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冰嵐 薛斌
【摘要】目的 探討重復經顱磁刺激、抗抑郁藥聯合治療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的早期療效和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選取的60例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各30例,采用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而觀察組患者再采用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AMD和認知功能評分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復經顱磁刺激、抗抑郁藥聯合治療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的早期療效明顯,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
【關鍵詞】抑郁癥;首次發(fā)病;重復經顱磁刺激;抗抑郁藥;早期療效;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9..02
本次采用不同方案治療選取的60例對象,旨在探討重復經顱磁刺激和抗抑郁藥聯合治療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的早期療效,觀察其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對象源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首次發(fā)病抑郁癥患者,語言和聽力能力正常,愿意參與本次研究;隨機將60例對象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3~51歲、平均(38.4±2.7)歲,男16例,女1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53歲、平均(38.6±2.3)歲,男17例和女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依患者病情給藥舍曲林、艾司西酞普蘭等藥物治療。
觀察組: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治療與對照組相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選左顳點及左頂點連線中點,保持患者的頭與治療線圈呈相切狀,以線圈方向對準鼻梁為準,準備就緒后給患者開始進行頭皮刺激,控制刺激頻率帶動右側骨間肌肉運動即可,單次治療30 min,每次刺激1~2.5 s,刺激間隔為25~30 s。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持續(xù)治療8周觀察早期療效: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判斷:該量表分值<7時為正常,分值7~17分時為可能存在抑郁癥狀,分值17~24分時為存在抑郁癥狀,分值>24分時為抑郁嚴重,得分高表示抑郁癥狀嚴重;用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TS)患者的認知功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選擇SPSS 24.0,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統(tǒng)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統(tǒng)計學意義;檢驗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變化
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比較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治療2-8周,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均見降低,但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降低程度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WCTS評分
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WCTS評分比較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治療2-8周,兩組患者的WCTS評分均見升高,但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WCTS評分升高程度更為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抑郁癥的發(fā)生與患者的情感、生活及工作等息息相關,近年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迅速,這帶給人們更大的生活和精神壓力,致使抑郁癥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一般抑郁癥通過抗抑郁藥物治療即可,但近年發(fā)現單純抗抑郁藥物治療存在局限性,且患者的認知功能減弱程度嚴重[1]。
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單純用藥物治療的效果良好,但患者出現復發(fā)的風險較大,尤其是首發(fā)患者的復發(fā)預防最為關鍵,極易導致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和缺乏樂趣等,這對其病情持續(xù)控制會造成極大影響。經顱磁刺激為物理療法,重復操作治療時是經刺激儀線圈及頭部連接,使電流和線圈產生磁場,從而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這對患者抑郁癥狀的控制作用顯著,且可以改善患者的惡心和嗜睡癥狀,對患者的認知功能也不會造成損傷[2]。
綜上所述,抑郁癥首次發(fā)病患者重復經顱磁刺激、抗抑郁藥聯合治療的早期療效顯著,對其認知功能改善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 ?義,張? ?霆,佟鈣玉,等.重復經顱磁刺激與抗抑郁藥物聯合治療對產后抑郁患者認知功能及哺乳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02):323-326.
[2] 欒曉英.重復超低頻經顱磁刺激聯合抗抑郁藥物對抑郁癥患者早期療效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6,29(06):43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