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夫
摘?要 余自幼家傳,對國畫山水獨有情鐘,在山水領域摸爬滾打三十余年一直為其衣帶漸寬終不悔,在川求學啟蒙于鄒文正老先生,然后又負笈北上,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兩年的學習,在輾轉到中央美術學院丘挺教授工作室,在眾多名家大師的循循善誘下,在眼前打開了一扇傳統(tǒng)與當代藝術的大門,隨著探索的越來越深入,感受頗深。一次次頭腦風暴的洗禮、一次次震撼!對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作影響是深遠的。如何在國畫山水領域確立自己的風格,在傳統(tǒng)和當代之間找到自己的切入點,是筆者近幾年來苦苦探尋的真知,下邊就當代藝術與筆者所立足的山水之間如何整合談談自己的認識,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方家的賜教。
關鍵詞 當代新水墨山水;形式感;初探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1-0147-01
在21世紀的中國,隨著國力的增強,與西方交流的日夜頻繁,當代中國美術發(fā)展的呈現(xiàn)出以下發(fā)展趨勢:傳統(tǒng)美術的現(xiàn)代性與外來美術(古典、現(xiàn)代、當代)的中國本土化的沖突與碰撞。傳統(tǒng)的精華如何傳承?筆法、墨法、中國畫的人文精神如何在當代人身上呈現(xiàn)?中國的意象文化理念如何同西方交流?
一、山水畫的意象
藝術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克萊夫.貝爾,藝術最好的功能是凈化自己的心靈。反映自己的精神,同時感動別人。每個能留下來的作品每個朝代的作品在當時是最前衛(wèi)的,最不能為當時人們所普遍接受的。藝術是引領大家,而不是適應大家。
而一張好的山水畫,在古代就分為:逸、神、能、妙四品,其表現(xiàn)的內容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思考:一種理想化的山水,有幽遠、深邃的意境。佛性的憐憫,禪宗的梵唱,萬物蒼生大地的博大,生命的萬類霜天自由生長。建立充滿東方神秘學的東西,建立中國畫圖式,地道的中國味兒。
二、山水畫面的構成
讓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對于熟悉的東西,要對其進行變形和解構。一個成熟的畫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視覺符號。
中國山水繪畫則偏重于線條表現(xiàn)有無限可能性,探索線條表現(xiàn)的無限可能,不僅僅是古法用筆。
當代藝術更加注重對物體幾何形的關注,大于對物體本身的關注。有以下的特征:追求純粹、自我原創(chuàng)、以自我為中心、形式至上。同時作品由架上往架下轉移,拼貼、電腦、現(xiàn)成材料占大部分比例。
三、山水畫的表現(xiàn)與張力
西方的表達更張揚、更注重視覺的沖擊力、爆發(fā)力和形式感。更注重視覺的奇特記憶。而一張好的山水畫作品,以氣韻生動為最高標準,首先要有大的氣氛能吸引人,有意境和想象的空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人的思想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其次看看有沒有細節(jié),能吸引自己走到前邊去看細節(jié)。最后要看作品是否來自于生活,不要是自己編的,沒有生活感受。能退遠再看再回味。
而中國山水的本體:以古人倪瓚、漸江山水為依托,畫的更加繁茂,水墨韻味做夠。敷以群青和赭石,色彩異類。山石似仙山。山石應層層疊疊,相互咬合,通過萬年的疊壓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而非石塊的隨意堆切,抓形與形之間的整體關系,相互隼鉚關系。應表現(xiàn)出古代廟堂的遺跡,一種對遠古的悠遠的回眸,完美的丘與墟,紀念碑式的建筑,對過去的消失與緬懷。云遮霧繞,有靈氣、生動有形,云氣能幻化成一定的形狀。奇峰云氣,氣韻生動。山水,亦可表現(xiàn)渾厚與博大,盛世的雄強與博大,山水畫畫的是意境,營造的是氛圍。把形體空間壓小、壓短。甚至壓縮在一個完整的平面上而強調形體的渾然之力,初一看粗笨,但后邊越看越有味道。把平淡無奇的山石陌生化。
中國傳統(tǒng)水墨山水在西方當代思潮的沖擊中逐步走向當代,筆者的當代藝術探索的路還漫長。陣痛中產生裂變、碰撞中蛻變,浴火重生!思想當代,筆墨更純粹、更中國!相信在經(jīng)過廣大中國畫同仁的艱難的探索后,藝術之花會在當代結出碩果,在中國畫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是吾輩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巫鴻.時空中的美術[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