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通過直觀、形象的可視化圖表引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網(wǎng)絡,從而讓學生更清晰地思維,更輕松地記憶,更愉快地學習。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認知方式,給學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間,也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預習、閱讀教學、寫作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用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總結個人對知識點的思考方式,以便在頭腦中構建出文章的結構脈絡和領悟到作者的寫作思路。
關鍵詞:思維導圖,預習,閱讀教學,寫作,運用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現(xiàn)在倡導的是智慧課堂。智慧,是語文的根本,也是語文的終極追求。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該變革課堂教學,有智慧地教學語文,使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積極思維,主動地去了解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究不同事物的關系,體驗探究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才會在學習中發(fā)揚自己內在的潛力。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全新的思維訓練方法,更是彰顯了語文課堂的智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和概念去指導教學,就是在學習中不斷地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采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幫助教師更有效地整合教材資源,使課堂講解更為科學流暢,提升教學效率。結合我的教學歷程,我覺得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在以下三個方面:預習、閱讀教學和寫作。
一、 在預習階段的運用
思維導圖既可運用在單元課文的整體預習上,也可運用在單篇課文的細致預習上。學生可先參照單元導讀板塊,了解本單元課文的學習主題和單元學習目標,找到單元課文中可以整合的內容相似點,加以歸類。重點內容要做明顯的標記。
關于單篇課文,可以先想想這篇課文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點,在思維導圖中繪制出來,再根據(jù)教師的預習提示來打開自己的思維,繪制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將自己對課文的猜想及感興趣的問題繪制在思維導圖上。這樣,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可以對自己原先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正和補充,進一步完善自己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在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要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預習階段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對課文主旨、訓練要點及結構安排進行整體把握。例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母雞》?!赌鸽u》是老舍先生膾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佳作。主要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贊頌之情。作者的情感由討厭轉化為尊敬,采用了先貶后褒的情感表達方式。四年級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這種由討厭到不討厭的情感變化,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地體會課文字里行間里的情感變化?我決定讓學生用圖文并茂,易于理解的思維導圖的方式預習《母雞》這篇課文。學生在繪制該篇課文預習思維導圖之前,需要對課文進行熟讀,在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后,由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想想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為什么了變化?”,繼而學生就容易畫出一個體現(xiàn)作者由討厭到尊敬的情感變化的思維導圖。通過這預習階段思維導圖的繪制,學生們深刻體會到母雞尖刻、諂媚、淺薄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慈愛、負責、勇敢的心。第一次“嘗鮮”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都喜歡上了這種圖文并茂的預習方式。同時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與發(fā)揮。
二、 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分析,能使困難、復雜的內容非常清晰、系統(tǒng)地凸顯出來,因而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閱讀材料內容,更容易地組織和記住所讀材料。閱讀教學中,將閱讀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換成系列圖式的形式,使概念之間形成體系和層次,并能方便交互。這樣,能幫助我們迅速把握整個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閱讀,有效利用時間。
通過思維導圖,學生把一個個枯燥的說明文字轉變?yōu)樯拭鼷惖膱D案,把一段段零散的文字轉變?yōu)榘ㄖ黧w和分支的整體。教師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根據(jù)關鍵詞、課文背景、中心思想和段意來學習課文,課堂效率得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漸漸地,學生已經(jīng)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了兩個多月的語文學習,在熟練掌握思維導圖的同時,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訓練,提升了自學能力,獲得了靈活的語文學習思路,這充分證明了思維導圖的實用性。
三、 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寫作起始于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這種認知是一個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性直觀和理性思維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結構??梢姡趯懽鞯钠鹗茧A段,思維已介入。思維是習作過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維這一條主軸,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廣度。正因為思維與寫作的最密切的聯(lián)系,顧振彪先生指出:“啟動思維操作,是牽住了作文訓練的牛鼻子?!?/p>
雖然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實踐也很重視思維的培養(yǎng),但并沒有教學生具體可操作的思維方法。而現(xiàn)實情況也反映了小學生的作文語言邏輯欠缺,詞匯量也不足,導致寫出的作文零零散散的,自然得分也不會高。思維導圖的引入,解決了這一個問題。思維導圖能反映普遍思維過程,也就必然能反映寫作這一特定思維過程,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訓練中,通過對寫作思維過程的精細剖析和層層展示,幫助學生掌握作文規(guī)律,發(fā)散思維,理清思路,使文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睂嵺`證明,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卻又極其有效的圖解工具,它去粗取精,把課文的精華濃縮成一張圖,將理解與表達融為一體,簡約直觀地再現(xiàn)了思維的過程??梢哉f,思維導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認知方式,給學生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間,也讓學生的思維更具創(chuàng)造的特質和生命的張力。筆者要在未來的教學之路上繼續(xù)探究,合理利用思維導圖,使孩子們養(yǎng)成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整理的習慣,建立各自的知識體系,真正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顧楚霞.我看中國小學語文教學可取之處[J].基礎教育參考,2016(6):47-48.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修訂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梁艷媚,廣東省東莞市,東莞市石龍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