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惠梅
摘 要:基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主要介紹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預測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并從預測線索整合、預測內容導出和預測結果驗證三個角度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預測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旨在全面深化語文閱讀教學目的,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教學;預測閱讀能力;預測線索;預測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比例,通過課堂教學有效引導學生建立閱讀興趣。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預測閱讀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目的的深化以及教育的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趨勢,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學感知能力和文學分析能力。
一、預測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信息搜集、信息處理能力,有效拓寬視野,實現(xiàn)思維發(fā)散,獲得文學審美體驗的重要路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可有效連接學生、教師、作者和文本,突破空間限制,實現(xiàn)心靈溝通。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預測閱讀能力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文本感知能力,有助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建立多角度的思維分析基礎,提高閱讀積極性和閱讀興趣[1]。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預測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對策
1.預測線索整合
預測閱讀能力是學生實現(xiàn)長期閱讀,建立閱讀積極性的關鍵能力,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合理判斷學生的認知能力發(fā)展階段、閱讀水平,繼而通過合理引導,幫助學生就文本資料積極進行預測線索整合,為持續(xù)閱讀奠定基礎。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寒號鳥》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閱讀教學目的設置為有效梳理故事脈絡,通過閱讀深入分析喜鵲和寒號鳥的性格特征,深刻領會“現(xiàn)在懶惰,將來難過”這一道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先提出相關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建立線索梳理思路,如:“故事的題目是寒號鳥,那么,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故事是圍繞誰展開的?”“仔細閱讀故事的第1至第4自然段,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于什么季節(jié)?”“第1至第4自然段中喜鵲和寒號鳥的行為有什么差異?”“喜鵲和寒號鳥最愛講的話分別是什么?”“閱讀第4至第8自然段,分析冬天到來后寒號鳥為過冬做了什么準備。”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充分整合預測線索,包括故事發(fā)生于秋季和冬季,喜鵲非常勤勞,在冬天到來之前忙于做窩,而寒號鳥因貪玩和懶惰沒有行動[2]。
2.預測內容導出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第1至第8自然段初步整合了預測閱讀線索,以此為基礎,教師可在預測內容導出階段中與學生進行友好互動,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以下對其進行舉例說明。
在預測內容導出階段,教師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將班級內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基于預測線索充分發(fā)散思維,分析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通過對故事中喜鵲和寒號鳥形象的了解以及對前期內容的把握,全面提高閱讀積極性,并在故事情境下分析寒號鳥和喜鵲的最終結局:冬天來臨之后,大雪紛飛,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可能會在孤零零的樹枝上凍得直打哆嗦,最終被凍死。在預測內容導出階段,教師不應對學生的預測思維進行過度干預,避免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產生不良影響,打消學生閱讀積極性。
3.預測結果驗證
在預測內容導出階段,學生根據(jù)前期搜集的預測線索充分梳理了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將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分為冬天來臨之前和冬天來臨之后,預測了寒號鳥和喜鵲的最終結局。以此為前提,在預測結果驗證階段,教師可帶領班級內學生對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進行閱讀,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驗證個人的猜想是否正確。眾所周知,寒號鳥故事的最終結局為:大雪過后,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但卻發(fā)現(xiàn)寒號鳥已經被凍死在夜里。學生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將閱讀所得內容與個人的猜想相對比,繼而在預測閱讀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刻理解,全面掌握課文的核心思想。為充分深化閱讀教學目的,教師可在預測結果驗證階段提出相關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考深度:“寒號鳥為什么最終會被凍死在黑夜中?”“喜鵲和寒號鳥最終結局的不同是因為什么?”“通過故事脈絡和故事結局,我們可以知道哪些人生道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學習喜鵲勤勞自律的優(yōu)良品質,正確認識到貪玩懶惰的負面影響,從中獲得啟發(fā),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端正態(tài)度,實現(xiàn)自律。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合理培養(yǎng)學生預測閱讀能力,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建立長期閱讀基礎,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階段,在實際教學中通過預測線索整合、預測內容導出和預測結果驗證,提高學生的預測閱讀能力,高效率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麗清.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知識文庫,2020(17):56,58.
[2]林寧.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探究[J].才智,2020(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