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仍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難以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教育工作者應通過自身對體能訓練相關內容的掌握,依靠現有體育教學資源來開發(fā)出適合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體能訓練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和意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能訓練;身體素質;提高;開發(fā)
體能是多種運動素質內容的綜合表現,在強調專項體能訓練的初中體育教學中,也不應忽略體能訓練內容中包含的一般體能訓練。作為教師,更要了解和熟知初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征和規(guī)律,結合現有教育資源和教學條件,在科學的體能訓練理論引導下開發(fā)有利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體能訓練教學。
一、初中體育課程體能訓練內容的開發(fā)價值
初中階段的體能訓練目的是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參與興趣,增強體質,促進其身心素質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使其形成一個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意識和生活習慣。而且,體育課程本身也對于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等方面有著積極意義。從傳統(tǒng)體育教學來看,其中可供選擇的體能訓練十分匱乏,大部分學校的體能訓練沿用的仍是中長跑、加速跑等內容,目的雖然是鍛煉學生的速度和耐久力,但其本身的枯燥和乏味卻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說,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的制定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體育中考中取得成績,所以只對中考中的項目進行了針對性練習?;诖耍抡n改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應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具體要求,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為根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同時增進其身心健康素質。
二、初中體育課程體能訓練內容的開發(fā)原則
1、需求性
新課改理念強調“學生始終是教學中的主體”。拋去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無法滿足現今青少年身心發(fā)展需要的內容,教師更應該為學生設計一些科學、符合實際情況的體能訓練內容。從另一個角度看,現代物質生活條件豐富和提高所帶來的影響,使得青少年的肥胖率在不斷上升,初中階段的體能訓練也因此變得十分有必要。體能訓練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此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生活的態(tài)度和習慣。
2、特色性
因地制宜,從受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身心素質)出發(fā),開發(fā)出符合、適宜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特色性體能訓練內容,以己校的體育課程資源為出發(fā)點,加以體育課程的理論指導,逐漸形成適合己校學生的特色體育課程內容,也可以說是“因材施教。
3、安全性
體育課程時刻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安全是戶外體育課程的必要前提,也是開展體能訓練課程的首要條件,存在安全隱患的活動內容絕不能夠作為體能訓練內容。因此,開發(fā)新的體能訓練課程,時刻要出于學生的安全進行考量,保證體能訓練內容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促進學生身心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三、提升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內容實施
1、力量訓練內容
力量訓練是體能訓練的開始,也是進行一切運動的基礎。力量是人身體的肌肉系統(tǒng)在運作時需要去克服和對抗外界與自身因素帶來的阻力的一種能力,速度可以說就是力量的延伸。從實際教學出發(fā),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從連續(xù)挺舉做起,兩腳左右分開站立,與兩肩保持垂直,兩手正握杠鈴的橫桿,然后從腳掌到臀部,再由腰部發(fā)力,延伸到兩臂,向上擺起置于胸前與鎖骨之間,身體始終保持直立,腰部不可松懈。接著,兩臂向上推舉,直至完全伸直,手臂與身體軀干之間的直線大約要在30°,保持一到兩秒后收腳,身體繼續(xù)保持直立,曲臂將杠鈴重新置于胸部與鎖骨之間到之上的位置,這為一次。挺舉訓練主要針對的是身體核心力量肌群,在挺舉訓練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力量,與之相關聯(lián)的,其速度、耐力與身體的綜合體能各方面都會得到鍛煉。該活動內容的主要訓練內容強調鍛煉腰部力量,腹部、髖部肌群,以及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訓練。除此之外,還有負重跑、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等等。
2、速度素質內容
速度是繼力量之后的第二大身體基本素質,體現為人體運動的頻率和快慢,包括反應、動作等等。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速度體能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彎道加速跑中獲得提升。彎道加速跑的動作要領:身體在奔跑經過彎道時要適度傾斜,以克服人體在拐彎前進時所產生的離心力。擺腿時,前擺要先讓左膝蓋微微外展,然后前腳掌外側著地,右膝蓋再向內以內腳掌著地,同時加大右腿的前擺幅度。擺臂時,靠近彎道一邊的手臂擺動幅度要稍小,另一邊要稍大一些,而且前擺時要適當地向彎道方向偏,另一邊手臂的肘關節(jié)要微微向外。在實際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操場跑道的彎道附近200米處進行練習,經過彎道時不能減速,切記科學的動作。一般可以采用接力跑等方式來讓學生提升速度。
除此之外,體能訓練內容中還可包括柔韌性、耐力、敏捷等多項身體素質的提升,僅以具有初中體育教學特點的其中兩項做出簡要分析。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體能訓練內容的開發(fā)過程中,教師自身首先要對科學的鍛煉技巧及方法熟練掌握,還要在教學中使學生明顯體會到體能訓練的意義,推動學生自覺鍛煉良好習慣的形成,切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郝傳旭. 新型體能訓練手段改善初中生身體素質的實驗探索[D].成都體育學院,2018.
[2] 柳燕.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策略實踐[J].成才之路,201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