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梅
摘 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新世紀的學生更要提高自身的漢語言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語用能力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廣大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高度關注學生的語用學習,采用高效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6-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6.023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如此才能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與成績。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就要讓學生認識到提升語用能力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通過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等,來逐漸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一、提升語用能力的價值
語用能力就是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語用能力又包括語用交際能力、語用文化能力、語用心理能力、語用推理能力、語用語境能力等。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國家教育部門對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就受到了高度關注。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文化知識,了解更多文化背景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第二,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第三,在語用訓練中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識,如文化習俗、地理歷史、哲學新聞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促使學生自覺參與課堂學習。第四,在語用訓練中,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通過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第五,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通過語用訓練,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來獲取相應的知識,并且融入學生的真實情感,讓學生能夠在合適的場合下做出正確的反應,說出合適的話語,提高自身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帶領作用,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保障學生不斷提升。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方法
(一)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為學生留有語言表達的實踐機會。只有有了表達機會,才能不斷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參與溝通交流。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優(yōu)秀作家的寫作經歷,以及優(yōu)秀經典作品的點評,讓學生認識到語言綜合運用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將優(yōu)美的語句段落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表達,敢于說話。很多學生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是由于膽怯,不敢大膽開口說話。這時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輕松、愉悅、民主、自由、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要放低姿態(tài),將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來對待,主動與學生展開心靈、情感上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心聲,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進而放松身心,消除緊張感。最后要留有充足的語言表達實踐機會,教師要積極組織朗讀比賽、小組探討會、小組辯論賽等,讓學生踴躍發(fā)言,養(yǎng)成開口講話的好習慣,感悟語文學習帶來的魅力。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國內外著名作家的寫作經歷,并且借助網絡資源,將一些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優(yōu)美語句段落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早讀、課間活動等時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讓學生敢于開口表達。
(二)通過閱讀強化感悟
通過閱讀可以不斷強化學生的語用能力,進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教師還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文章,文章要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容要積極健康,包含的信息要全面豐富,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此外還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如話劇表演、角色扮演、小組辯論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引導學生去欣賞文字的美,領略文章的價值內涵,從而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體裁,如記敘文、說明文、說理文、詩歌等,運用具有特色的語言來進行教學設計,通過逐步的引導讓學生明確其中心思想與表達的情感。接下來再通過語用訓練來促使學生理解文章中的語言特點。例如教師在教授《童年的發(fā)現(xiàn)》時,這篇課文屬于記敘文,教師就要結合記敘文的體裁,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設計合適的教學計劃。如,這篇文章講述了主人公在童年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讓學生通過閱讀對課文內容進行整合歸納,用自己的語言陳述出來。接下來教師讓學生舉出相同的例子,讓學生思考記敘文在表達時應當注意的事項,進而明確文章的語言特點。
其次,教師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導,不斷增加問題的難度與深度,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進行思考交流,回答問題,進而強化自身語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晏子使楚》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如晏子為什么要去楚國?去楚國都做了什么?最后的結局是什么?然后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如這篇文章創(chuàng)作于春秋時期,當時齊景公在訪問晉國時引起了很多人士的不滿,于是晉國派出軍隊對齊國進行武力震懾,齊國受到了威脅。后來齊景公意識到僅憑一國之力是無法與晉國抗衡的,于是派出能人晏子出使楚國,請求楚國的幫助。
最后,教師還要遵循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為學生搭建一個語言綜合運用的平臺。通過由淺到深的引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將語用訓練貫穿到閱讀教學中,進而加強學生的感悟能力,使其能夠巧妙地組織,靈活地運用,準確地表達,進而提高自身語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少年閏土》時,針對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閏土的形象。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文字的表面意思來挖掘其中的內涵,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印象。
(三)利用課文進行仿寫
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還要通過大量的實踐,讓學生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促使學生在文字運用中更加靈活、更加高效、更加生動、更加有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作文仿寫就是一個良好的途徑,能夠將學生的個性潛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獲得個性化成長,提高學生的語言智慧,最終提高學生的語用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語言的趣味與優(yōu)美。還可以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將自身的真實情感引入到學習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教師還可以借助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提升,進而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真實準確地描述出來,并且融入豐富的情感,為提升學生語用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授《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如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了一件令全國人民哀痛的事,那就是汶川地震。當時的汶川地震高達八級,震感十分強烈,現(xiàn)場一片狼藉,死傷無數。然而也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事情,有一位母親身呈拱形,就是為了保護懷里的孩子,這種母愛非常無私,非常偉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課文的閱讀,將其中的優(yōu)美語句以及表達的情感總結分析出來,然后展開仿寫,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準確闡述出來,提高自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四)鼓勵學生文本創(chuàng)作
文本創(chuàng)作屬于語用的拓展延伸,可以為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盡情遨游在語文的海洋中。結合課本內容,發(fā)揮想象,將自己的理解、生活的經歷、課外的積累等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到文本創(chuàng)作中,可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與點撥,精心設計創(chuàng)作空白,讓學生根據文章的題意與作者進行心靈深處的溝通交流,進而根據自己的理解闡述自己的看法,活躍思維,變化語言,讓學生收獲成功。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合理的評價,在不斷的鼓勵與激勵下,讓學生寫出更加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字,實現(xiàn)語言的綜合訓練與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隨機練習、課堂提問、比賽競賽等方式,保障評價的科學性,讓學生對自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例如教師在教授《觸摸春天》時,可以設計以下創(chuàng)作空白。例如,假如你是小女孩安靜,當你在觸摸春天時,你心里的想法是怎樣的?安靜是一位盲童,那么她的生活是不是非常痛苦?當安靜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時,流露出了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進行文本創(chuàng)作,感受語言文字運用的獨特魅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通過大量的實踐探索,在循序漸進下不斷獲得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課堂氛圍的構建、閱讀強化感悟、作文仿寫、文本創(chuàng)作等方式,促使學生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宋道聰.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8).
[2]王寧.語文教學與提高語言運用能力[J].中學語文教學,2005(8).
[3]李子云.語文教學與語言文字應用[J].語言文字應用,1994(2).
[4]翟立偉,遲碩.影響大學英語語用能力教學的因素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