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春
摘 要:初中開設《道德與法治》是讓學生了解基礎的法律知識,明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為學生以后脫離校園走入社會做鋪墊。但是,這類課程的教學方式比較嚴謹,上課的氣氛也比較嚴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趣味性,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引入快樂教學勢必會成為當代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主流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快樂學習;道德與法治
前言
使用快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與教師的教授水平。在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快樂教學法可以一改過去的教學傳統(tǒng),幫助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
一、消除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想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上進行快樂教育前提就是擁有一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在過去教學模式中,教師長期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對教師始終有一種敬畏的心理,因此學生很難消除與教師之間的屏障。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地改變過去陳舊觀念,努力構建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的聽取學生的訴求,滿足學生的正向需求,盡量與學生平等的進行交流[1]。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老師不是“神”,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也會出現(xiàn)學生知道的知識教師并不知道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課堂對教師的提問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課下向教師訴說自己的需求。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平等起來,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教育,不然學生一直畏懼教師,不敢與教師分享觀點,就一直無法表達自己,學生的內(nèi)需滿足不了,就一直無法“快樂”。另外,在教學當中,教師也要積極尋找快樂的案例,這是快樂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只有一個鮮明的案例才能引起學生的暢所欲言。因此教師不能等到上課時才臨時抱佛腳,隨便編個例子讓學生發(fā)言,這樣的案例缺乏真實性和廣泛性,學生很難找到共鳴,也就沒有興趣與教師交流。對此,教師應該積極的吸收社會上有趣的案例,將與教學相關的趣事記錄下來并做一些“加工”處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知識。
二、設計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想要將快樂教學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也離不開教師的前期工作。首先,教學的目的是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后要準備對應教學任務,在進行課程導入后,向學生表達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學習內(nèi)容,然后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2]。例如,在學習“中學生活是我們的新起點”時,教師在講述學習目標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談談,中學生活與小學生活的不同,自己是否有了變化,有沒有新的挑戰(zhàn)等等。其次,在自主學習階段,教師應該讓學生完成課前的預習,在以教師預設的問題為基礎,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總結和梳理,這樣才能為之后的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或者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熟悉的同學身邊盡情的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后進行總結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給與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自由討論結束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讓其他組的成員做知識補充。教師再將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重點的講解和點評,將學生的結論進行補充,形成正確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每個同學都可以抒發(fā)自己的觀點,小組的發(fā)言代表必須是輪換制,讓學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事實落實到個人。
三、結合教學采用配套設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科技的進步,教學的道具也越來越科技化,很多學校已經(jīng)普及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也可以多多嘗試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刺激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3]。例如,在學習“如何開發(fā)潛能”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關于人體潛能激發(fā)的案例,如,孩子被壓車下,母親徒手舉起小型面包車,這就是人體的潛能。在教學影像的刺激下,就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習的同時,教師也要時常的用語言來鼓勵和表揚學生,這也是學生獲得快樂的一種方式,幫助學生在學習上樹立自信自心,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最重要的是,一旦教師肯放下威嚴,用平等寬容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全新的學習信心,學生也會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教師只需要在恰當?shù)臅r候讓學生表達出來,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總結
想要將快樂教學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就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將教材進行充分的研究,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收集各種有趣的教學案例,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楊愛萍.生態(tài)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71.
[2]陳瑩瑩,劉亞玲,韓柳.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50.
[3]王忠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