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法律教學需要以專業(yè)實踐教學作為基礎,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加深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及應用,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文章指出項目教學法的特點,簡述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實施方法,并從確定項目主題、明確實施條件、展示項目成果等方面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實施步驟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項目教學法;中職法律教學;職業(yè)道德;人才培養(yǎng);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020-02
中職生畢業(yè)之后會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熟悉法律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教師在開展法律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明確每個項目內(nèi)容的任務,按照要求完成項目的完整程序,做好學習規(guī)劃,進而達到學習目的。本文對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
一、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的目標符合現(xiàn)代中職教學需求,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中職法律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明確其主要特點。項目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強調(diào)以項目作為主線,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本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項目學習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提高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并將其延伸到日后的工作之中。這種教學方式在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引導者角色,不要成為課堂的主宰者。在開展中職法律教學時,教師應該確定需要研究的項目,然后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討理解課程知識的本質(zhì)。項目教學法不能局限在教材知識上,其需要最大程度地挖掘教學資源,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專業(yè)技能,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二、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1.任務優(yōu)先教學
在引導學生對項目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突出任務,對學生掌握的專業(yè)知識程度進行分析。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時,需要明確項目任務對深化概念定義理解的重要性,合理選擇教學項目,讓教學活動的開展具備更強的針對性。雖然中職法律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但是教師在布置項目任務時還是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對相關(guān)法律案例的理解與分析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教師需要體現(xiàn)教學的項目優(yōu)先原則,對中職法律教學項目進行合理的挑選,再制定針對性的項目講解策略。法律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需要凸顯法律項目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要求完成項目學習任務。
2.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項目教學的重點,教師需要讓學生針對專業(yè)學科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對相關(guān)的資料進行收集、閱讀與整理等。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雖然需要由教師進行引導,但是還是需要體現(xiàn)主體地位。教師在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中職法律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自己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分析,以自主學習為主,之后才能夠在小組學習中進行討論。自主學習能夠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讓學生更加貼近實際生活。在對中職法律素材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自主學習不僅能夠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控性,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時間限制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對項目進度進行調(diào)整,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對項目內(nèi)容與表現(xiàn)形式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可以相互協(xié)調(diào)。
3.依據(jù)法律教學體系
法律教學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需要作為一種基礎依據(jù),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與動機。部分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較弱,其在學習這門學科的過程中表現(xiàn)的法律素質(zhì)較低,甚至有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能利用法律專業(yè)知識維護自身的合法權(quán)益。因此,中職教師在進行法律項目教學時,需要依據(jù)法律教學體系加強基礎教育,投入足夠的教育資金,讓學生可以通過專業(yè)學習掌握法律知識。教師在編制法律項目時,需要提高對法律教材的重視程度,按照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形勢更新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識。比如多元化社會的特點在傳統(tǒng)教學中難以凸顯,教師在布置項目任務時,就需要對這一點進行彌補。要按照法律教學體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法律條文的實用性得以增強。
三、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1.確定項目主題
教師在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中職法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確定項目主題,讓學生明確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與需要完成的任務。首先,教師需要提出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中根據(jù)項目任務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然后,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項目任務的產(chǎn)生過程,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能夠推動項目的進程。比如,在讓學生對我國的基礎法律進行了解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區(qū)分憲法、行政法、民法、經(jīng)濟法及刑法等,讓其對密切相關(guān)的基礎知識進行初步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從不同的法律中選擇一個主要的內(nèi)容作為項目主題布置教學任務。
2.明確實施條件
在確定“民法”作為項目主題之后,教師需要針對項目的主題實施教學,明確項目的實施條件。其在教學中需要對主題進行全面及客觀的分析,讓學生對其有基本了解。主要的實施條件為:(1)掌握我國民法調(diào)整的對象、調(diào)整方法、各項基本原則。(2)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3)了解我國民法的性質(zhì)、表現(xiàn)形式及其效力范圍。(4)掌握私法自治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在明確這些實施條件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針對“民法”章節(jié)知識內(nèi)容進行調(diào)研,從理論與實踐操作兩個方面對其進行指導。在運用項目教學法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獨立分析相關(guān)內(nèi)容,然后讓其通過基礎的指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需要找到關(guān)于“民法”的學習案例,做好調(diào)研工作,撰寫調(diào)研報告并在課堂上展示。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獨立思考并進行適當?shù)男〗M合作學習,同時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分析。教師需要對項目的各個階段的實施時間進行控制,讓學生把握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思考與討論時間。
3.展示項目成果
在完成項目討論之后,學生需要對自己的思考成果與小組的討論成果進行展示。其可以從“民法”的廣義與狹義定義進行切入,對古羅馬起源的民法概念進行深入剖析,還可以對民法的實質(zhì)意義與形式意義進行區(qū)分講解,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深入的探討。這個章節(jié)是重點考點,知識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學生在探討交流的過程中需要相互協(xié)作,完善章節(jié)知識。之后,其還需要開展項目評價,通過自評與互評對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教師也需要觀察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其學習情況進行反饋,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的特點與弱勢,優(yōu)化學習體系。
四、結(jié)語
中職法律教學需要以專業(yè)實踐教學作為基礎,引導學生為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礎。教師在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與法律教學的特點確定項目的主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探討。學生要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自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加深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并有效應用。
參考文獻:
[1]職紅艷.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法律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7).
[2]陳承生.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實施效果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7).
[3]孫思.中職法律教育與中職生法律素質(zhì)的提高[J].法制博覽,2016(06).
[4]賈鴿.項目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5(04).
[5]李艷.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項目教學設計探討[J].職教通訊,2014(03).
[6]徐蓮.項目教學法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3(2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Law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Gu Yuzhong
(Henan Xinyang Industrial School, Xinyang 465150, China )
Abstract: The law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eeds to take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as the foundation,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legal knowledge,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law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law teaching from the aspects of determining the project theme, def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displaying the project results, etc.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secondary vocational law 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effect
作者簡介:顧玉中(1972-),男,河南潢川人,講師,從事法律專業(yè)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