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對其教學資源的深度開發(fā)也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其僅僅依托網絡信息技術,能夠為數學教學提供圖片、文字、影像、音樂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支持,有效突破了課上教學時間與空間的制約,大大拓展了初中數學教學范圍以及學生知識面,擴充了數學教學容量,也提高了數學教學趣味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以及初中數學教學實效的保障。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利用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不斷涌現(xiàn),這為我國中學教育提供了有效支持,微課作為一種有效、先進的教學資源,其進行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能夠為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擴充,以及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問題探究、訓練思維、能力提升等方面進行教學資源開發(fā)。下文就從初中數學教學入手,對微課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進行分析。
一、 微課教學資源概述
微課依托網絡信息技術,是一種綜合型教學資源,具有主題突出、內容簡潔、資源多樣等優(yōu)勢,將微課資源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之中,能夠充分整合數學學科碎片化知識,將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還能夠有效輔助教師教學,在各種網絡設備與技術的支持下,實現(xiàn)了初中數學在線學習,促進了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大大提高了初中數學教育實效。
(一)微課資源有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
微課具有短小精悍、主題明確的優(yōu)勢,微課資源中只有一個議題、一個重點,因此,對學生疑難問題解答與學習,非常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微課資源能夠突破傳統(tǒng)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自由選擇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從而更好地保障學生學習效果,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微課資源的應用,從多個方面滿足了學生需求,微課視頻還可以隨時暫停、隨時播放,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微課資源有助于后進生轉化,視頻直觀、生動,并且能夠反復播放,可以隨時暫停,因此一些思維慢的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知識。
(二)微課資源促進教師成長及教學業(yè)務研究
在使用微課資源的時候,教師要從整體上去分析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這是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教學反思的過程,所以,可以促進教師專業(yè)提升;微課資源的使用依賴于互聯(lián)網技術以及移動互聯(lián)設備,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從而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學需求,教師綜合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也會提高,在微課資源的使用和傳播過程中,教師與教師教學經驗的交流也會更加便捷;微課資源便于管理,能夠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質量;微課制作簡單、形式新穎,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三)微課資源能夠促進教學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
微課資源的搜集、分類、制作和使用的整個過程都離不開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這是初中數學教育現(xiàn)代化的實現(xiàn)過程,也能夠從整體上推動初中數學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本身就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產物,靈活將其運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之中,實現(xiàn)了數學課上與課下教學的整合,使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更加適應時代化教學的節(jié)奏和需求,大大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滿足了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二、 微課教學資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發(fā)與應用
(一)問題探究型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思維與探究思維的形成。問題探究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在問題探究中開發(fā)微課資源,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和內涵,從而有效掌握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實現(xiàn)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
比如:《二次根式》中二次根式的定義教學,教師可以將二次根式性質、二次根式運算與定義教學相結合,教師課前開發(fā)問題探究性微課資源,搜集相關資料制作微課視頻,課上教師播放微課視頻,以動畫形式引出“√用來干什么”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問題探究,總結答案,在這個基礎上視頻再次播放實際問題,直觀展示“5的算術平方根是多少”的求解過程,學生通過微課資源創(chuàng)設的生動場景,從實際問題進行探究學習,獲得問題答案,從而對“二次根式”定義內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訓練思維型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
在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思維訓練這方面,通過引入微課教學資源,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及邏輯規(guī)律以直觀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數學教學內容。另外,微課資源具有主題突出、內容簡練等優(yōu)勢,大大提高了初中數學的教學節(jié)奏,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進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比如:“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等相關內容教學完成之后,教材中有關這方面的題型以應用題為主,這對于邏輯思維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展開教學,難免會導致學生理解困難。而引入微課教學資源,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以“用20米柵欄,以一邊長為12米的墻體如何圍成最大面積的長方形草坪”為例,教師先帶領學生深入分析題目,理清其中條件,實現(xiàn)文字語言向代數語言的轉化,并利用微課直觀展示長方形草坪面積y與長方形草坪的寬x的數量關系,以動態(tài)方式進行圖形演示,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對草坪長和寬的取值范圍比較和觀察,可以列出y=x(20-20x),4≤x<10。之后,再將最大面積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圖像拋物線頂點與縱坐標的值,就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
通過運用微課資源,課堂教學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枯燥、無味的弊端,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將題目中的變量關系展示出來,使學生對二次函數最大值問題一目了然,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部分知識內容,提高學生學習實效。
(三)能力提升型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是最根本任務,教師應該善于開發(fā)能力提升型微課教學資源,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能力提升作為教學重點,貫穿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并能夠靈活運用微課資源,為學生能力拓展提供支持。
比如:《反比例函數》中有關反比例函數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先從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入手,奠定學生解題基礎。但是課本中并沒有具體給出有關這部分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微課教學資源,以模塊化的方式展示《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和對稱性》《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從而完善課上教學內容,彌補數學教材這方面的不足,之后,教師引入實際問題,讓學生結合微課視頻內容,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開發(fā)和利用微課教學資源,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在學生知識教育與應用能力培養(yǎng)也非常有幫助。
(四)任務型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在微課資源開發(fā)和運用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利用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微課教學資源,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綜合數學思維的發(fā)展。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學習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微課資源的應用,符合現(xiàn)代化社會學生知識獲取的特點,因此,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正確運用微課資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課上教師在微課資源的引導和幫助下,思維會更加活躍,能夠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更好的記憶和理解數學知識,并保障數學學習質量。
同時,教師合理運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法,組織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建立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探究意識,促進學生綜合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比如:《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學中,教師引入微課資源,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的營造下,完成自主學習探究任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問題分析探究能力。教師利用微課資源,播放幻燈片:在圖書館門口懸掛了兩種節(jié)能燈,一種是普通節(jié)能燈,共有204盞,是LED燈數量的4倍還多4盞,在這個情境中學生要思考如下問題,并完成補充條件:
①這個題目中有哪些數量關系?
②哪種燈的數量未知?
③可以補充什么問題?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分析,總結出問題:求LED燈有多少盞?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促進了學生問題探究與分析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發(fā)展。
(五)訓練型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初中數學中教師合理組織學生開展教學訓練,可以達到鞏固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在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資源,結合教學重點進行訓練,并進行分析和講解,另外,訓練內容可以分為多個關鍵知識點,有利于知識的整合和應用。
比如:“勾股定理”的訓練教學,教師可以結合勾股定理概念、證明方法、運用方法進行訓練,在單項訓練中,教師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強化訓練。在概念理解和學習訓練中,教師先安排學生默寫勾股定理概念,快速引入15秒微課視頻,對學生定理記憶中的易錯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并在直角三角形中對應帶有顏色的問題,同步展示三角形有色邊;證明訓練中,教師同樣播放微課視頻,視頻中引入相同顏色分類輔助鞏固定理的證明運用;最后,微課播放“青朱出入圖”裁剪紙張并組合新形狀,對直角三角形三邊關系進行繼續(xù)探索和熟練運用,然后在視頻微課中展示圖形拆分和重組的動態(tài)效果,幫助學生加深記憶。
三、 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微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通過靈活運用微課資源,豐富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生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生成,實現(xiàn)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探究,明確了初中數學微課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對策,希望能夠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吳勇.初中數學微課堂教學模式淺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0):146.
[2]梅海蓉.淺議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7(18):20-23.
作者簡介:蔣若霞,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