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蓮
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沒有形成,此時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會對他們有所幫助,因此很多教師也在這方面開展探索和研究工作。文章通過闡釋、探究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意義和具體的實踐對策,說明靈活有效地應用互動式教學是可以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充分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的。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夠給廣大同人帶來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16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011-02
傳統(tǒng)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形式老套、教學內(nèi)容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該門課程在很多初中生眼中頗為枯燥,他們很難產(chǎn)生學習探究的興趣,認為教師只是在空談一些大道理。這對初中生的健康成長顯然是不利的。而互動式教學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由學習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從而改變初中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印象,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互動式教學的概述
互動式教學脫胎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根據(jù)該理論,學習者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建構起新的認知的。換句話說,沒有互動就會使得建構新認知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缺失,使建構新認知這項活動事倍功半甚至歸于無效?;邮浇虒W就是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互動氛圍的教學環(huán)境,它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有互動,但并不是多邊互動,而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單邊互動,如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樣的互動形式不夠豐富,自由平等氛圍也不夠濃厚,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文化互動的過程。
但互動式教學的操作難度較大,因此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教學水平,這是對互動式教學影響最大的因素。在充分且多邊的互動中,學生必然會產(chǎn)生很多問題,且大部分都不是教師可以提前預料的,其深度和廣度可能會超出本來的授課范圍,甚至脫離主題。在學習者的互動熱情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后,突然中斷互動會對參與者產(chǎn)生較大的打擊,而繼續(xù)互動又會占用較多時間,甚至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進程。
二、互動式教學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意義
以上觀點對互動式教學的概念進行了闡述,且較明確地指出了其優(yōu)缺點。如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則可以看出互動式教學是有著巨大意義的。首先,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關注的焦點不是學生對某些知識的記憶和掌握,而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種認知。比如,要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愛國情懷,深刻認識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要具備遵紀守法的意識,等等。這些都不能簡單地以記住教材內(nèi)容為學習優(yōu)劣的評判標準,可以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更加依賴于社會文化的互動。
其次,因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沒有太多的理論知識,核心目的也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所以相對來說教學的時間更加充裕。這就為教師充分開展互動式教學創(chuàng)造了機會。教師完全可以將重要的知識點摘取出來,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讓學生完成咀嚼、消化和吸收的過程,甚至可以把互動場景從教室內(nèi)搬到教室外,與實踐結合,帶給學生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因此,如果能夠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合理應用互動式教學,并揚長避短,則會達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式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合理選擇互動案例
正如上文所說,初中生對單純地講述各種道理的教學方式并不感興趣。如果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互動式教學只是讓學生對某些道理認識展開寬泛的討論,就會走進誤區(qū),達不到良好的教學實踐效果。教師應該以教材為核心,將知識更加具體化,把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各種現(xiàn)實案例展現(xiàn)出來,然后讓學生圍繞案例展開互動。這個案例就相當于學生思維上的支點,他們可以從這個支點生發(fā)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在互動中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知識,受到更加深刻的感染。
例如,教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的“勇?lián)鐣熑巍边@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選擇社會名人勇?lián)鐣熑蔚陌咐?,如韓紅基金會或李連杰與壹基金。教師為大家講述這兩位社會名人做出了哪些公益行動,取得了什么樣的社會效益,然后讓大家討論:這些事情有人要求他們必須做嗎?如果沒有的話,他們?yōu)槭裁匆プ??大家如果也有足夠的能力,愿不愿意去做同樣的事情呢?為什么?在學生們討論的時候,教師則可以走動,參與到某個小組的討論中,對學生的互動過程和方向進行引導,以保證取得預期的互動效果。
(二)基于案例展開辯論
