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霞
【摘要】? 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像一塊趣味性的“磁鐵”,學生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有了它學生就有了自信,學生就會對知識提出問題,并試著尋找更多的資料去解決問題,這就是興趣給學生的動力。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這種“動力”?就是說語文教學應如何“激趣”呢?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激趣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43-01
一、設疑激趣
低年級學生求知旺盛,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往往力求去認識和研究它。我抓住這個特點,提問設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興趣。例如:教學“江、河、海、洋”四個生字,在導入新課一環(huán)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設計了由三艘船構成的一組畫面,給學生造成“懸念”:老師今天教什么內容,跟船有什么關系呀?我設置疑問:“同學們,你們都知道,汽車是在公路上行駛,飛機是在藍天上飛行,船是在什么地方行駛呢?”以此觸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學生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也可以課題設疑“激趣”。新穎的題目,含義深刻的題目,看似前后矛盾的題目,只要引導學生質疑,就能制造懸念,引人入勝,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如教《手術臺就是陣地》一文,板書課題后,我問學生:“手術臺為什么變成了打仗的陣地了?”問題一提出,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思疑析疑的欲望很強烈。為了弄懂這個問題,自然就會認真閱讀課文。在這個時候,只要教師做到“精講”、“善導”。教學目標就會達到。
二、游戲激趣
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較強的特點,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氣氛,使語文教學進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界。
例如:我在教學生字時,運用“開火車”、“摘蘋果”、“猜字謎”等游戲,激發(fā)學生主動記識生字。
開火車:這種游戲分小組進行。老師說:“火車火車在哪里?”孩子們接著說:“火車火車在這里”,然后我按照聲音從大到小的組進行讓孩子們認讀拼音、辨認字形并組一些簡單的詞語。如果哪個學生字音讀錯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確,也組錯了詞語,即是火車脫軌了,火車便因故障不能繼續(xù)開下去,必須停下來修理(糾正錯誤),等修好了才能繼續(xù)往下開。
摘蘋果:制作一顆枝葉茂盛的蘋果樹,蘋果樹上掛著一個個又紅又大的大蘋果。我將生字貼在“大蘋果”上,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析準字形后便可將“蘋果”摘下。
猜字謎:根據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猜字謎以幫助學生識字記生字。例如:“舌”字,根據舌的特點,給出字謎:“口”字上面插個“千”,講話、發(fā)音全靠它,張開嘴巴就看見它。通過字謎,學生就會想到張口即見到“舌”頭,自然明白了“舌”字的字形,上面一個“千”字,下面一個“口”字,即是“舌”字。字謎猜出了,字也就會寫了。
三、競賽激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要存在競爭對手,自己又有潛意識地和對方進行比較,人們就會自然產生好勝的心理,不管結局怎樣總想分個高低,于是便激發(fā)出要超越對方的競賽行為。這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學習方法,學習起來精神更興奮,學習興趣更強烈。因此,在課堂上組織競賽的學習,是一種激勵兒童學習動機的有效手段。
四、活動激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集中注意力最多只能持續(xù)15—20分鐘。教師可抓住此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一節(jié)課的中間設置一些“活動”:如律動、唱歌等,這些活動既可調節(jié)學生身心,消除學生疲勞感,又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為繼續(xù)學習提供了精力保證。
五、情感激趣
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可以提高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情緒、情感中抓起,使學生的情感融入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睿,從課堂中獲得新的知識。
首先,教師要調節(jié)好自己的情感,教師的情感和思維交流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交流。如果在課堂上,教師總是板著面孔的樣子,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甚至其的心理也對這位老師進行排斥。因此,教師要力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創(chuàng)造和諧的情境,以慈祥、和藹的教態(tài)和良好的心態(tài)融洽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要盡量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如果音量適度,語言親切,語調抑揚頓挫,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就不會感到厭倦。同時還應在教學中適當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給孩子們以歡笑,調節(jié)情操、活躍課堂氣氛。
再者,要用鼓勵表揚的方式激勵學生,使學生自信滿滿,以期待信任的目光,溫和懇切的言語打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明白老師對他們的期待,就以某生在識記生字字形為例,在講述自己的識記方法過程中,由于害怕緊張,敘述語言就不連貫,此時,教師若臉帶微笑地稍作點頭認可或用手輕輕摸摸學生的頭,就可令其充滿信心,再輕聲鼓勵:“別急,慢慢來,老師知道你會講,一定會講得很好的。”在教師表情、動作、語言的激勵下,學生就會順利地講述好自己的方法。
語文教學中運用激趣方法,適合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快樂地獲取新知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思維方法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既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水平,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