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張玲玲
摘?要:目的?探討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對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健康評估能力的效果。方法:對60名自愿參與本研究的護理專業(yè)學生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帶教培訓,觀察組還接受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理論和實訓培訓。培訓后通過案例分析考試比較兩組學生的健康評估能力。結果:培訓后,觀察組學生考試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能夠提高護理專業(yè)學生健康評估能力。
關鍵詞:奧馬哈系統(tǒng);護生;健康評估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臨床護理帶教工作面臨嚴峻的考驗,對護理專業(yè)學生(下簡稱“護生”)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護生的健康評估能力的是護士必須具備的職業(yè)素質和技能,健康評估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健康與安全。
奧馬哈系統(tǒng)是由美國內布拉斯的奧馬哈家訪護士協(xié)會在20 世紀70 年代研發(fā)制定的一種標準化護理語言體系[1-3],目前廣泛應用于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社區(qū)護理、延續(xù)護理、臨床護理等領域,并得到多方認可[4]。本研究探討護生臨床實習階段運用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以期提高護生的健康評估能力。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在昆明市呈貢區(qū)人民醫(yī)院實習的全日制大專護生為研究對象,男性9名,女性51名,年齡21~25歲。納入標準:已完成2年護理專業(yè)在校學習;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研究期間非在本院者(如長期病假、轉至其他醫(yī)院實習者)。采用隨機抽簽形式分組,將60名護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1.2 方法
(1)培訓內容。由2名具備一定的奧馬哈系統(tǒng)應用經驗和多年臨床護理工作、護理帶教經驗的護理教師以《高級護理實踐導論》第2版第5章第4節(jié)(全國高等醫(y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為依據(jù)進行培訓
(2)培訓方法。分組進行理論培訓和實踐培訓各6學時。理論培訓采用案例教學法,以小組化形式進行。實踐培訓由研究者在臨床科室篩選評估對象(納入標準:科室住院患者,意識清楚,溝通交流無障礙,患有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等,愿意接受護生評估者),預約后帶領護生至床旁進行評估。每小組評估2名患者,在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框架的指引下,護生通過觀察、提問、交談、體格檢查(測量生命體征、血糖、腹圍、BMI等)和查閱病歷等方式收集評估資料;評估后,護生就收集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并完成“奧馬哈系統(tǒng)評估表”。
(3)評價方法。研究小組從臨床挑選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腎功能衰竭等案例。經小組成員編輯、整合后以試卷形式對護生進行考核,分別比較兩組護生的得分情況。
(4)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奧馬哈系統(tǒng)在我國的應用已從最初的社區(qū)護理延伸至臨床護理、過渡期護理、護理研究等領域。本研究在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的框架下,經過3周6學時的理論培訓和時間培訓,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生對患者的健康評估能力提升明顯,對照組的護生評估能力無明顯提高。
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所具有的清晰的結構框架和標準化的術語是學生學習實踐中的指引,可以提升學生的評估技能。剛進入臨床實習的護生對疾病的認知還局限于書本上的文字描述,對于臨床實習中遇到的病例很難快速掌握其主要、重點護理問題。本研究引入的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可幫助護生通過實踐分析整理資料、陳述問題及其癥狀/體征,快速提高護生對護理內涵的認知,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有效的健康問題評估工具。同時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可使護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以整體護理的思維去觀察評估病人,提出護理問題,可為護生形成整體護理觀念奠定基礎,是一個很好的臨床實踐教學工具。
從本研究還可發(fā)現(xiàn),觀察組護生在環(huán)境領域和健康相關行為領域的得分較培訓前有所提升,而對照組的護生成績波動不大。環(huán)境領域的得分提高說明經過培訓過,護生對我們以往的護理評估中不易被重視的環(huán)境相關因素有了一定程度的關注,并對這些因素(住所、大氣污染、噪音等)可能對患者造成的影響進行了關注。健康相關行為領域的得分也有明顯提高,說明此次培訓也使護生認識到了該領域對患者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重視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康復的影響。
奧馬哈問題分類系統(tǒng)畢竟是從國外引進的,存在地域、文化、風俗背景上的差異,在引進對護生進行健康評估能力培訓時,要注意結合臨床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整,要適時進行刪減,結合不同的背景、疾病、地域及文化特點,引導護生充分利用該系統(tǒng)框架性、系統(tǒng)性、條理性評估的優(yōu)勢,對患者的進行全面的評估,以達到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Martin K S.The Omaha system:a key to practice,documentation,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M].2nd ed,omaha,NE:Health Connections Press,2005:1-18.
[2]黃金月.高級護理實踐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4-87,104-110.
[3]黃金月,王少玲,周家儀.奧馬哈系統(tǒng)在社區(qū)護理和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20-323.
[4]The Omaha System solving the clinical data-information puzzle[EB/OL].(2017-08-17)[2017-09-16].http://www.omahasystem.org/.
[5]The Omaha System solving the clinical data-information puzzle:problem classification scheme[EB/OL].(2017-08-17)[2017-09-16].http://www.omahasystem.org/problemclassificationscheme.html.
[6]黃金月.高級護理實踐導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17-139(2版).
基金項目:云南中醫(yī)學院教育科學研究課題(YB180328)
作者簡介:陳紅(1967-),女,云南昆明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工作。
通訊作者: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