互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上文提到了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傳統(tǒng)課堂互動形式,除此之外,一些教師還善于運用自由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互動。但此類互動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如果互動的激烈程度不夠,則學生的潛力不能被充分挖掘出來。這是因為部分教師擔心過于激烈的互動不利于控制課堂,可能會激發(fā)沖突。但是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他們急于證明自己,思維異?;钴S,較為激烈的辯論式互動恰好能夠滿足他們這方面的需求。教師只要能夠做好引導工作,就不需要過于擔心。
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的“網(wǎng)絡生活新空間”為例,當代初中生大都接觸過互聯(lián)網(wǎng),對互聯(lián)網(wǎng)也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提出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辯論題目和案例,讓學生的思維徹底活躍起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將“網(wǎng)絡交友利弊辯”作為題目,然后給出好、壞兩種結果的案例,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和兩個案例來展開辯論。因為網(wǎng)絡本身就是利弊參半的,結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者,一些初中生可能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特殊的經(jīng)歷,能夠引發(fā)大家的聯(lián)想,最終達到“真理愈辯愈明”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模擬法庭
法治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提取出來進行專門的分析。初中生年齡尚小,經(jīng)歷尚少,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真正接觸過法律方面的問題。教師給出的案例再多,可能也只會像電視上的法制節(jié)目一樣,被學生記住某些離奇的情節(jié),其自身的法治素養(yǎng)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為了加深學生的體會,教師可以在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時候推陳出新,采取模擬法庭的策略,為學生營造一個貼近于現(xiàn)實場景的互動情境,從而帶給學生更加真實的互動體驗,增強其法律意識。
例如,在進入九年級之后,教師可以將此前學生學過的誠實守信、法不可違和國家機關的知識結合起來,組織一次模擬法庭:某企業(yè)生產(chǎn)假奶粉,奶粉中的營養(yǎng)含量嚴重不足,造成了不少兒童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檢察官、法官、律師、原告及被告等角色,正式“開庭審理”。在“審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某位角色的需要向其通報更多的“案件”細節(jié)。在這樣層層深入、共同探究和彼此辯論的高密度互動中,學生既有身臨其境的體驗,又接觸和了解到很多的法律知識,對遵紀守法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道德教育應用生活
除了法治教育外,道德教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另一個重點。相對法治教育來說,道德教育的難度相對較低。初中生在生活中甚少面臨法律問題,但多少都對道德有一定的認識。比如,發(fā)生了誤會沖突的時候怎樣處理就與學生的道德水平有關,而初中生都與他人發(fā)生過或大或小的沖突。但是,道德教育只靠言語上的討論或辯論是不夠的,在特定的背景下,一個人會做出什么樣的道德選擇殊難預料。教師可以將互動的場景放在教室外,或者抓住學生學習生活的某些關鍵細節(jié)來引發(fā)互動,讓互動和應用相互帶動。
例如,教師偶然發(fā)現(xiàn)平時關系很好的兩名學生發(fā)生了比較嚴重的爭執(zhí),其他學生圍在旁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這時教師應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以這件事為核心開展一次道德與法治主題教學課。教師可以先請幾名旁觀的學生陳述自己看到的事實,再由兩名當事人澄清,盡可能地還原事情的本來面貌。然后教師再以維護友情這個核心切入,反問大家是否愿意因為這樣類似的事情而破壞雙方的友誼?如果不愿意的話,又怎樣在公正合理的情況下解決紛爭?最后讓兩名當事人按照大家討論的結果去達成和解。
(五)學習評價引入互動
學習評價是任何學科學段教學工作中都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依靠學習評價來進行自我判斷,確定今后的學習目標,調(diào)整學習態(tài)度、技巧和方法;教師則據(jù)此來發(fā)現(xiàn)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然后對教學策略進行調(diào)整,使其更有針對性,從而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勢,及時彌補其短板。可是,學習評價又是互動式教學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其實,學習評價也可以充滿互動的要素,師生雙方通過多邊互動可以得到更加全面、整體的學習評價,從而為互動式教學今后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準備三份評價表格,分別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自評及學生對同桌的評價。評價表格上的項目要簡明扼要,不要浪費師生雙方的時間。每節(jié)課結束后都要進行一次評價,除了本節(jié)課的表現(xiàn)外,還要說明相對上節(jié)課的進步和變化。然后約定一個時限,每到時限師生雙方就針對近段時間收集整理的所有表格進行一次討論。覺得評價結果不符合自我認識的,可以提出異議,由其他人共同評判。這樣一來,學習評價是大家共同觀察討論的結果,相比教師單方面的評價更全面、更公平,學生也更易接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也是最為關鍵的參與者?;邮浇虒W的成敗關鍵在于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是否能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真正“動”起來。望廣大同人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多多關注細節(jié),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和自由的互動空間,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金 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36):77-78.
[2]吳宏林.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1):180.
[3]王邵華.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85.
[4]厲保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