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群
摘要:培養(yǎng)青年教師盡早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骨干,以教研組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青年教師的聽評課活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師徒結對的幫帶活動,提高素質的教學基本功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骨干老師的引領課,青年老師的展示課等教研課活動,以教育科研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校本教研? 青年教師? 專業(yè)成長
一、開展教研課的重要意義
在教研活動實踐中,學校為青年老師搭起促進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平臺,用集體的力量引導老師走上個人與集體共同成長的道路,引領教師隊伍的全面建設,開展學科間的集體備課活動,教研組組織課程標準學習、學科內老師的經(jīng)驗交流,進行聽評課等活動提供了平臺,加強了教師與教師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形成專業(yè)互助、自我提升與自我創(chuàng)新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教師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有機會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才能使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快速成長。
二、校本教研——集體備課智慧碰撞促成長
集體備課給我們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平等、和諧的研討環(huán)境,強調集思廣益,加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中的專業(yè)切磋、互助。組里每位教師在共同的備課研討中幫組教研課授課者進行教學設計的探討。集體備課過程中,青年教師的教研課,先由執(zhí)教者說課,備課小組進行磨課,找出優(yōu)點,找準缺點,給出建議,共同討論,指導修改教案。使他們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改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每個教師的教案中,有獨立備課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在集體備課后修改教案,授課者必須進行第二次備課,要求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方法,抓住班級學生特點,可以修改部分章節(jié),再重新備課,形成自己的教案。因此,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有利于老師們進行知識見解碰撞,萌發(fā)出新的思維,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梢娂w備課眾人智慧設計教案能很好地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
三、校本教研——聽評課促成長
教研活動采取多種聽評課方式,同級聽課、學科大組等多種聽課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主體性的聽評課活動,以 “一課多研”“同課異構”形式開展教研,這樣的活動,對所有的聽課老師來說,是一次收獲,在聽課過程中學會融合他人優(yōu)勢完善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而對授課者來說,更是一種提高。每一位教師在準備公開課時都經(jīng)過反復推敲,將自身的閃光點展現(xiàn)給聽眾,所以每一個教師的講授內容都是不容小視的,教師在聽課時可借鑒、參考、學習。在聽評課的過程中,評課者與授課者之間,彼此交流,發(fā)表觀點,共同探討,最后形成共識。通過傳幫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快速成長。
四、校本教研——同課異構促成長
在我們的教研活動中,我們還常常采用“同課異構”的教學方法,引領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同一個教學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并上課。由于老師的不同,教學風格,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華。聽課的老師就通過對這些課的對比,結合他們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取長補短改進自己的教案,進行第二次備課,再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了。有了這樣的交流平臺,能很好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可貴的沉默》一課,教研活動安排梁老師和陳老師兩位老師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目標的要求,針對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實際,分頭備課,形成了“同課異構”的課堂形式,然后集中在不同班級上課。兩位老師都精心地研究了教材,而且潛心鉆研教學方法,各顯風采,各具特色。梁老師老師的課時劃分比較合理,而陳老師老師的課容量顯得大了點,所以整堂課下來顯得有些急。因為內容選擇到位了,梁老師老師的課聽起來就輕松了。再如,1至9自然段的教學,兩位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在情境中指導朗讀。梁老師在教學1至9自然段時,圍繞“神氣十足”展開討論,“沉默前教室里是怎樣的?孩子們是怎樣的?”再瀏覽課文,找找從哪些地方讀出了熱鬧。而陳老師在這一部分的教學,她從文中的幾句問句入手,“老師提了幾個問題?問了什么?”從學生找出來的句子中,老師一邊指導朗讀,一邊讓學生感悟到興奮、激動之情,并想象畫面:此刻,教室里真是熱鬧非凡,有的(??),有的(??),還有的(?)。有了這幅畫面,老師再引導孩子們讀1至9自然段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不同的老師,就有不同的教學特點。教學是個常教常新的工作,不是一層不變的。很多年來我們都在尋找優(yōu)化課堂的途徑,提高課堂實效性的課堂,大家一起在觀點上碰撞,從中深化思辨、激發(fā)靈感。年輕教師通過這種長時間地磨煉,必然會有大進步。在教研中互相借鑒,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汲取教學精華(方法、手段),轉化到自己的課堂中,共免教學進步幫組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五、培養(yǎng)青年教師課堂激情,激發(fā)學習欲望
成功的一節(jié)課,是離不開教師的言行調動及積極性。因此,我們利用教研課指導青年教師,課堂上的語言、教態(tài)、相機與學生互動等課堂必備的的技巧。實踐證明:教學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教師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大膽參與到學習中。青年教師在教學經(jīng)驗比較欠缺,對學生年齡特征不是很了解,課堂的把控,在評課活動中有經(jīng)驗的骨干教師點撥下,有效促進了青年教師課堂個人魅力的成長。
校本教研,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個性展示特色的舞臺,通過教研課活動,引導青年教師找準自己的特色、特長,并結合到教育教學實際之中,成就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風格。校本教研提高年輕教師教學能力的初衷,到逐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快了老師們的成長,全面快速提高了青年教師綜合素質,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注入活力。
參考文獻:
在“異構”中學習、提升——以《可貴的沉默》為例談同課異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