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路
【內(nèi)容摘要】運用排序解題,其思想是將某些對象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列,然后通過對這種順序關(guān)系的研究,從而獲得解題方法。運用排序解題的時候,切忌與極端原理相混淆。排序主要是運用排列得到的順序,再結(jié)合其它的數(shù)學技巧進行解題,其關(guān)鍵是要找準排序?qū)ο蟆?/p>
【關(guān)鍵詞】有序性 排序方法 極端原理 反證法
本文結(jié)合一些典型的例題介紹幾種常見的排序方法。
一、以實數(shù)的大小進行排序
當條件中出現(xiàn),z個實數(shù)時,運用實數(shù)的有序性進行排序。然后結(jié)合條件,觀察是否對解題有幫助。
【例1】給定7個不同的正整數(shù),它們之和為100。求證:在這7個數(shù)中,一定存在三個數(shù),它們的和至少是50。
【解析】該題可將7個正整數(shù)進行排序:a
【例2】(1990年全國初中數(shù)學聯(lián)賽試題)現(xiàn)有2n×2n的正方形方格棋盤,在其中任意的3n個方格中各放一枚棋子,求證:可以選出n行n列,使得3n枚棋子都在這n行和n列中。
【解析】可設(shè)備行棋子數(shù)為P1,P2,…,P2n,對這些棋子數(shù)進行一個排序:
Pl≥P2≥…≥P?!軵。+l≥…≥P2n
由題設(shè):
P1+P2+-+Pn+Pn1+1+-+P2n=3n
取棋子數(shù)為p1,p2,…,P2n的這n行,則必有P.+P:+-+P?!?n。
下面運用反證法,假設(shè):
P1+P2+-+P?!?n-l。
運用最初的排序可得:
P._1+P.+2+-+P2n≥n+1==》
(P.+.+P.+2+…+P2n)≥I+T1
根據(jù)平均值原理可知:
Pn+1.,Pn-2,…,P2n中至少有一個不小于2,則:
Pl≥P2≥…≥P?!?
于是:
P1+P2+-+P.+P._1+…+P2Z≥2n+(,z+1)=3n+1
這與假設(shè)矛盾。
故選出來的n行已經(jīng)含有不少于2n枚棋子,再選出n列包含其余的棋子(至多n枚),這樣選出的n行n列就包含了全部的3n枚棋子。
二、以線段長度進行排序
由于平面上的點,任意兩點連接而成的線段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如果它們長度均不相等,則通過對它們進行排序,從中選出需要的線段;或者經(jīng)過某種操作使得與平面上的點對應(yīng)的線段長度不一,以達到排序的目的。
【例3】平面上任意奇數(shù)個點,如果任意三點組成的三角形的周長均不相等,那么必定存在一個橢圓,使得該橢圓內(nèi)與橢圓外的點數(shù)相同。
【解析】設(shè)平面上有2n+l個點,首先,對于平面上有一個點和三個點的情況,結(jié)論是顯然成立的。當n≥2時,從中任意選出兩點A,B作為橢圓的焦點,它們與其余2n-l個點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確定一個橢圓。因為任意三點組成的三角形的周長均不相等,所以可以得到2n-l個不同的橢圓。按照橢圓長軸的大小順序?qū)@些橢圓進行排序:
以a1< a2<…
其中a1表示第i個橢圓的長軸。那么第n-2個橢圓即滿足要求。
【評注】例3中通過對橢圓長軸排序達到了解題目的。在運用以線段長度進行排序的時候請注意,如果解題用到的只是這些線段中的最長或最短的那一條,用極端原理即可,勿須考慮如何排序,如:
(第24屆莫斯科數(shù)學奧林匹克試題)在平面上有100個點,其中任何兩點的距離都不超過1,并且任三點為頂點都構(gòu)成鈍角三角形。試證能夠作出一個半徑為的圓,使得所有的點都在圓內(nèi)或圓周上。
提示:運用極端原理,從任意兩點連接得到的所有線段中選出距離最遠的兩個點A,B(必定是存在的)。以AB為直徑作圓S,圓S或其同心圓滿足要求。
三、以點到直線的距離大小進行排序
平面上的點,它們確定的直線條數(shù)是有限的。平面上必定存在一條直線與這些直線都相交,從而使得點到該直線的距離都不相等,通過對這些距離的排序達到解題目的。
【例4】平面上有2n個點,任三點不共線。求證:存在一條直線,使得該直線兩側(cè)均有,2個點。
【解析】平面上必存在一條直線,,它與2n個點中任兩點確定的直線都相交,且全部的點都在,的上方,這些點到,的距離均不相等,將它們按照從小到大排列:
只需作直線mP/,且兩平行線間的距離滿足:,不難看出直線m的兩側(cè)各有,n個點。
【評注】例4讓我們想起了英國著名數(shù)學家希爾維斯特(J.J.Sylvester)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問題:
平面上有n(n≥3)個不全共線的點。求證:存在一條直線,,它恰通過其中兩個點。
該題的證法有很多,其中凱里(LM.Kelly)給出的簡單證明中雖然也用到了點到直線的距離,但是僅用到其中的最小值(極端原理),然后結(jié)合反證法的出來的。
四、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橫(縱坐標)的大小進行排序
顧名思義,即建立合適的坐標系,使得平面上的點在x軸(y軸)上的射影均不相同,根據(jù)橫(縱)坐標的大小進行排序。
【例5】(1990年中國浙江省數(shù)學夏令營試題)設(shè)平面上有1990個相異的點。是否可以做出一個正三角形,使其中995個點在內(nèi)部,其余995個點在外部?
