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與“丑”的對立貫穿了《湖》的始終,川端康成通過主公人對不同少女的跟蹤與愛戀,表達了人物對美的極性追求以及對自身丑陋的掩飾和厭惡。從《湖》中我們可以看到川端康成的少女情結(jié),同時也能看到其在作品的敘述中更加注重人物內(nèi)心的表現(xiàn)。本文試圖通過簡析《湖》中的人物形象領(lǐng)會作者視域下對追求美的詮釋。
關(guān)鍵詞:《湖》;美;極致追求;內(nèi)心表現(xiàn);人物形象
作者簡介:杜峪紓(1995-),女,遼寧省撫順市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8--01
在日本文學史上,川端康成無疑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繼泰戈爾之后第二個榮獲諾貝爾獎的東方作家,將東方文學作品推向世界。他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風格受歐美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同時結(jié)合了日本傳統(tǒng)文學的特點。川端康成筆下的美是細膩的,是通過人物的內(nèi)心表現(xiàn)出來的。在《湖》中他通過描寫男主人公桃井銀平對美麗少女的跟蹤和對美麗少女的迷戀,表達了人性對美的追求以及對自己丑陋的厭惡。與此同時,通過不同少女對銀平所為的反應(yīng)和表現(xiàn),我們也能感受到這種對于美追求的極致性。
一、外表美的畸形追求
從小說表現(xiàn)的外在形式上來看,主人公桃井銀平對于美的尋覓和追逐是畸形的,甚至是一種變態(tài)的追求。小說一開始就描寫了銀平一系列動作以及內(nèi)心活動,如小說中講到的“銀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作為罪犯受到追捕。也許受害者沒有控訴自己的犯罪行為?!逼鋵嵶x到這里,我們并不知道這其實是銀平在跟蹤了少女宮子之后的想法,但是可以看出“他”實際上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一種非常態(tài)的,近于犯罪的行為。隨后,作者細膩地描寫了銀平與澡堂女共處時的內(nèi)心活動。小說強調(diào)銀平進的是“香水浴池”,對他來說這種香氣就像是鮮花的芳香,同時多次提到銀平夸贊澡堂女聲音的動聽,認為那是像仙女一樣的聲音。反過來,文中著重描寫了銀平那雙丑陋的腳,“腳趾又長又干癟,像猿猴一樣”,并且他每次看到自己丑陋的腳趾,內(nèi)心總是毛骨悚然的??梢?,銀平對自己的丑陋是既怕又厭的,這或許也是他極力追求少女之美的原因吧,因為在人們心中,少女常常是美麗的化身,這種美是潔凈的,不被任何事物所污染的純凈自然之美。我們還能注意到在銀平這種變態(tài)追求美的背后有一個人其實是起著觸發(fā)因素的,這個人就是彌生。彌生是銀平母親家血統(tǒng)的表姐,比銀平大兩歲,比起生活在優(yōu)裕環(huán)境中的彌生,銀平則顯得更加貧困和失意。對于表姐彌生的愛戀更多的是出于不想失去母親這一愿望。銀平幼年的幸福便是同彌生漫步在湖邊的小路上,他思慕著湖面兩人的倒影永不分離,然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由于父親亡故,母親故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都很忌諱銀平家,彌生也因此疏遠了銀平,公開瞧不起他。為此,銀平對彌生是心生怨恨的,不僅如此,他還曾詛咒過彌生,想讓她陷進冰層下的湖水中??梢姀浬膾仐墝τ啄甑你y平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摧殘。如果說這是銀平幼年時遭遇的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那么當銀平已經(jīng)成年是一名老師的時候,與其學生久子發(fā)生的愛戀算是其觸摸到了美的邊緣。久子家境優(yōu)越,本身又生活在溫室里,并且她敢愛純情,這正是丑陋的銀平內(nèi)心最渴望也是他最想要的美,久子的回應(yīng)也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他內(nèi)心曾受過的打擊,這讓銀平第一次觸碰到了他所追求的美的邊界。然而,小說在接近尾聲的時候?qū)懙姐y平遇到了看起來和自己年齡相當?shù)睦吓??!八仙泶┮患⑴K的白襯衫,下身是褪了色的黑褲。一副萎黃的臉,曬得黝黑,沒有化妝?!迸c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被跟蹤的是銀平自己。“銀平眼前浮現(xiàn)出自己那雙丑陋的腳,接著想到難看的女子的腳也尾隨而來,就戛然止住腳步,打算把那女子讓過去。但是那女子也停住了腳步。”在銀平心中,這個女子是同自己一樣丑陋的,這里不僅是銀平跟蹤少女和被丑陋女子跟蹤時不同表現(xiàn)的對照,同時更加強調(diào)了銀平所追求的就是那樣一種極致的美麗,當然,這美麗首先來自外表。他對于一切丑陋的事物都是不接受的,厭惡的,即使自己也是這樣一個被他人厭棄的人。就像小說最后寫到的那樣:“銀平對自己帶女子行走,只感到嫌惡而已。唯有一種誘惑的蠢動,那就是他想看看女人藏在長筒膠靴里的腳。一想到和銀平兩個人伸長赤腳,不禁催人嘔吐?!?/p>
二、內(nèi)在美的極性向往
如果說表面上銀平追求的是外在的美,但實際上他也有對心靈美的詮釋。銀平確實是一直在追求外表美麗的少女,但是在這之下,更是他對于這種純凈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他也渴望自己有這種干凈的外表,潔凈的身體和幸福的生活。他對町枝的追蹤就能表現(xiàn)這一點,其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向往的并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僅僅是她們的艷美,這既是外表上的,更是心靈上的。書中這樣寫道“銀平離開欄桿,悄悄地靠近町枝的背后。銀平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鑰匙形狀的螢籠鐵絲掛在町枝腰帶上?!鳖Σ]有察覺,而銀平走到橋的盡頭才回頭望了望掛在町枝腰間的微微發(fā)亮的螢籠。銀平的這一舉動足以看出他向往美,但同樣會做關(guān)于“美”的事,這不正是其追求心靈美的行動體現(xiàn)嗎。此外,小說中總是提到銀平對自己這雙丑陋的像猿猴一樣的腳的厭惡與驚悚,又寫到他扔下那個與他年紀相仿的丑陋女子,這同樣能表現(xiàn)出銀平不光厭惡自己的丑陋,更是對這世間一切的丑的拒絕與嫌厭,而這也正是他內(nèi)心對美的這種極性地向往與追求的側(cè)面映照??傊?,銀平是追求美的,這種美實是一種外表之下心靈美的極性渴望。
“湖”是什么?我想,也許是銀平曾對美好愛戀希冀的倒影,亦或是其畸形尋美的開始吧!
參考文獻:
[1]川端康成著;葉謂渠,唐月梅譯.《山音.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4.
[2]董奎玲.試論川端康成小說的藝術(shù)風格[J].語文建設(shè),2014(1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