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前、課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鍛煉,課中通過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師生互動,契合了體育課程的實際特點,成為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羽毛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和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現(xiàn)狀,從課前側重自主學習、課中實踐答疑解惑、課后反饋改進三個階段,提出了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期提高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質量。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院校;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6-22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2-0082-02
教育信息化的飛速發(fā)展,推動了信息技術與高校課程的深度融合,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已然成為當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翻轉課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模式,將課堂知識傳授前端化、全程化,課前注重預習、課中注重實踐、課后注重反饋,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因而受到了極大的推崇。目前,國內關于其他學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有很多,但涉及體育課程的研究較少,且多數(shù)研究并未提出完整的教學模式,而是停留在理論研究的角度,以致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羽毛球選項課作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簡單易行、不受場地限制等特點,受到了高職學生的熱切歡迎,成為高職院校中最受歡迎的體育課程之一。然而,當前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羽毛球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影響了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效果和體育鍛煉的價值。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探究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意義重大。
一、羽毛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及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
(一)羽毛球運動的技術特點
從掌握羽毛球動作要點到形成動作模式再到做出熟練的動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講解動作的要領,還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動作的重點和難點,才能做出標準的動作。此外,羽毛球運動所涉及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靈敏性等也是教學的重點。
(二)高職院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目標、內容單一
羽毛球教師往往將關注點放在教學內容、方法上,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困惑等。盡管學生掌握了羽毛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戰(zhàn)術,然而卻沒有提高深層次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綜合體育素養(yǎng)。要想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終極目標,就必須豐富“教學”的內涵。
2.教學以“師”為本
羽毛球選項課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看似“面向全體學生”,實則忽視了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風格、運動基礎、個性特征、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教師一直處于課堂的中心地位,講解和演示相關技術動作幾乎占用了所有的課堂時間,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實現(xiàn)知識和技能的內化,更無法有效提升體育鍛煉意識和綜合體育素養(yǎng)。
3.評價標準及效果不明顯
科學評價的本質是“以評價促學習”和“以評價促教育”,而不僅僅是給學生一個分數(shù)。傳統(tǒng)羽毛球選項課的評價標準,其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從評價方法上看,測驗與技能考核已成為傳統(tǒng)評價的唯一方式,學生的個體差異完全被忽略;從評價內容上看,傳統(tǒng)評價主要關注認知領域和運動技能,而情感領域的評價往往被忽視;從評價時機上看,傳統(tǒng)評價注重總結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完全忽視了學生的進步程度。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學習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知識的轉移和內化。以往,學生通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簡單實踐練習等實現(xiàn)知識的轉移,通過課后作業(yè)、練習、拓展活動等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翻轉課堂改變了轉移和內化的過程,是對傳統(tǒng)課堂的一種“破壞性創(chuàng)新”。其中,教學部分由課前的準備過程完成,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作業(yè)、實踐拓展等),引導學生將課前探究式學習的知識內化。因此,翻轉課堂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要達到一定的深度,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才能充分地掌握知識。
