方式,力求將學生代入到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中,讓學生通過情景教學法領悟古詩詞深層的含義,帶領學生走入古詩詞文字中,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從而加強學生對于詩歌欣賞分析的能力,陶冶學生的古詩詞情感。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社會,很多行業(yè)的發(fā)展已經離不開信息化的應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古詩詞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來強化古詩詞學習效果。多媒體技術可以集視頻、音頻、動畫等為一體進行教學,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播放從而對古詩詞情感有一個深度的了解和體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以及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輔助,在腦海中營造一個古詩詞情感的環(huán)境,為學生的情感陶冶創(chuàng)造條件。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發(fā)揚言傳身教的力量
小學語文教師團隊對優(yōu)秀古詩詞文化的掌握和綜合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提高學生情感陶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文化,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關鍵因素,教師自身對古詩詞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綜合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情感陶冶的效果。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定期組織培訓會來培養(yǎng)教師對于古詩詞文化的認識,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可以組織思想積極、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去別的學校交流工作,學習優(yōu)秀的古詩詞教學方法和情感陶冶的有效策略,結合本校實際的情況,對教學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揚言傳身教的力量。
四、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情感陶冶的注意事項
首先,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想要明確進行情感陶冶,必須要明確古詩詞誦讀的要求,要教導學生在古詩詞誦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不能只將閱讀當做目的,而是要讓學生邊誦讀邊思考,在誦讀的過程中綻放心靈,敞開心扉,加強學生自主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教師要促使學生發(fā)揮誦讀的主觀能動性,以自己的習慣和理解來誦讀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韻味,讓學生通過自主誦讀共同營造語文古詩詞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明確的是,古詩詞的誦讀是需要學生主動完成,并進行理解的學習任務,并不是教師能夠決定的,教師需要做到的是,在學生用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誦讀時,從旁對停頓、語氣等進行點撥,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古詩詞誦讀的節(jié)奏。
其次,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意識,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古詩詞的內涵和魅力,從而逐漸理解婉約派和豪放派詩歌的特點和內涵,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情感的賞析水平,幫助學生進行情感上的陶冶。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的發(fā)展,教師必須要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情感,并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對古詩詞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充分體會古詩詞的思想感情,這不僅是教師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提高學習體驗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過程,正確認識情感陶冶的重要意義,并且創(chuàng)新情感陶冶的古詩詞教學策略,不斷推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學質量,進而推動學生的情感陶冶效果。
參考文獻:
[1]叢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課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2018(36).
[2]王春輝.淺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
[3]劉光明.小學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J].科普童話,2015(22).
[4]史玉秋.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