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極燃,馮 浩,仲建全,周昌清,張 雄
(四川省自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四川 自貢 643000)
隨著環(huán)境污染與生活壓力的增大,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升高。原發(fā)性肝癌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患者的生命帶來極為嚴重的威脅。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最多的國家之一,因此肝癌患者的數(shù)量也極多。對于肝癌患者,大多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除外科手術切除,TACE 治療是對肝癌患者的手術方法之一[1]。本次研究針對TACE 聯(lián)合微波消融對膈下肝癌患者治療效果、肝功能指標等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5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20 例膈下肝癌患者,納入標準:符合肝癌診斷標準;腫塊最大徑<5cm;肝功能Childf 分級<9 分。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10例,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6 例,年齡47 ~63 歲,平均年齡(52.37±3.28),病程2 ~13 個月,平均病程(6.56±2.13)個月;對照組患者10 例,男性患者5 例,女性患者5 例,年齡45 ~63 歲,平均年齡(51.96±3.56)歲,病程3 ~12 個月,平均病程(6.19±2.08)個月。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行TACE 治療。兩組均在GE-530 下完成TACE,首先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 穿刺股動脈,將導管插入患者肝動脈,并對患者行動脈造影。待腫瘤供血動脈造影明確后,采用微導管技術超選擇腫瘤靶血管,經(jīng)導管動脈內(nèi)灌注化療藥物奧沙利鉑100mg、替加氟注射液1.0g,碘化油10ml+吡柔比星10mg 混合為乳化劑行栓塞治療,另用少量明膠海綿顆粒對腫瘤近端血管行栓塞,患者每4 ~5 周為一個療程治療。
在對照組患者治療措施的基礎上,聯(lián)合微波消融對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化療栓塞后對患者行微波消融治療。在飛利浦16 排CT 導引下對患者腫塊進行穿刺(采用南京億高微波消融儀配套消融針),利用腫瘤區(qū)碘化油沉積標識或和術前增強CT 界定腫瘤消融邊界,并對患者進行微波消融,設置功率為50 ~60W、時間為8 ~15 分鐘[2],退針時功率為40W,緩慢退針消融穿刺道。
表2 兩組患者對比臨床檢測指標(±s)
表2 兩組患者對比臨床檢測指標(±s)
組別 血清總膽紅素 血清結合膽紅素 谷丙轉氨酶 谷草轉氨酶 血清甲胎蛋白觀察組(n=10) 17.38±3.35 5.56±1.37 42.75±3.18 49.52±3.57 546.75±58.75對照組(n=10) 21.53±3.46 6.92±1.17 53.36±4.23 56.75±3.96 758.47±59.35 t 2.725 2.387 6.340 4.288 8.017 P 0.014 0.028 0.000 0.000 0.000
表4 兩組患者對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
兩組患者對比治療效果。完全緩解: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其病灶完全消失或增強MRI/CT 提示無強化;部分緩解: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腫瘤直徑縮小50%以上,且MRI/CT 提示無強化;無變化: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腫瘤直徑縮小低于50%或增大25%以下。
兩組患者對比臨床檢測指標。包括血清總膽紅素、血清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以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兩組患者對比術后生存率、復發(fā)率。
兩組患者對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發(fā)熱、惡心嘔吐、轉氨酶升高、腹痛腹瀉等[3,4]。
采用SPSS19.0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和t檢驗,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效果對比(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比治療效果[n(%)]
臨床檢測指標對比(P<0.05),見表2。
術后生存率及復發(fā)率對比(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比術后生存率以及復發(fā)率[n(%)]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P<0.05),見表4。
隨著我國肝癌患者的日益增多,對肝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也日新月異。在醫(yī)學技術進步的當前,介入治療技術在腫瘤治療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對肝癌組織的臨床研究中,肝癌組織供血有90%源于肝臟動脈供血,因此可以采用肝癌血管內(nèi)介入化療栓塞,充分對腫瘤細胞進行暴露,從而降低化療對患者的毒副作用[5]。TACE 治療雖能夠降低患者化療毒副反應,但對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限。而微波消融在影像學技術的支持下,將微波針插到腫瘤組織中,利用局部高溫對癌細胞進行滅活,從而減少了患者的復發(fā)率。
本次研究針對TACE 聯(lián)合微波消融對膈下肝癌治療的療效進行分析,并取得以下研究結果:治療效果對比,(P<0.05);臨床檢測指標對比,(P<0.05);術后生存率及復發(fā)率對比,(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P<0.05)。因此,我們認為,采用TACE 聯(lián)合微波消融對肝癌患者進行治療,能提高對患者的療效,減少患者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TACE 聯(lián)合微波消融對膈下肝癌患者具有更佳的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