首先,教師應充分準備課前預習資料,根據(jù)教學內容搜集和下載相關的教學資源,或使用軟件創(chuàng)建微課程和微視頻資源供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其次,教師根據(jù)羽毛球技術動作形成規(guī)律,有效地對技術動作進行分解,確定學習主題;同時,分析學習內容和技術動作的要點,提煉動作要領,設計啟發(fā)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技術動作。再次,教師將教學資源上傳到網(wǎng)絡平臺,讓學生通過網(wǎng)絡終端進行課前理論系統(tǒng)學習和技術動作徒手練習,形成準確的理論動作系統(tǒng)。通過在線學習,學生可以更容易地學會觀察、模仿和糾正自己。利用在線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問題,設計合理的課堂活動。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課堂活動成為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內化知識最直接的方式。教師引入知識點,然后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學生演示探究性動作,教師與其他學生共同糾錯,以便更直觀地觀看技術動作,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技術要點。進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課前預習情況,將學生分成固定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改正錯誤。每組選出的組長須管理小組的課堂紀律和學習,并協(xié)助教師組織小組交流、學習和競賽活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糾正彼此的錯誤行為,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戰(zhàn)術,在實踐中轉換角色,解決學生在技術、戰(zhàn)術和思維上的錯誤問題。
課后反饋是翻轉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針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實踐,并采取正確的行動。同時,學生可以觀看微課視頻,將自己的動作與標準動作進行比較,重新學習和強化技術動作。學生可以將本次課前知識學習和集體動作學習過程制作成視頻,總結掌握技術戰(zhàn)術的方法,交流經(jīng)驗。同時,學生也可以針對教師的教學過程給予反饋或提出建議。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戰(zhàn)術掌握和錯誤行為改進,并結合學生的反饋來調整教學設計。
三、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一)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理念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前安排教學內容,課中轉變教師角色,課后反饋改進,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過程中,教學形式由“課堂講解—課后作業(yè)”轉變?yōu)椤罢n前學習—課堂學習—課后反饋”,教師從知識的傳導者和課堂管理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這種面對面的課堂討論式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深化和拓展。
(二)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的實施步驟
翻轉課堂實施步驟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上課前,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將選定的教學內容分成若干模塊,并以微視頻、PPT、動畫等形式將教學資源上傳至網(wǎng)絡在線教學平臺。學生依托這一特定的教學平臺,在課前完成知識技能的學習,初步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在線測試結果或小組成員的學習反饋,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課堂上,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情景模擬、小組討論、分組練習、觀摩對比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實踐,逐一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攻克本節(jié)課的學習難點和重點。在課堂練習中,學生分組練習,通過組內、組間對比和討論,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技能掌握程度較高的學生可以對組內其他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指導和糾正,實現(xiàn)“生生”交流互動。課后,通過教師評價,學生互評、自評,教師發(fā)現(xiàn)并改進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并結合學生反饋的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和調整后續(xù)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的內容設計
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內容可分為技術部分、戰(zhàn)術部分、裁判法和教學比賽。技術部分的主要內容是發(fā)球、接球、步法等。戰(zhàn)術部分包括拉吊突擊、下壓搶網(wǎng)、壓后場、壓反手、發(fā)球搶攻等。裁判法解釋了羽毛球運動的規(guī)則。教學比賽包括團體挑戰(zhàn)賽、循環(huán)賽、組間挑戰(zhàn)賽、計分賽。
根據(jù)羽毛球課程大綱,選擇羽毛球課程的教學內容,制訂學生在線羽毛球學習計劃。羽毛球課程分為16周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第1周是羽毛球運動概述,包括羽毛球場地及器材、羽毛球器材、羽毛球比賽規(guī)則等;第2~8周開展羽毛球技術教學;第9~12周為專項訓練和教學競賽;第13~16周為在線考試。在線考試側重前12周所學的羽毛球技術、比賽規(guī)則、設備和場地,并使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材料,以主觀和客觀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
(四)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的評價機制
翻轉課堂教學評估的對象包括教師、小組成員和學生本身。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個體差異,翻轉課堂將學生的進步作為重要的評判依據(jù),以期實現(xiàn)“以評價促學習”的目標。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的評價機制可分為線上評估、線下評估和相互評估。線上評估占比25%,即對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情況和課后練習情況進行評估,其中演示視頻的點擊量占比5%,由學生完成;技術動作講解分析占比10%,由教師完成;作品提交及完成質量占比10%,由教師完成。線下成績占比30%,即對學生課堂動作演示和練習情況進行評估,其中課堂技術展示質量占比10%,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習態(tài)度占比10%,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課堂練習占比10%,通過學生互評、自評完成。期末考試成績占比45%,其中線上理論測試成績占比15%,線下技術測試成績占比30%。
四、結語
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將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構建“預習—探究—講解—示范—分組練習—評價—反饋”的學習流程,引導學生將知識、技能轉化,進而通過實踐練習實現(xiàn)知識內化,從而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基于學生特點的師生互動情境有助于羽毛球專項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鞠 博.試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0):123-124.
[2]王彬彬.關于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9(42):152-153.
[3]遲寶華,吳延豐.微課視角下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