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雙從 張海峰
摘 ?要:身體乃萬事之根本,高校體育課程正發(fā)揮著強健體魄,增強體質的作用,擔負著祖國未來的健康大任,是大學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越來越多的學者投身于研究體育教學,致力于體育教學的高效發(fā)展,問題導向教學模式(PBL)是重要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大學體育教學中效果顯著。本文就問題導向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 ?高校體育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0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a)-0067-02
問題導向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呈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形式教學體系。整個教學過程,是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教師和學生從中不斷吸收信息,做出分析、給出判斷,并以贊同、疑問或其他方式做出回應,得出結論。教學中,信息傳遞的多向性,思維模式的多樣性和師生角色的復雜性,班級學生參與信息交流的頻繁程度、積極性以及分組情況,都不可避免地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主查閱,相互溝通交流主動獲取知識,這一教學方式應用于高校體育課程有優(yōu)勢有劣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本文從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出發(fā),舉例分析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協(xié)同發(fā)展的關系,即SWOT分析。
1 ?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弊端
學生普遍習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時不能適應自學模式[1]。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高低,問題導向教學如果兼顧不到每一位同學,就會進一步拉大差距,使差生更差,失去學習信心,適得其反。同樣對教師的要求也會提高,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提煉總結能力,提出有意義的問題,緊貼實際教學內容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信息傳遞是單向的,有教師教授學生接收,整個課堂活動進程和節(jié)奏完全掌握在教師手中,按照預先設計的軌道進行,可操作性強,穩(wěn)定性好,不會產生劇大變動,失控的可能性小。問題導向互動式的教學氛圍,往往不好把握進度,穩(wěn)定性差,稍微控制不好容易影響進度。比如:在學習“健美操”過程中,教師針對某一小節(jié)動作讓學生討論創(chuàng)作下一節(jié)體式,肢體不協(xié)調、對健美操沒興趣的同學肯定覺得任務艱巨,逃避拒絕,不會去思考,準備抱著渾水摸魚的態(tài)度蒙混過關,課堂上的參與度也會變低,影響整體課堂活躍性,不利于課程的順利的進行,達不到健美操的教學目的。
2 ?學生課堂自主性提高
問題導向教學把學生被動接收知識的過程轉變?yōu)樽灾鲗W習過程,從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主動鉆研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加強了團結合作意識,為之后步入社會工作奠定良好基礎[2]。學生自主汲取知識,相互間討論分享,最終得出答案,真正通過自身努力耕耘得到非同凡響的收獲。例如:在“跳高”項目教學中,教師根據此項運動需掌握的理論要求、要點技巧設計相關問題,同學們利用課余查閱資料,從了解跳高的起源發(fā)展開始,學習掌握它的運動技巧、過桿技術,再通過課堂上的實踐嘗試、互動交流、教師指導,摸索出助跑速度的多少、單腳起跳點的位置,越過橫桿落地的方式最終順利完成整套運動動作,輕松學會此項運動。教師課后分析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出改進措施,進一步強化教學。問題導向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目的尋找答案,通過各種文獻檢索不但掌握了教學要求的內容,還拓展了許多邊緣化知識,豐富思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探討,發(fā)揚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形成堅韌的優(yōu)良品質。問題導向教學也是一種合作學習模式,提倡學生們相互交流集思廣益,分享心得總結經驗,從而養(yǎng)成集體合作習慣,善于溝通交流。對于教師而言,與學生間的互動更加頻繁親切,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為愉快開展課程創(chuàng)造條件,使枯燥的講解課堂變的生動有趣,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
3 ?把握機會,完善教學條件
問題導向模式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3]。合理的應用是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突破,推陳出新順應新課改要求,是高校體育課程難得的機遇。不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會受益匪淺,影響深遠,問題導向模式的全面推廣應用必將開創(chuàng)一片新的教學天地。同時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zhàn),不僅僅對硬件方面還有軟件方面,比之前都要加強更上一層樓。比如:“排球”練習中,要進行問題導向教學,學校要先提供排球相關書籍,更新相應的檢索軟件,提升網絡信息服務速度,改善排球場地設施,預備充足的排球,提供排球外借服務,實現(xiàn)各種硬件設備標準,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教師要有過硬的排球理論基礎,相關的教學經驗,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指導正確學習思路,最后給出客觀評價,提供可參考意見。具備了完善的外部條件,學生本身應該積極主動配合,有自主學習意識,主動鉆研。
4 ?汲取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
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是一次創(chuàng)新,對體育教學是重大革新,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4]。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通過對問題的主體和方法的運用,能獲得學習的技能。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適合大學體育教學,在日常體育教學設計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加深學習中的經驗交流。同時也存在很大改進空間,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汲取前人PBL教學模式經驗制定出特有的貼合體育精神的模式。僅靠教師單方面的意志很難實現(xiàn),需同學的積極配合,學校組織管理,予以財政和技術管理支持,各方面統(tǒng)一一致共同完成。通過知網、百度學術、萬科等數據庫的檢索,發(fā)現(xiàn)運用PBL教學已經在體育領域許多專項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教師合理分組,調節(jié)課堂氛圍,給出合理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5 ?結語
PBL處于一種階段性、跳躍性變化之中,首先設計提出問題,接下來制造良好交流氛圍,鼓勵全體共同參與。它的特點在于學生不是處于被灌輸的位置,而是作為學習中心,教師扮演輔助引導的角色,直接把重點放在自學上。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重點在于自主學習,突出強調經驗與協(xié)作之間的重要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問題起牽引作用,把學習相關的各個要素聯(lián)系起來,形成完整的學習系統(tǒng),更快更準確的獲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大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個人學習的過程,也要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共享,這樣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體育的學習不僅僅在學會體育項目,也要注重德、智、美全面發(fā)展,領悟其中的體育精神,學習體育教學中的先進思想。在今后的教學和學習中,在總結前人經驗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順應當代教學需求,開拓出更完善的問題導向模式。
參考文獻
[1] 聶晶,張志鑫.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SWOT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7):74-76.
[2] 戰(zhàn)雙鵑.PBL模式在高校通識課程中的應用[J].高教探索,2018(5):50-55.
[3] 閻瑞華,陳紅梅,閆瑞峰.基于移動學習的PBL模式在高等學校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0):231-232.
[4] 林少樟.PBL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J]. 科技視界,2018(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