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潭 汪江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深入實施“讓學引思”策略,回歸教學本質。本文圍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探討“讓學引思”的教學策略,旨在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進行語文課本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生機。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引思;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5-0163-02
The Strategy of"Let Learning Lead to Thinking"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Zhuanglang County,Pingli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WANG Xutan(Liwan PrimarySchool,Zhaodun School District,Zhuanglang County,Pingliang City,Gansu Province,China)WANG Jiang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eaching ideas,innovate teachingmethods,deep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let learning lead thinking"an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teaching.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lassroom,discusse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let learning lead thinking",aiming to 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let students learn Chinese textbook knowledge through independent thinking.It can also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Chinese literacy and inject continuous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to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Let learning lead thinking;Strategy
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因此,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遵循“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進一步深入學習語文知識,不斷挖掘學習語文的價值和樂趣,由此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自學空間,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讓學引思”教學理念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理解其本質是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今后從事任何學科、任何專業(yè)、任何崗位都必備的前提條件,貫穿學生的一生。由此可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深入貫徹實施“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語文教學課堂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生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案,有側重點地去進行引導工作。結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教師應根據(jù)學生一段時間內的學習狀況進行反饋和總結,以此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協(xié)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生在語文課堂的自學能力。
例如,人教版教材《少年閏土》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理解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對于突出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就要引導學生平時多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因此,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內容,找出重點的詞語和句子,比如“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這些詞句想要傳達出的是閏土的生活環(huán)境和身份地位。閱讀課文后,挑選一個自己身邊最熟悉的人,嘗試用一定的外貌和動作描寫去突出表現(xiàn)他的性格特點。在此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學空間去進行探索,不斷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合理設置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發(fā)學生思考
小學語文教師對于“讓學引思”教學策略的實施,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這要求教師要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巧妙設置問題,通過有趣的問題去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有深度的問題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鼓勵學生勇敢地說出心中的想法,這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人教版教材《桂花雨》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體會作者通過對“搖桂花”的描寫,傳遞的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首先,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作者如此喜愛桂花?桂花具有哪些特點?其次,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這是作者對童年時“搖桂花”場景的回憶,學生深入思考了作者當時的歡樂,那么對作者童年時光無比懷念的情感態(tài)度就不難理解了。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針對性學習,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深刻思考。
三、促進小組合作,讓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更是“讓學引思”的顯著特征。在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中,也是一個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的過程,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互動交流平臺,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分享自己觀點,也能學會聆聽他人的意見,這是一個雙向提升的過程。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鼓勵每位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適時表達反對意見,在討論和辯論的過程中,總結歸納,促進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吸收和理解。
例如,人教版《巨人的花園》的教學中,圍繞課文中描寫的幾個場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分組描述和展示四種不同的場景。學生在深入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智慧,展示風采各異的合作成果。隨后,再次探討巨人的花園發(fā)生了幾次重大的變化,為什么發(fā)生變化的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這在實踐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xié)作和小組合作能力,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探究性學習成果的轉化。
四、挖掘文章背后的故事,樹立情感認同
在“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語文教學尤其要樹立學生的情感認同。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充滿無限的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像一根根五顏六色的畫筆,在白紙上繪出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卷。這幅畫卷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帶領學生挖掘文章背后的故事,引導學生對語文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深入體會,引發(fā)學生思考。
例如,人教版教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的教學中,12歲的周恩來竟把“為中華之崛起”確立為自己的讀書目標,這對現(xiàn)在的很多小學生來說是難以理解的。教師需要深入挖掘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加深學生對于周恩來樹立如此遠大的人生目標的情感認同,也應該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在現(xiàn)如今祖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時候,作為祖國未來棟梁之材的他們又該做些什么,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這也是“讓學引思”教學策略背后所要傳遞的目標之一。
五、結語
“讓學引思”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建構,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有效地保障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設自學空間,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理設置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發(fā)學生思考;促進小組合作,讓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挖掘文章背后的故事,樹立情感認同。要引導學生逐漸積累豐富的學習技巧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展開深度的思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注:本文為甘肅省平?jīng)鍪?020年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平?jīng)龊谜n堂的小學語文‘讓學引思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2020]PLG26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林華.以學引思,營造小學語文活力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7(16).
[2]崔兆鳳.小學語文課堂讓學引思教學方法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0).
[3]薛紅紅.關于小學語文讓學引思課堂教學的思考[J].情感讀本,2017(14).
(責 編楊 菲)