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
摘 要:本文將以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為指導,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據(jù),對當前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幫助廣大語文教師認識到自己在組織語文生活化教學活動的時候存在的不足,為教師們解決問題、有效地實施生活化教學指出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實施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一門以學習語言文字為主的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學科,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們回歸生活,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語文學習和綜合實踐水平。然而事與愿違,在當前的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由于對生活教學認知不深刻,沒有有效地掌握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出現(xiàn)了諸多的教學問題,嚴重地影響著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限制著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要想有效地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我們首先要清楚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立足問題探尋解決對策。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一、教材使用偏狹,難以拓展語文外延
教材是教師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依據(jù),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有著自己的界限,不是教師可以隨心所欲拓展的。如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們過分地引入生活化的內(nèi)容,則會導致教學內(nèi)容過于繁多,加重學生們的學習負擔。而且,大量的教學內(nèi)容,還會導致教學偏離語文課堂,導致學生們無法準確地掌握語文知識,課堂教學效果不能盡如人意。因此,如何以教材為依托拓展語文外延,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教師在組織生活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部編版教材的實施,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發(fā)展途徑。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少有教師對部編版教材的編寫意圖進行分析和探究,能發(fā)揮教學能力,自主整合、靈活運用教材內(nèi)容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會產(chǎn)生“誤讀”教材的問題,或者直接按照教材內(nèi)容實施教學,忽視挖掘生活素材;或者大量灌輸生活內(nèi)容,忽視語文教學本真。因此,在新時期,要想真正地實現(xiàn)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挖掘,找出生活素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選擇。比如,《觀潮》這篇課文,從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對錢塘江大潮進行了生動的刻畫,此內(nèi)容是極具生活性的。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以錢塘江大潮為切入點,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們走進生活,體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場面。
二、脫離學生實際,開展形式化生活教學
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是以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為切入點的,而且,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具有發(fā)展性、體驗性的特點,這意味著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深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挖掘符合生活實際的素材,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貼合教學目標地組織教學活動。但是,當前小學語文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實施存在著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生活教學形式化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過分地重視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忽視了其所具備的生活性。在教學形式上,教師還一味地將教材作為教學的唯一依據(jù),采取知識灌輸?shù)姆绞?,將學生們局限在教材上,認為教材中有生活內(nèi)容,學生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就是在享受生活。盡管教材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生活內(nèi)容,但是這些生活內(nèi)容是作者的生活,而非學生的生活。在時代的變遷下,作者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存在巨大的差異,如此體驗,只能加重學生的負擔。要想解決此問題,需要教師打破教材的限制,采取適宜的手段將學生們帶入到作者的生活中,使學生們在身臨其境中,自主感知作者的經(jīng)歷,體驗文本中寄予的情感,實現(xiàn)生活經(jīng)歷的豐富,情感的豐富。
三、課堂開放過度,非語文活動過多
生活化教學的實施要求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打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驅(qū)使學生們從文本生活走進現(xiàn)實生活。在此要求的指導下,不少教師試圖開放小學語文課堂,結(jié)合教學所需,組織多種多樣的生活活動。但是在此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為了開放而開放的問題,導致學生們在機械的活動體驗中,將注意力從語文學習中轉(zhuǎn)移出去,難以掌握有價值的語文知識,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事倍功半,而且,語文課堂教學也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比如,在組織《出塞》教學內(nèi)容的時候,有的教師為學生們展現(xiàn)了畫面精美的課件,借助信息資源驅(qū)動學生們走進場景,卻忽視了挖掘古詩詞中的思想情感,導致學生們在體驗場景的過程中,單純地掌握了語言知識,沒有建立深刻的理解,與詩人的情感共鳴更是無從談起,有違語文課堂教學要求。
總之,在組織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立足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學會選擇適宜的生活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恰當?shù)亟M織語文活動,使學生們在體驗生活中獲得發(fā)展,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徐清琴.尋找生活中的語文元素——生活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華夏教師,2018(14):71.
[2]孔陽華,黃會媛.插上想象的翅膀,點燃思維的火種——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8(1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