【解析】該題可以用例4的方法來做。這里考慮建立直角坐標系xy,其中y軸與1990個點中任兩點的連線都相交,并使得1990個點的橫坐標都不相同,將它們進行排序:
作直線1:
則,的兩側(cè)各有995個點?,F(xiàn)在,只需要作一個充分大的正三角形,使其一邊在,上即可。
【評注】該排序方法與第二類排序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它們最大的不同在于該方法使得平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了坐標,這對解某一類題會有很大的幫助,如:
(第32屆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預(yù)選題)設(shè)S是由平面上的n(n≥3)個點組成的集合,其中,任三點都不共線。試證在平面上存在一個由2n-5個點組成的集合M,使得在以S中任意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內(nèi)部至少有一個M中的點。
五、以兩直線的夾角的大小進行排序
在平面上如果確定一條直線的位置和該直線上的一點,根據(jù)該點與平面上的點所確定的直線與該直線的夾角大?。梢杂姓摚?,可對它們進行排序。
【例6】給定平面上2n+2個點,其中任意三點不共線。求證:在2n+2個點中存在兩點,這兩點確定的直線將其它點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均有,z個點。
【解析】該題所求的直線要經(jīng)過其中的兩個點,以點到直線的距離大小進行排序就顯得不適合了,現(xiàn)在考慮使用角度進行分類。如圖1,設(shè)P.表示位于最西面的點(如果位于最西面的有兩個點,那么選其中的任意一個點作為P.)。以P.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其中x軸方向為西一東;y軸方向為南一北。按照P1P,與x軸正方向所成夾角的升序排列,將剩下的點依次標記為P1,P3,…,P2n+2,因為任三個點不共線,所以直線P,P與x軸正方向所成角在-90。到90。之間,直線PIPn+2滿足要求。
六、以點到固定線段的視角大小進行排序
因為在一個圓中,如果一條弦所對的圓周角均在它的一側(cè),那么這些圓周角相等。該排序方式主要是根據(jù)這一}生質(zhì)進行的。
【例7】(1963年中國北京數(shù)學競賽試題)已知平面上有2n+3(n≥1)個點,其中沒有三點共線,也沒有四點共圓。能否通過其中三點作一個圓,使得其余2n個點一半在圓內(nèi),一半在圓外?證明你的結(jié)論。
【解析】如圖2,在2n+3個點中必定存在兩點A,B,使得其余2n+l個點都在直線AB的一側(cè)。因為任意四點不共圓,所以將2n+l個點分別與A,B連接,將得到的視角按照從小到大進行排列:
從而VAPn+1B的外接圓即為所求。
【評注】該解法巧妙的運用任意四點不共圓得到?jīng)]有兩點到線段AB的視角相等,從而通過排序得到滿足要求的圓。與該題相類似的題目有:
從以上例題中可以看出,對于某些數(shù)學題,如果我們在不改變原題性質(zhì)的前提下選準排序?qū)ο?,再結(jié)合其它的數(shù)學技巧和方法,就能快速得到解答。其中,排序?qū)ο蟮倪x取方法有很多種,本文僅列出以上幾種情況,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朱華偉、齊世蔭,從課堂到奧數(shù)(九年級)[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
[2]朱恒元,排序法解題數(shù)例[J].中學教研(數(shù)學),1990(10).
[3]陸志昌,一種解題策略——排序法[J].數(shù)學教學研究,1991(04).
[4]羅方紅,排序法解數(shù)學競賽題[J].數(shù)學通訊,1995(04).
[5]張奎、沈文選、冷崗松,奧林匹克數(shù)學中的組合問題[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6] Titu Andreescu&Razvan Gelca.Mathematical Olympiad Challenges[M].USA: Birkhauser Boston, 2000.
【本論文為廣州教育政策研究課題“利用少年科學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ZCYJ18023)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